為貫徹落實《云南省商務廳關于印發云南省推進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2022—2024)的通知》(云商發〔2022〕88號)精神,進一步推進外貿做大總量,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外貿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結合我州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務院關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意見,認真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州第十次黨代會精神,聚焦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按照以“大通道帶動大物流、大物流帶動大貿易、大貿易帶動大產業”的要求,加快貿易方式、商品結構、跨境運輸、要素市場及交易中心等轉型升級,推進外貿“買周邊到全國、賣全國到周邊”,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助推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
(二)發展目標。力爭到2025年,全州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180億元,外貿依存度達到10%。國際市場布局、經營主體、商品結構、貿易方式不斷優化,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貿易促進平臺、國際營銷網絡建設取得進展,對外貿易綜合競爭力顯著增強,貿易模式創新取得明顯進展,全州外貿實現創新、高質量發展。
二、重點任務
(一)全力做大貿易總量
1.做大外貿出口。完整準確把握新發展格局的內涵,堅持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并舉,堅定不移擴大外貿出口。依托重點產業,統籌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支持鼓勵隆基、晶科、宇澤、龍佰等大型新材料企業發揮規模優勢和國際競爭優勢,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推動野生食用菌、果蔬、花卉等高原特色農產品擴大出口規模,到2025年,全州工業制成品外貿規模達到160億元以上,農產品出口達到10億元以上。(責任單位:州發展改革委、州商務局、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農業農村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楚雄高新區管委會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2.積極擴大進口。擴大產業發展所需的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零部件、短缺資源進口。鼓勵能源、礦產等大宗商品和重要生產資料進口。支持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農產品、日用消費品、醫藥和康復、養老護理等民生產品進口。促進研發設計、節能環保、環境服務等生產性服務進口和旅游進口。到2025年,全州進口規模達10億元。(責任單位:州發展改革委、州商務局、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科技局、州衛生健康委、州生態環境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楚雄高新區管委會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3.加快發展加工貿易。推動楚雄高新區、祿豐、武定、牟定產業園區轉型升級,創新機制體制,引進和培育貿易新主體,充分發揮帶動作用,逐步形成加工貿易產業鏈,夯實加工貿易發展的產業基礎,提升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能力。力爭到2025年,全州加工貿易取得新進展。(責任單位:州發展改革委、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科技局、州商務局、州投資促進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楚雄高新區管委會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4.推動發展服務貿易。發揮旅游、運輸、建筑等重點服務貿易領域優勢,發展對外旅游服務,推動文化、教育、傳媒、中(彝)醫藥等服務貿易發展,積極培育通信、金融、信息等高附加值服務貿易。到2025年,力爭服務貿易額占全省服務貿易的比重達1%。(責任單位:州發展改革委、州商務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教育體育局、州交通運輸局、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州衛生健康委、州工業和信息化局、人民銀行楚雄中心支行、楚雄銀保監分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楚雄高新區管委會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積極培育貿易新動能
5.推動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探索開展B2B出口、9610、1210等跨境電商模式,引進具有帶動作用的大型電商企業和電商平臺,推動現有外貿進出口企業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支持和推動更多優秀企業、優質商品通過與阿里巴巴、亞馬遜、京東、敦煌網、易貝(eBay)等平臺對接,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拓展境外銷售渠道。(責任單位:州商務局、州投資促進局、州外辦,各縣市人民政府、楚雄高新區管委會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6.加快發展海外倉。支持企業布局東南亞南亞市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要節點海外倉。支持中小微企業“借船出海”,與省內已建立海外倉企業共用資源渠道,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物流時效。推廣“一般貿易+跨境電商”模式,鼓勵州內加工制造企業開展企業對企業對客戶(B2B2C)方式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實行一般貿易出口到海外倉。(責任單位:州商務局、州財政局、州交通運輸局、州金融辦、州郵政管理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楚雄高新區管委會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7.培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堅持培育與引進相結合,支持有實力的外貿流通企業向綜合服務企業轉型,依托綜合服務信息平臺,為企業進出口提供通關、退稅、融資、收匯、信用保險、物流等高效快捷的一站式服務,助力中小微企業降低成本、開拓國際市場。(責任單位:州商務局、州財政局、州稅務局、人民銀行楚雄中心支行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培育壯大外貿主體
8.培強壯大貿易主體。引進一批具有較強經營能力和競爭力的外向型企業落地楚雄發展。激發產品在國際市場有銷路的企業盡早實現進出口。推動供貨出口、委托出口轉自營出口。支持現有企業做大做強,在優勢工業品、特色農產品等行業,形成一批競爭力強的“外貿大企業”。到2025年,全州外貿規模10億元以上的企業達5戶、1億元以上的企業達10戶。(責任單位:州投資促進局、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農業農村局、州商務局、州市場監管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楚雄高新區管委會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9.促進“三外”聯動發展。強化外貿、外資、外經聯動發展,發揮外資在引進先進技術、優化進口結構、吸引海外客戶等方面帶動作用,積極擴大進出口。支持企業到境外設立營銷網絡、參與境外經貿合作區、商貿物流園區建設和投資建廠,增強境內外園區聯動,完善產品產業鏈布局。支持企業參與國際產能合作,帶動設備、裝備、原材料及品牌、服務和技術標準走出去,促進貿易發展。(責任單位:州發展改革委、州商務局、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科技局、州投資促進局、州外辦、人民銀行楚雄中心支行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開拓多元化市場
10.推進市場多元化。加強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南亞博覽會等參會參展組織工作,舉辦推介交流活動,幫助企業搶抓訂單,開拓市場。積極爭取各類國際市場開拓資金,支持企業通過線上線下、郵寄展品等方式參加境外國際知名展會。支持企業利用第三方平臺開展營銷推廣。力爭每年參加境內外展會的企業50家以上。(責任單位:州商務局、州外辦、州發展改革委、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財政局、州農業農村局、州衛生健康委、州科技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11.構建境外營銷體系。支持企業設立國(境)外分支機構、建立營銷網點,在南亞東南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重點市場、重點區域布局專賣店、倉儲物流中心、售后服務中心、商務平臺、展示中心、分撥中心、批發市場等國際營銷網絡體系。到2025年,實現對東盟貿易100億元以上。(責任單位:州商務局、州外辦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進開放型平臺建設
12.發揮開放型平臺主陣地作用。充分發揮楚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省級產業園區等穩外貿穩外資主陣地作用,“一區一策”開展招商引資,積極承接產業轉移。謀劃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吸引企業入區發展加工貿易、保稅物流、電子商務、商貿流通等產業,促進區域內外生產加工、物流和服務業深度融合。力爭開放型平臺進出口額年均增長15%以上。(責任單位:州發展改革委、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農業農村局、州商務局、州投資促進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楚雄高新區管委會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13.培育特色產業基地。支持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積極申報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支持特色產業申報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支持基地建立服務工作站,推進“政府+基地工作站”管理服務體系建設,開展企業培訓、特色產業展會、推介會等促進外貿發展活動,提升基地影響力和輻射面。到2025年,全州新增外貿轉型升級基地1個以上。(責任單位:州發展改革委、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農業農村局、州商務局,各縣市人民政府、楚雄高新區管委會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暢通貿易大通道
14.構建高效跨境物流體系。支持企業走出去參與陸海國際聯運物流節點建設,布局完善跨區域物流網。實施物流樞紐建設和物流體系培育工程,進一步完善跨境物流基礎設施,構建“出滇入川、互聯互通、銜接國內、對接國際”的“兩橫三縱”公、鐵、水、航、管綜合物流通道。積極主動融入以中老鐵路為重點的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大通道建設,發展跨境物流,通過大通道帶動大物流,大物流帶動大貿易。(責任單位:州發展改革委、州交通運輸局、州商務局、州外辦,各縣市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15.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與滇中海關建立更加緊密的關地合作關系,暢通關企溝通渠道,問需于企、精準服務,為我州外貿企業在進出口通關、檢驗檢疫、跨境運輸、信用認證等提供“一企一策”優質快捷服務,提升通關效率。加強與昆明海關對接協調,推進昆明海關駐楚雄辦事處籌建工作。(責任單位:州商務局、州級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16.強化財稅金融政策保障。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對外貿穩增長、調結構的引導作用,完善績效評估體系,優化支持方向和方式。持續精簡出口退稅環節報送資料,積極推行出口退稅備案單證電子化,優化簡化出口退稅事項辦理流程,進一步壓縮出口退稅辦理時間。鼓勵支持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加大對有訂單、有效益的外貿企業融資支持力度,增加授信規模,提供融資便利。引導外貿企業樹立匯率風險中性意識,通過遠期結售匯等方式應對匯率波動風險,逐步擴大經常項目項下人民幣跨境使用。健全完善“政銀企保”銜接機制,鼓勵開展外貿訂單、信保保單、應收賬款質押和出口退稅賬戶質押融資,鼓勵銀行機構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微外貿企業提供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服務。(責任單位:州財政局、州稅務局、州商務局、人民銀行楚雄中心支行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17.擴大政策性保險覆蓋面。發揮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在政策、數據對接、信息共享、資信調查、國別風險研究等方面優勢,開展協作聯動,形成合力。加大對中小微出口企業的政策性普惠保障支持規模和覆蓋面,幫助企業防范海外業務風險,擴大國際市場份額。(責任單位:州財政局、州商務局、楚雄銀保監分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州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縣市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擔當,明確重點任務,將穩外貿工作項目化、具體化、清單化,按照清單抓好工作落實。(責任單位:州級有關部門,各縣市人民政府、楚雄高新區管委會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運行分析調度。全面實施經濟運行研判、預警、應對、推動、問效“五個主題”制度,加強外貿運行調度分析和預警監測,強化為企服務和風險防范能力。完善重點外貿企業運行監測與聯系服務機制,及時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責任單位:州級有關部門,各縣市人民政府、楚雄高新區管委會按照職責分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