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hosvp"><tt id="hosvp"></tt></abbr>
  • <tt id="hosvp"><tt id="hosvp"></tt></tt>
    <div id="hosvp"></div>

        1. 亚洲精品不卡av在线播放,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久久综合国产色美利坚,国产区一区二区现看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国产,国产精品男女爽免费视频,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97,性欧美乱熟妇xxxx白浆
          首頁 >> 公開信息內容
          索  引  號:wdx-/2022-1117005 公文范圍:公開 發布機構:武定縣政府辦 失效日期:2022年09月23日 發文字號:武政通〔2022〕16號 主  題  詞:“十四五” 工業和信息化 發展規劃 標      題:武定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武定縣“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2年09月26日

          武定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武定縣“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有關部門,省州駐武單位:

          《武定縣“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2021—2025年)》已經十八屆縣人民政府第1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2022年9月23日

          (此件公開發布)

          武定縣“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

          (2021—2025年)

           

           

           

           

          2022年9月

          目 錄

          第一章、發展條件  1

          一、發展基礎  1

          二、存在的問題  5

          三、有利條件  6

          四、面臨的機遇  8

          第二章、總體思路和目標  10

          一、指導思想  10

          二、基本原則  10

          三、發展目標  12

          第三章、構建現代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體系  13

          一、打造綠色鈦全產業鏈  13

          二、提升發展新型建材產業  17

          三、特色發展生物醫藥制造業  19

          四、培強增大綠色食品制造業  21

          第四章、優化產業布局  24

          一、生產力空間布局  25

          二、園區產業空間布局  27

          第五章、加快信息化建設,激發數字賦能  28

          一、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激發工業數據要素價值  29

          二、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  30

          三、推動企業三化改造和上平臺應用  31

          四、深化智慧園區建設,打造數字應用新平臺  33

          五、構建產業生態融通發展體系  35

          六、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  35

          第六章、保障措施  37

          一、強化組織保障,確保規劃有效實施  37

          二、突出規劃引領,構建工業和信息化規劃體系  38

          三、完善政策體系,強化要素保障  38

          四、強化主體培育,突出產業招商  39

          五、強化人才支撐,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39

          六、完善幫扶機制,優化營商環境  40

          第一章 發展條件

          “十三五”期間,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堅定不移推進州委“1133”發展戰略,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工業體系,以創新驅動為引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按照“兩型三化”和“一突出兩打造”的要求,以重點產業培強壯大和龍頭企業培育為抓手,突出全產業鏈打造和集群化發展。全縣工業總產值由2016年13.688億元增加到2020年51億元。2020年底,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51億元,增長12.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0戶,總體實力躍上新臺階。

          一、發展基礎

          (一)現代工業體系逐步建立

          圍繞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綠色能源”“綠色食品”三張牌,加快推進“1+3+4”產業體系,以打造武定現代工業體系為重點,突出武定優勢和特色,著力推動重點產業實現集約化、集聚化、特色化發展。冶金建材產業通過實施大項目帶動、培育壯大一批大企業,以鈦為主的冶金產業得到鞏固和提升,以木紋石為主的建材產業實現節約化發展,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加快打造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緊緊圍繞打造“綠色食品牌”,堅持綠色品牌引領戰略,以地方特色資源和鄉土特色農產品為核心,建成綠色蔬菜、特色畜禽、優質粳稻、野生食用菌等一批特色優勢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逐步打造武定綠色食品牌。成功申報云南武定產業園區,祿武產業新區建設加快推進。

          (二)重大工業項目建設成效明顯

          強化要素保障,實施掛圖作戰,成立項目專班,開辟綠色通道,加快省“三個一百”、州“四個一百”、全縣重大工業項目的實施?!笆濉逼陂g,祿金新型工業片區基礎設施建設、龍佰武定鈦業公司鈦產業、永豐鈦業年產20萬噸鈦渣技改搬遷、云南云味坊食品有限公司9000噸食品餡料加工及冷鏈物流、云南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麻二酚生產線等一批重大工業項目竣工投產或順利推進,為我縣工業經濟穩增長夯實了產業發展基礎。實施“構二破三”,謀劃儲備了一批重大項目,形成大項目帶動大產業發展的態勢,2020年,全縣工業投資增長14.8%,占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的25.5%。

          (三)園區建設取得新進展

          完成武定工業園區規劃修編工作,新修編后的規劃調整為“一園三片區”,“一園”即:云南武定產業園區;“三片區”即:祿金新型工業片區,長沖新型建筑材料片區,縣城東南綠色產業(產城融合)片區??傄巹澝娣e修改為15.52平方公里,其中:祿金新型工業片區6.78平方公里、長沖新型建筑材料片區2.42平方公里、縣城東南綠色產業(產城融合)片區6.32平方公里,分為循環經濟、綠色加工制造產業2個組團?!笆濉逼陂g,重點建設祿金新型工業片區,至2020年底,祿金新型工業片區共完成投資6.13億元,收儲土地5817畝,園區水、電、路基礎設施逐步配套完善。片區招商引資簽約入駐企業19戶,建成投產6戶??h城東南綠色產業片區已完成規劃設計。經過“十三五”的培育發展,工業園區已經成為產業發展集聚度最高、創新能力最活、品牌標準建設最強、綠色發展程度最好的企業發展平臺。2020年,全縣工業園區累計完成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92.30億元,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2.54億元,入園企業達54戶。

          年份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億元)

          27.65

          31.4

          34.74

          42.85

          47.22

          同比增長

          14.2%

          12.2%

          14%

          7.9%

          5.1%

          增加值占全縣GDP比重

          44.1%

          44.3%

          44.2%

          44.1%

          43.6%

          (四)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

          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著力實施民營經濟發展攻堅工程和民營經濟發展“十大工程”。建立縣級領導和縣級部門聯系服務企業制度,深入推進“三進企業”和“四個服務團隊”工作,努力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12戶企業成功申報省級成長型中小企業,5戶企業被評為州級企業技術中心?!笆濉逼陂g,民營經濟增加值由2016年的27.65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47.22億元,占全縣GDP比重的43.6%,民營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業、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為推動武定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五)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按照“兩型三化”、“一突出兩打造”和“五鏈統籌”的要求,抓好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積極發展信息、大數據、“互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節能降耗工作,在冶金、化工、建材等重點耗能行業持續實施節能技改,深入推行清潔生產;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推動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到2020年,實現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8.8%;突出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加快創新平臺建設,到2020年,全縣有州級企業技術中心5戶,2戶企業建立了專家工作站3個,高新技術企業達3戶,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六)兩化融合不斷深入

          信息化建設增速提質,持續推進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寬帶武定工程,積極開展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建設、加快物聯網建設及應用,全縣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共有移動通信塔站581座,各類移動通信基站2037個;全縣骨干傳輸網光纜總長可達1.72萬皮長公里,縣城區域和鄉鎮網絡具備1000兆到樓、500兆到戶接入能力,用戶實際平均接入速率達200M;FTTH(光纖入戶)端口137800個;蜂窩物聯網基站29個,覆蓋縣城區域、獅山風景區、11個鄉鎮街道以及九廠村委會街道,服務近2000戶物聯網用戶。實現光纖寬帶網絡和4G高速移動通信網絡城區、行政村、學校、衛生室全覆蓋。2020年啟動5G基站建設,2020年末建設5G基站15座,實現了從2G、3G、4G到5G的跨越。推進“兩化”深度融合,逐步推動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發展,全縣25家企業完成“兩化”融合評估。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支持企業“上云上平臺”,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和降本增效,提升企業競爭力,到2020年底,“上云上平臺”企業達20戶。

          二、存在的問題

          (一)產業結構不優,重點產業占比偏低。全縣產業發展不均衡,結構不優,第一產業發展不強,第二產業結構不優,第三產業結構層次低,三次產業總體發展后勁不足,制約因素凸顯。到2020年,全縣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20.36%,低于全州4.13個百分點,低于全省2.14個百分點,工業化發展還不充分。

          (二)重點產業發展不平衡,產業聚集度不高。重點產業層次偏低,產業鏈條短,產品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傳統支柱產業占比高且轉型升級難度大,發展速度緩慢,重工業靠資源的工業發展模式沒有根本性扭轉。產業集群發展程度不高,生產配套、服務配套不完善,產業互補程度差,企業之間的產品缺乏關聯性和配套性,尚未形成與重點產業和重點企業相配套的產業集群。招商優勢不突出,政策配套不到位,缺少支撐全縣產業發展和產業鏈延伸的大項目好項目;項目簽約多、落地少、推進慢的問題比較突出。

          (三)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弱,內生動力不足。我縣多數企業產品為傳統產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弱?,F有生產技術及工藝水平低,企業科技研發能力和投入不足,產、學、研脫節,企業普遍存在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的問題,缺乏核心競爭力;品牌培育滯后,缺乏市場競爭力;企業智能制造的發展水平較低,與打造“兩型三化”的產業體系目標還存在較大差距。高層次人才、研發人才匱乏,人才支撐不足。

          (四)園區管理體制機制不完善,管理效果不佳。園區建設資金緊缺,影響建設速度;資金和制度保障不到位,市場化程度不夠高,平臺公司實力不強,缺乏專業人員,園區融資風險較大,融資平臺發展缺乏后勁?!敖瑁ㄈ谫Y平臺)、還(縣級財政)”主體分離,職責分割,職責權利不匹配,難以按照市場原則開展業務,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體制機制尚未建立。

          (五)能耗總量控制難度進一步加大,重點產業發展受限。全縣經濟增長仍然要靠工業快速增長來支撐,能源需求仍然保持剛性增長。隨著一批鈦渣冶煉項目的推進,電力供需矛盾將更加凸顯,用電量快速增長與保障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用電之間的矛盾加劇。隨著政策收緊,能耗指標、排放指標將形成新的瓶頸。

          (六)信息化發展處于初級階段,工業信息化水平不高。全縣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區域發展不均衡,邊遠山區網絡覆蓋深度和廣度不足,信息化整體水平不高,導致工業和信息化應用成效不明顯。工業互聯網建設處于初級發展階段。

          三、有利條件

          (一)礦產資源豐富。武定縣地質構造復雜,山露地層比較齊全,巖漿活動頻繁,金屬、非金屬礦產種類較多。已發現的有銅、鐵、鉛、鋅、鈦、硫鐵、稀土、磷、石膏、石棉、大理石和武定木紋石等礦體。已探明儲量的兩個鐵礦儲量為2.46億噸,3處鈦礦儲量1800萬噸,6個銅礦點儲量13.1萬噸,一個芒硝礦儲量5884萬噸,兩個大理石礦儲量31.4萬立方米,木紋石儲量34.8億立方米。

          (二)園區建設蓄勢待發。多年來,武定工業園區堅持“超前性規劃、高起點建設、全方位招商、多渠道融資、綠色化發展”的總體思路,不斷整合提升,牢牢抓住工業轉型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兩大條主線,以促進武定經濟引擎高效運轉和推動全縣經濟快速發展為重點,不斷優化提升軟硬環境,營造良好發展氛圍。2020年,武定作為全州保留的2個省級產業園區之一,按照省、州關于產業園區規劃建設的有關精神,將武定產業園區規劃由“一園五片區”修改為“一園三片區”,“一園”即:武定產業園區;“三片區”即:祿金新型工業片區,長沖特色石材加工片區,縣城東南綠色產業(產城融合)片區。2021年,總規劃面積由原規劃75平方公里修改為17.39平方公里。

          (三)發展環境優化。在“十三五”階段,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六大工程”,深化“一顆印章管審批”等改革,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打通信息孤島,讓辦事群眾“多跑網路、少跑馬路”、由“見面辦”向“掌上辦”轉變,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級版。以“互聯網+”統領政務服務轉型升級,整合便利服務資源,深入推進網上辦事智慧政務、“一部手機辦事通”等的推廣運用,全面實現縣、鄉鎮同步上線運行,實現實體大廳和網上大廳、線上與線下融合運行的政務服務模式。截至2020年底,全縣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注冊用戶突破6.34萬人,申請辦理事項483631件。在2020年四季度州政府通報的營商環境“紅黑榜”評價結果中,武定縣綜合評分居第2位,進入“紅榜”。

          四、面臨的機遇

          1重大區域戰略實施帶來的機遇。國家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優先位置,實行“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注重西部地區發展,鼓勵區域協同發展。東部地區為加快產業結構升級,調整產業布局,把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漸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武定正處于多項重大區域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上,應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發揮云南省聯系內外的戰略作用,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加快園區產業集群化、培育新動能、提升傳統產業。

          2多重產業優惠政策疊加的發展期。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大力培育發展萬億級、千億級產業要求,在全省推進各類開發區優化提升,撤銷不具備高質量發展條件的園區,武定產業園區作為楚雄州重點保留的園區,將在以鈦產業為主的新材料產業,以木紋石加工為主的新型建材產業和以生態農產品加工為主的綠色食品產業的方面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

          3滇中城市群建設及楚雄州打造“雙核引領”帶來的機遇。云南省委、省政府著力加快推進滇中城市經濟圈一體化、昆瑞經濟帶建設,促進滇中城市群形成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楚雄州積極接軌昆明、融入滇中、對接滇西,推進楚雄高新區、祿武產業新區“雙核引領”發展戰略,城市的開放合作程度將進一步提升,區域間要素流動更頻繁,為武定產業園區吸引投資、企業、人才等要素、提升開放合作水平、形成產業集群、延伸主導產業的產業鏈帶來發展機遇。

          4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變局最重要的機遇便是新一輪產業變革和科技革命,尤其是數字化信息技術革命。信息革命正由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能發展,進入高度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階段,全球科技創新已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正不斷重塑全球創新版圖,催生新供給、新產品、新業態、新產業,繼而引發經濟運行模式、生產生活方式的重大變革。同時,隨著5G、物聯網等新一代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大數據樞紐建設不斷加快,全省數字經濟即將進入高速增長的快車道,傳統產業數字化、信息化水平也將不斷提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新定義了核心產業,為重構全球價值鏈和重塑武定縣在價值鏈中的地位提供了契機,其開啟的“直道超車”機會窗口將推動武定縣釋放自身發展潛能,提升產業園區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構建水平。

          第二章 總體思路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州第十次黨代會和縣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結合云南武定產業園區發展規劃,大力發展以鈦為主的重點產業鏈,積極打造以木紋石為主的新型建材產業,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綠色能源產業,培育發展生物醫藥、綠色食品加工制造業,努力推進省級產業園區建設,加快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加快制造業向精深化、鏈條化、集群化發展,形成推動全縣經濟高質量跨越發展的強勁動能。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綠色低碳發展

          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把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作為基本方針,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堅持把綠色發展作為產業選擇、路徑抉擇的根本遵循,堅持把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作為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的總體導向,全面統領減污降碳和能源資源高效利用。堅持把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放在首位,推進能源資源科學配置、高效利用,優化生產流程和工藝,提高單位能源資源產出效率,促進節能降耗、提質增效。

          (二)堅持創新驅動

          以創新引領供給側改革,推進產業結構優化、經濟發展轉型,實現供給需求平衡。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和市場導向作用,利用現有的產學研融合機制,借助高校科研能力為科技創新提供幫助。實施以自主創新為核心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保障制度、完善創新驅動的統籌協調機制,加快“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價值鏈”融合發展,推動工業發展由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三)堅持融合發展

          堅持智能制造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促進信息技術與新材料和先進制造融合發展,推動設計、加工、制造及測試過程數字化、智能化,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強新材料供需對接,支持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推動工業互聯網賦能產業鏈發展,促進企業生產要素數字化、生產過程柔性化及系統服務集成化,引導企業生產要素、運營管理、研發設計、智能應用上云。用數字為產業賦能、為發展提質、為治理增效。

          (四)堅持開放發展

          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并重,強化內外開放合作,充分發揮武定區位優勢,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產業協調發展,發揮優勢、主動融入,形成產業發展新動能,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以開放發展理念為指導,進一步加強吸引外資工作,加大力度、拓展深度,積極擴展對外貿易,揚長避短,利用其它國家或地區的科學技術,增強生產能力,加大力度、拓展深度,提高武定開放發展水平,推動武定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發展目標

          “十四五”期間,全縣工業和信息化融合邁出新步伐,轉型升級取得新突破,產業園區基礎進一步夯實,民營經濟活力增強,產業配套體系基本完善,工業結構更為合理,建成較為完善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建成自主可控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形成以鈦產業為主導,打造鈦全產業鏈,打造綠色能源牌,推動綠色能源與綠色制造融合發展,綠色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綠色食品加工等成長性產業形成全縣經濟新動能,年均增長速度均高于GDP增速,“十四五”期間,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以上,全縣形成主導產業、支柱產業協同發展的綠色制造業產業體系。

          綠色鈦產業產值:到2025年,力爭達到100億元。

          新型建筑材料產業產值:到2025年,力爭達到30億元。

          生物醫藥制造業產值:到2025年,力爭達到8億元。

          綠色食品制造業:到2025年,力爭20億元。

          工業投資:年均增長15%以上。

          民營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

          綠色發展: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耗強度完成州下達的目標任務。

          技術創新:認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戶,州級企業技術中心5戶。

          企業培育:年均新增5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億元以上工業企業1戶以上,5億元以上企業5戶以上。

          兩化融合:工業企業普遍融合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取得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證書企業1戶以上,上云上平臺企業不少于20戶,力爭工業產品互聯網銷售占比超過20%。

          第三章 構建綠色制造業體系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創新驅動、融合帶動,集群集約、綠色低碳,統籌協調、突出重點,把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培育壯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打造綠色鈦全產業鏈,提升發展以木紋石為主的新型建材產業,發展壯大生物醫藥業,加快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和綠色食品制造業,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強力推動工業經濟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構建綠色制造業體系,為武定跨越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一、打造綠色鈦全產業鏈

          圍繞全州打造“綠色鈦谷”要求,結合云南武定產業園區重點建設鈦主導產業,以及規劃布局要求,依托武定豐富的鈦礦資源,以行業整合和鈦礦資源整頓為突破口,以產品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為動力,充分發揮龍蟒佰利聯集團核心帶動作用,鼓勵各類企業全面發展鈦合金、鈦制品等適銷產品。加大鈦產業招商引資力度,推進鈦產業建鏈延鏈擴鏈,逐步延伸至航空、航天、航海等領域的高端鈦材及鈦合金制造。

          (一)發展方向。依托武定縣鈦產業發展的基礎優勢,以產品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為動力,延伸鈦產業鏈,實現鈦產業建鏈延鏈擴鏈發展目標。規范鈦礦采選業,建設綠色礦山典范;整合及改造提升高鈦渣和硫酸法鈦白粉生產工藝裝備,優化區域布局;大力發展高端氯化法鈦白粉,鼓勵各類企業全面發展鈦合金、鈦制品等適銷產品,以及適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等領域的高端鈦材料,努力提高武定縣鈦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把武定建設成為國內重要的鈦初級原材料加工產業區。

          (二)發展思路。依托武定縣鈦礦資源豐富,遠景儲量1800萬噸,上表保有資源儲量202.7萬噸,占全省鈦礦保有儲量的21.6%的優勢,以行業整合和鈦礦資源整頓為突破口,以產品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為動力,充分發揮重大項目核心帶動作用,加快推進龍蟒佰利聯集團為龍頭,加快鈦渣冶煉行業技術改造升級,加大鈦產業招商引資力度,延伸鈦產業鏈,實現鈦產業建鏈延鏈擴鏈發展目標。進一步規范鈦礦采選業,建設綠色礦山典范。充分發揮重大項目核心帶動作用,優化區域布局,擴大產能,以龍蟒佰利聯集團為龍頭,加快推進鈦渣冶煉行業技術改造升級,進一步鞏固鈦渣冶煉行業;加大鈦產業招商引資力度,延伸鈦產業鏈,加快發展鈦白粉行業,培強壯大鈦中游產業;加大鈦產業上下游企業的招商引資力度,鼓勵各類企業全面發展鈦合金、鈦制品等適銷產品,以及適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等領域的高端鈦材料,積極培育鈦下游產業,帶動輔助產業的快速布局及發展,實現鈦產業建鏈延鏈擴鏈發展目標。積極拓展“鋯、釩、鐵、鈧”等鈦衍生品領域,進一步推進鈦產業全鏈條開發,構建大縱深、多元化、高質量的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體系,逐漸形成鈦產業集群,把武定建設成為“綠色能源”+鈦產業基地,把鈦產業打造成為云南武定產業園區主導產業。

          (三)發展目標。主要產品產能目標。到“十四五”末,武定縣實現鈦白粉總年產能20萬噸,高鈦渣年產能達100萬噸。大力支持龍佰武定鈦業公司擴建高鈦渣產線,年產能達30萬噸;支持永豐鈦業鈦渣線技改搬遷項目建設,年產能達20萬噸,益眾環保、萬鑫鈦業、玉宏冶煉廠等鈦渣生產線建設,年產能達50萬噸;通過招商引資,引進鈦白粉生產企業入駐武定,形成20萬噸鈦白粉生產產能。圍繞鈦產業鏈開展招商引資,力爭引進鈦產業下游產業鏈企業,在鈦鑄錠、鈦材、鈦合金、鈦制品生產上有新突破。主要經濟發展目標。以主要產品當前市場價格為基礎,2025年主要鈦產品銷售收入力爭達近100億元。

          主要經濟發展目標。以主要產品當前市場價格為基礎,2025年主要鈦產品工業總產值力爭達近10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8億元。

          (四)規劃布局和發展重點。鈦精礦生產區主要分布在獅山鎮、高橋鎮,大坪子冶金化工循環組團為鈦渣、鈦白粉生產區,祿金新型工業片區主要布局鈦渣和鈦材生產區,鼓勵中小及產業轉移企業圍繞各生產區骨干企業,就地配套原材料生產或開展下游產品延伸加工,全面推進鈦工業企業集群發展。基于祿武產業新區規劃,依托龍佰集團等大企業資源、技術與發展優勢,圍繞鈦產業鏈,輻射帶動相關產業布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智能化物流園區建設,經過努力,主動融入祿豐土官——勤豐——武定——富民——昆明一線的鈦產業園區聚集發展。

          ——鈦礦及高鈦渣冶煉。充分發揮龍蟒佰利聯集團頭部企業作用,整合鈦礦及行業資源,推廣綠色清潔生產技術,升級采選礦設備,突破資源開采綠色化、高鈦渣冶煉低能耗等工藝技術難點,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鈦礦采選效率和回收率,降低高鈦渣冶煉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海綿鈦及鈦白粉生產。依托現有的鈦白粉生產企業云南納玉環??萍加邢薰荆胂嚓P企業形成產業集群,推進實施高品質氯化法鈦白粉產業化、鈦白粉包膜無機物工藝技術、涂料、塑料、造紙專用鈦白粉產業化等領域的生產加工及應用研究。

          ——鈦材及鈦合金生產。超前布局鈦材及鈦合金生產環節,面向市場與國家戰略需求領域,通過聯合龍頭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共同攻關,探索布局鈦焊管、鈦板式換熱器、冷、熱軋鈦基復合材、鈦及合金五金、標準件緊固件、工具、管件、鈦及合金深沖件、鈦醫療器械及生物植入件、民用、軍用刀具、3D打印鈦及鈦合金零件、建筑裝飾用材、車輛輕量化鈦及合金結構及傳動件等鈦材,EB爐熔鑄的大規格鈦合金、Ti—Al—V系列刀具用高強鈦合金、VAR熔鑄航空、軍用TC4、TC11等鈦合金,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

          二、提升發展新型建材產業

          (一)發展方向。以長沖新型建筑材料片區為依托,重點以木紋石為主的新型建筑材料產業鏈,不斷壯大石材產業,積極扶持武定麗砂石材等重點企業發展壯大,加快推進人工砂巖研制開發,實現石材產業由加工到制造的轉變,充分保護和利用資源,形成以木紋石為主的新型建筑材料聚集發展,發揮產業聚集效應,實現單一產業園區向多元產業園區轉變。培育以麗砂石材、宏盛石材、隆輝石材、茂盛石材等為代表的重點企業。

          (二)發展思路。依托武定豐富、優質的木紋石資源,以長沖特色石材片區為依托,重點構建以木紋石為主的綠色建材產業鏈,不斷壯大石材產業,積極扶持麗砂、宏盛、坤利、茂盛、隆輝等為代表的重點企業發展壯大,加快推進人工砂巖研制開發,實現石材產業由加工到制造的轉變。加快推進石材資源整合,規范特色石材開發秩序,改變石材企業量多規小的現狀,采用大型、自動化、高效率生產裝備,引進發展一流的技術工藝和裝備,不斷提高生產工藝和新產品開發,推進石材加工由鈣粉、米石等普通低端產品向裝修板材、PP管、環保防水材料等新型高附加值產品發展,形成以木紋廠為主的綠色建材集群。

          (三)發展目標。到“十四五”未,主要石材產品工業總產值力爭達近3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9億元。

          (四)規劃布局和發展重點。主要布局在長沖新型建筑材料片區,規劃布局結構為“一心、三區”。一心:綜合服務中心。三區:倉儲區、生產加工區、發展備用區。片區規劃用地面積241.96公頃。“十四五”期間,加快推進石材資源整合,規范特色石材開發秩序,改變石材企業量多規小的現狀,著力建設云南最大的石材基地。采用大型、自動化、高效率生產裝備,引進發展一流的技術工藝和裝備。在引進的基礎上實現再創新,開發規范化、系列化、標準化技術,實現不改變產品裝飾性能的基礎上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名優石材資源的利用率。搭建石材創意設計、裝飾設計、工業設計等技術服務平臺。以龍頭企業或者龍頭企業聯盟為依托,組建石材創意設計聯盟,提供裝飾石材一站式服務。加快發展石文化創意產品展示、體驗,開發與石文化有關的弘揚武定人文、民族及歷史文化各種風俗、景觀等。通過休閑旅游、教育培訓,實現會展、旅游、體驗、觀光等相關產業與石材產業發展的融合。打通石材產業與綠色建筑設計施工領域的產業鏈,推進石材業與建筑業領域的深度融合。著力打造武定石材品牌。將區域品牌建設作為全縣推進石材產業發展的重要任務。推動發展“互聯網+石材”模式,促進電子商務與武定石材產業進行深度融合。積極打造“互聯網+石材”,把貴州石材云融入全省的工業云系統。打造形成云南省木紋石、紅砂石飾面石材資源基地、開發基地和加工基地,建成楚雄州主要的、云南省知名的飾面石材產業基地。

          三、特色發展生物醫藥制造業

          (一)發展方向。逐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生物醫藥產業種植、生產、流通、研發和中(彝)醫藥健康服務體系,構建較為完善的中藥材產業科技支撐體系。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現代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大麻二酚加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發展現代中藥、生物診斷試劑、醫療器械、醫藥包裝等關聯產業,實現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打造中藥材種植養殖及加工—植物提取物和原料藥—中藥—民(彝)族藥—天然藥物—天然保健品—特殊化妝品和日化產品—生物制品營銷、研發、與生物醫藥關聯的高端服務業的全產業鏈。加快發展以彝醫藥為特色的生物醫藥制造以及醫療衛生保健服務業。

          依托縣城東南綠色產業片區,積極發展以中藥、天然藥、彝藥為主,中藥飲片、原料藥、藥品制劑、植物提取物、醫療器械、藥用包裝材料、保健食品等多產品多門類醫藥產業集群。不斷發展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等產業。

          (二)發展目標。到2025年,力爭生物醫藥制造業發展實現較大突破,有中藥配方顆粒、中藥飲片生產加工企業在武定境內發展,以工業大麻為原料的生物制藥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全縣生物醫藥工業產業實現產值8億元,生產企業達到8戶以上,培育年產值1億元以上的企業1戶,年產值2億元以上的企業2—3戶,年產值5億元企業1戶。

          (三)規劃布局和發展重點。生物醫藥產業主要布局在云南武定產業園區縣城東南綠色產業片區。以云南白藥集團武定藥業有限公司制藥生產線項目、云南古潤生物科技大麻二酚生產線項目、云南寶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彝藥小鎮建設項目、云南楷林藥王谷花海農業有限公司現代中藥飲片產業建設項目等重點項目為支撐,著力推進武定縣中藥材種植、加工、營銷全產業鏈發展。堅持守正創新的中醫藥發展思想,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創新為引領,質量為根本,培強產業鏈,擴能提質,招大引強,強化要素保障,大力支持武定縣境內一批重點龍頭企業做強做大,著力引進一批國內有影響力的中藥配方顆粒大企業大集團到武定發展,推動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在祿金工業園區布局附片、毒麻、大麻二酚生產加工基地,在縣城東南綠色食品加工園區布局現代中藥飲片、中藥材初加工、中藥材淺提取加工、倉儲物流基地。

          (四)創新平臺建設。鼓勵企業與高校、研究機構和行業領軍企業合作,爭取建設一批科技創新平臺和基地,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公共服務平臺和技術支持。到2025年,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州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新增專家工作站1個,新增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機構1個。

          四、培強增大綠色食品制造業

          綠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商標標志的安全、優質的食品。是對無污染食品的一種形象化的表述。食品安全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為保障人民的食物消費安全、優化產品結構。要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部署要求,以“提規模、強基礎、育品牌”為重點,加快發展綠色食品制造業,推進我縣高原特色現代農業與綠色食品制造業向“兩型三化”轉型升級。

          (一)發展方向。大力發展“一縣一業”,聚焦種子端、電商端,堅持設施化、有機化、數字化發展方向,推動全縣綠色食品邁向價值鏈高端。大力發展綠色有機生產基地。推行綠色有機生產,推進有機產品認證,構建綠色有機產品全過程追溯體系。持續打造“高原特色”綠色有機農產品整體形象,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附加值。提升品牌培育創建能力。打造一批獨具特色、綠色生態、優質安全的特色農產品品牌,打好“區域公共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組合拳。充分利用新媒體,加大線上線下推廣,不斷提升武定名品的美譽度和影響力。依托優質農產品產業基礎。大力培育綠色化、設施化、數字化的食品加工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產業集群發展,打造具有更強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食品制造業集群,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大力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堅持內培和外引相結合,培育本土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吸引國內外一流企業、人才、技術,培育一批示范龍頭企業、示范家庭農場、示范農民合作社。以電商平臺為突破點,鞏固存量、提升增量。加強產銷對接,推動農商互聯,完善農產品供應鏈,擴大農產品市場影響力、占有率。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交易市場、農村電子商務平臺、農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加大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建設,完善特色農產品倉儲服務、冷鏈物流、檢測檢驗、包裝設計、金融貿易等功能。

          ——果蔬加工。鼓勵支持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提高加工深度,重點發展蔬菜保鮮、速凍蔬菜、脫水蔬菜和發酵蔬菜等精深加工系列蔬菜產品,逐步提高凍干蔬菜、速凍蔬菜比重,開發蔬菜湯料包、蔬菜粒等高附加值時尚產品。

          ——肉類加工。支持發展一批特色養殖業及精深加工項目,發展畜禽產品精深加工業,提升畜牧業附加值,形成武定壯雞、黑山羊、山豬、肉牛養殖→畜產品精深加工→營銷產業鏈,提高畜禽產品加工率、豐富產品系列、提升產品檔次、擴大產業規模。重點發展武定壯雞精深加工、武定山豬火腿特色加工為主。

          ——核桃加工。按照“扶優、扶強”原則,整合農業、林業、工業等各方面扶持資金,集中扶持一批核桃加工骨干企業,核桃干果、核桃乳等加工產業集群,做強做大中溝核桃品牌。

          ——板栗加工。支持發展一批板栗精深加工項目,發展板栗精深加工業,支持和引進龍頭企業,發展板栗精深加工,帶動板栗種植,增加產品附加值。

          ——食用菌加工。以開發和引進保鮮、營養液提取、速凍、脫水、鹽漬等食用菌加工技術和加工設備為方向,著力開發膨化菌類食品、調味菌類、休閑食品、多糖提取、保健食品等品牌產品,提高高端產品比重和產業整體效應。

          ——焙烤制品制造。充分發揮武定縣食用玫瑰花、豆類、苦蕎、馬鈴薯、火腿等特色產品資源,大力扶持發展鮮花餅、月餅、蕎餅、薯片等烘焙食品。加大行業標準執行力度,搭建公共宣傳與銷售平臺,做大做強烘焙食品品牌。加快以云南云味坊食品有限公司為主龍頭企業帶動發展。

          (二)發展目標。力爭到2025年武定縣綠色食品制造業產值達20億元以上,增加值達到6億元。全力打造產值上億元的生豬、武定壯雞、黑山羊、肉牛、蔬菜、核桃、中藥材、水果、食用菌、花卉等綠色食品大產業?;窘ǔ晌涠ǜ呱缴鷳B農業特色產業園。

          (三)發展思路和重點。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部署要求,以“提規模、強基礎、育品牌”為重點,加快發展綠色食品工業,推進我縣高原特色現代農業與綠色食品制造業有機結合,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提高綠色食品發展質量。圍繞打造“綠色食品牌”,以重大項目和招商引資為抓手,謀劃實施一批食品加工業重大項目,以高質量項目支撐食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提升行動,提升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支持從事重點產業領域的企業新建農產品加工廠房及購置設施設備,支持企業加大技術改造、科研、環保、質量控制等投入。

          ——著力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開展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農業科技園、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等建設,形成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示范引領。聚焦武定雞,兼顧特色畜禽、中藥材、高山蔬菜、構樹、特色糧豆和林果等優勢特色產業,創建規?;I化、綠色化、組織化、市場化水平高的“一縣一業”示范縣。

          ——推動農產品加工創新發展。加強與高水平區塊鏈技術公司合作,高標準高起點建設農產品追溯平臺。突出產地溯源關鍵環節,加快建設農產品區塊鏈追溯平臺,開展質量追溯場景運用試點。運用物聯網、衛星遙感、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促進農業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創建智慧產業示范區。

          第四章 優化產業布局

          “十四五”期間,在全縣生產力空間布局基礎上,進一步把握龍頭企業、產業鏈條、產業園區、產業集群四個關鍵環節,抓技改優化存量,抓招商擴大增量,抓鑄鏈培育集群,抓創新增強動能,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信息技術、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大抓工業經濟,大興實體經濟,發展綠色制造、先進制造、智能制造,圍繞全州持續打造千億級產業、百億級企業,結合武定實際,借助祿武產業新區、武定產業園區建設,推動重點產業向重點區域布局,實施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計劃,推動產業鏈集群化發展。

          一、生產力空間布局

          接軌昆明、融入滇中、連接昆攀,立足發揮武定資源、環境、區位比較優勢,統籌地理空間、綜合交通格局、產業發展基礎和山水文化生態單元,全面貫徹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和省州戰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增強區域協調發展能力,提高城鎮和產業集聚程度,構建雙核引領、廊道串聯、三區聯動的“兩核兩軸兩聯三區”空間新布局。

          (一)雙核引領。以縣城和云南武定產業園區發展為核心,堅持產城融合、集聚發展,扎實推進核心區建設,打造縣域發展新動能,提高產業集聚度,充分發揮輻射帶動效應,把縣城和云南武定產業園區打造為引領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推動武定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著力打造以縣城為支撐的核心引擎。依托武昆高速、永武高速、武易高速、武倘尋高速和規劃內成昆高鐵、昆武元城際鐵路、武尋城際鐵路等綜合交通,大力開展“美麗縣城”建設,推進武定祿勸同城一體化發展,帶動鄉鎮發展,增強輻射力、承載力和集聚力,著力把武定打造成為昆明、攀枝花城市休閑“后花園”。著力打造以云南武定產業園區為支撐的核心引擎。加快云南武定產業園區規劃、建設和發展,加大產業培育力度,推進產城融合發展,推動集群化發展,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打造新型重工、綠色新興、健康養生產業集群,大力發展冶金、新材料和先進裝備制造、綠色食品加工、生物醫藥等產業,建設高品質的創新融合發展試驗示范區。

          (二)兩軸。以縣城和云南武定產業園區發展為核心,堅持產城融合、集聚發展,扎實推進核心區建設,打造縣域發展新動能,提高產業集聚度,充分發揮輻射帶動效應,把縣城和云南武定產業園區打造為引領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推動武定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三)兩聯。以對外通道和縣域內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為基礎,協同推進縣域南部、中部、北部三大片區聯動發展,以及服務和融入國家和省州戰略,打造獅山—己衣經濟帶、獅山—白路經濟帶,聯動祿豐、祿勸發展,實現對內對外一體化、網絡化發展。

          (四)三區。充分發揮縣域南部引領帶動作用和對外承接功能,增強縣域中部創新發展,促進縣域北部創新發展,實現縣域南部、中部、北部三大片區聯動發展,構建優勢互補、協調聯動、錯位發展的區域發展共同體。著力打造南部以獅山、貓街、高橋、插甸為重點的冶金、新型建材、裝備制造、物流、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區。著力打造中部以環州、白路、田心、發窩為重點的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園區。著力打造北部以東坡、己衣、萬德為重點的金沙江生態旅游、休閑養生產業發展區。促進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推動少數民族地區、脫貧地區、欠發達地區、革命老區、資源枯竭地區、生態脆弱地區等特殊地區振興發展。

          二、園區產業空間布局

          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統籌考慮資源環境稟賦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遵循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規律,發揮區域比較優勢,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構建主體功能約束有效、科學適度有序的產業園區空間發展布局,輻射帶動全域經濟發展。采用“產業園區—產業片區—產業組團(產業基地)”的三級結構體系,即由三個產業片區組成云南武定產業園區,各個產業片區包含不同產業的功能組團。規劃布局結構為“一園三片區”。一園:云南武定產業園區。三片區:祿金新型工業片區、長沖新型建筑材料片區、縣城東南綠色產業片區。祿金新型工業片區,以新興產業為主,化工、倉儲物流、綠色加工制造業為輔,規劃建設綜合服務中心、產業設施、倉儲物流設施,打造為生產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新材料產業基地。規劃布局為“一心、兩組團”空間結構,東部工業組團的綜合服務中心,東部產業組團、西部產業組團。長沖新型建筑材料片區,以石材加工、生產性物流服務業為主,打造資源節約型的綠色建材產業基地??h城東南綠色產業片區,以綠色食品加工、冶金化工產業為主,規劃布局為“一片兩組團”的空間結構,東南綠色產業片區,大坪子冶金化工循環組團,綠色食品產業組團,全力打造環保型、高附加值型的綠色產業示范基地。

          第五章 加快信息化建設,激發數字賦能

          以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新興信息技術深度應用為特征,以工業生產數字化為目標的工業4.0的工業轉型升級和產業變革正迅猛發展。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向制造業加速滲透融合,工業云、工業互聯網、智能設備逐步成為制造業發展新基礎,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成為生產方式變革新趨勢,融合創新、系統創新、迭代創新、大眾創新等正在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新動力。隨著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與不斷演進,工業化正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以工業互聯網為支撐,“互聯網+先進制造”為方向,加快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已成為轉方式、調結構,構建現代化工業經濟體系的主攻方向。

          “十三五”以來,武定縣通過不斷完善信息通信網基礎設施、推動5G建設、積極開展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建設、加快物聯網建設及應用、加強網絡維護等措施,信息通信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全縣信息通信網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共建成通信光纜

          1.83萬皮長公里,縣城區域和部分鄉鎮網絡具備萬兆到樓、千兆到戶接入能力,行政村寬帶接入能力達百兆;移動網絡覆蓋不斷深入,建成各類型移動通信塔站586座,各類通信基站2024個;實現光纖寬帶網絡和4G網絡城區、行政村全覆蓋;縣城區已開通5G基站17個;建成窄帶物聯網基礎設施,覆蓋縣城區域、獅山風景區、11個鄉鎮街道以及九廠村委會街道,服務近2000戶物聯網用戶。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培育形成了一批新的重點產業,但與先進地區相比,基礎仍然較弱,產業支撐能力不足,總體發展水平不高,生產方式轉變還存在較大提升空間。深化互聯網與工業經濟融合發展,是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戰略和省委、省政府“兩型三化”、聚力打造“三張牌”決策的具體舉措,是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和發展,加快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是搶抓工業互聯網發展機遇,促進我縣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培育發展新動能,構建現代化工業產業體系的必然要求。

          一、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激發工業數據要素價值

          (一)加快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互聯網骨干網、城域網和接入網優化和承載能力擴容,實施“寬帶楚雄”工程,加快老舊小區光纖網絡改造、新建城鎮區域光纖網絡部署,提升網絡傳輸、承載能力。深入推進三網融合,重點加快行政村有線電視網絡覆蓋。分步分層推進5G商用部署,逐步實現城區、城郊及主交通干道區域的基站全覆蓋,利用宏微、室分結合方式,強化城網絡容量信號強度,形成覆蓋范圍廣、網絡質量優、業務體驗佳的5G精品網絡。重點面向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數字醫療、數字應急等應用領域,加快打造5G網絡標桿,支撐5G應用。持續推進骨干網IPv6改造,全面加快IPv6規?;渴鸷蛻谩<涌祀娮诱胀饩W建設,推動電子政務網絡覆蓋到村委會(社區)。加速多功能桿、柱、樁等新型智能感知設施部署,推進地下智慧管網建設。支持基礎電信企業完善NB-IoT網絡覆蓋,推進eMTC(增強機器類通信)網絡建設,夯實信息網絡基礎設施。

          (二)建設工業數據應用生態?;谖涠h信息化建設基礎,進一步優化升級數據傳輸網絡鏈路,依托全州“互聯網+”發展戰略和服務于工業4.0產業轉型升級的大數據樞紐建設,通過加快數據采集匯聚、推動數據共享流通、深化數據分析應用、強化數據安全治理等,激發出數據價值。支持企業加快數字化改造升級、推動工業設備互聯互通、引導企業加強數據管理等手段,推動數據全面采集、高效互通和高質量匯聚。鼓勵企業間共建共用安全可信任的工業數據空間、推動公共數據開放等方式加快數據共享,以及通過數據流動關鍵技術開發利用、建設數據資產價值評估體系、完善數據交易規則等方式,逐步培育工業數據市場。通過加快數據全過程應用、發展數據驅動的工業新模式新業態、開展應用示范等方式推動工業大數據全面深度應用。通過提升數據平臺的應用支撐作用,打造工業數據應用生態等方式,降低工業企業特別是中小工業企業數據應用的壁壘。

          二、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

          (一)建設工業互聯網行業應用平臺。重點圍繞綠色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等優勢特色行業,支持龍頭骨干企業、信息技術企業、互聯網企業、電信運菅商、工業互聯網服務商等牽頭或聯合建設工業互聯網行業應用平臺,為行業企業提供規范、開放的集成應用服務和協同制造支撐,實現企業生產要素、能力的匯聚和開放共享,為開展生產方式和模式創新提供平臺化支撐。

          (二)構建工業互聯網應用配套服務。實施工業互聯網應用配套服務培育工程,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運營商,采取培育打造、引進合作等方式,集成研發設計、物流配送、融資租賃、節能環保、檢測認證、工業電商、服務外包、售后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和品牌建設等生產性服務能力,提供與工業互聯網應用平臺相配套的聯合研發創新、產業鏈配套、供應鏈協同、企業公共服務、開發者社區等服務內容,引導工業生產服務有關配套資源和服務能力向平臺匯集。到“十四五”末,工業互聯網平臺配套服務內容完善豐富,網絡化、平臺化的產業配套和服務能力明顯增強。

          (三)大力培育工業互聯網APP。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建設微服務資源池,開放開發環境、工具和開發接口,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APP的匯聚、管理和服務供給能力;支持面向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維護和經營管理等企業關鍵業務環節,開發普適性強、復用率高的基礎共性APP、行業通用APP和各類專用APP。支持和鼓勵工業APP開源社區建設,構建工業APP培育新模式,形成開放、共享、資源富集、創新活躍的工業APP開發生態。

          三、推動企業三化改造和上平臺應用

          (一)推動重點企業實施三化改造。大力推動綠色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綠色食品、裝備制造等行業骨干企業實施三化改造工程。推進生產設備、生產線數字化改造,先進數字化裝備替換和數字化生產線集成,實現機器設備互聯互通。加強企業內部網技術改造和建設部署,提高各類經營管理、產品研發、生產管控等工業軟件信息系統的資源整合、信息共享能力,實現企業內部各類生產和資源要素信息共享。圍繞產品三維模型設計與仿真、產品數據管理、加工裝配可視化仿真、生產數據采集與分析、智能化工藝裝備、生產管理協同與集成等關鍵環節,推進智能制造單元應用、裝備智能化升級、工藝流程改造、基礎數據共享等智能化改造,提升企業智能化水平。圍繞先進制造和優勢特色行業領域,組織開展“數字生產線”“數字車間”“數字工廠”示范工程,打造行業企業示范標桿。

          (二)引導鼓勵企業上平臺應用。按照“企業出一點、政府補一點、平臺降一點”原則,采用政府發放服務券等方式,引導企業上平臺應用。組織實施工業設備上平臺“領跑者”計劃,著力推動大企業IT基礎設施、設備及業務上平臺;依托現有資源,引導中小企業獲得IT基礎設施和信息化應用普遍服務,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三)組織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引導企業開展兩化融合評估診斷和對標引導。支持企業參與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按國家、省、州要求遴選一批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積極推動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分行業、分領域培育一批示范企業,加快構建開放式、扁平化、平臺化的組織管理新模式,打造基于標準、創新驅動的企業核心競爭力。完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市場化服務體系,建立線上線下協同推進機制,加強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持續開展兩化融合評估診斷和對標引導,周期性組織開展企業兩化融合自評估、自診斷、自對標,圍繞兩化融合現狀識別、效益分析、問題診斷、趨勢預測等,形成區域、行業、企業等兩化融合大數據,提高政府施策、機構服務、企業決策水平。

          四、深化智慧園區建設,打造數字應用新平臺

          產業園區內發展信息技術和智慧應用,通過整合園區內外資源,實現基礎設施網絡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功能專業化和產業發展智能化,以此提高園區產業聚集能力、可持續創新發展、區域協同發展及企業競爭力。建設智慧園區,是推動產業園區轉型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推進園區工業互聯網建設,構建“工業大數據”中心。分別依托互聯網資源和利用5G技術,全域覆蓋產業園區、重點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實現高速率、高質量、低時延、安全可靠、靈活組網時間敏感的工業互聯網絡。建設標準統一、互聯互通、業務協同、開放共享的工業云基礎設施,支持業園區和重點企業現有應用服務能力的接入,為規上工業企業和中小規模企業上云上平臺提供平臺保障。建設工業大數據和物聯網數據中心,推動企業、行業業務數據、生產數據、產品數據的采集匯聚。構建工業大數據共享交換和監測平臺,實現跨區域、跨行業、跨企業的數據共享開放,利用大數據中心的分析處理能力及資源服務進行工業大數據的價值挖掘,實現工業經濟運行數據的集中管理與可視化展現,提升政府對經濟運行情況的監測能力與科學化、智能化決策能力。打造工業大數據交易服務中心,促進工業大數據交易、流轉和開發應用。

          (二)推進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園區智慧化管理。圍繞國家和省州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建設新材料、綠色能源、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等行業性、區域性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推動標識解析系統與企業信息化系統、供應鏈系統和生產系統精準對接,促進信息資源集成共享。積極引進國內成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應用,建設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和行業性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企業提供規范、開放的集成應用服務和協同制造支撐。推動園區運營管理信息系統的集成建設,構建基于互聯網的“一站式”園區管理服務模式,提高園區管理服務效能水平。推進各類企業服務信息平臺建設,提供硬件租賃、數據托管、軟件租用等信息化應用服務,以及研發設計、商務合作咨詢培訓、金融支持、制造設備共享等增值服務,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多層次企業服務體系。推進園區物流服務公共信息平臺建設,推動電子商務和供應鏈管理的集成創新,構建智能化區域共同配送體系。推進園區循環經濟信息平臺建設,促進產業鏈上下游間企業資源的供需對接和電子交易。加快園區生活服務信息的集成利用,為員工提供餐飲、休閑等生活消費信息,推動園區與社區生活服務設施的對接共享。到“十四五”末,工業大數據中心和智慧園區建設取得突破,工業軟硬件供給能力穩步提高,工業云與智能服務平臺逐步成為智能制造關鍵應用基礎設施,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更安全的網絡服務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

          五、構建產業生態融通發展體系

          (一)著力培育工業互聯網產業企業。圍繞“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建設,通過招商引資、項目合作等途徑,培育一批平臺運營、網絡支撐、應用服務、數據開發、產業鏈配套等骨干企業,構建服務商資源池。制定并發布服務提供商目錄,形成我縣工業互聯網的骨干力量。到“十四五”末,形成基本完善的產業支撐體系。

          (二)構建公共支撐服務能力。實施工業互聯網公共支撐能力培育工程。依托州級智庫和創新中心建設,引導組建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支持社會力量加強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測試驗證、技術咨詢、項目評估、人才培訓、能力評測等方面公共技術支撐和服務機構建設。整合面向企業的政府服務、社會服務、市場服務內容,統一構建公共服務平臺,增強企業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實現企業服務在線化、全覆蓋、可追溯、能評估,適時開展基于平臺的企業動態監測和運行分析。到“十四五”末,培育一批智庫、公共技術支撐和服務機構,完成面向企業的公共服務內容整合,平臺支撐能力顯著提升,服務更加便捷高效。

          六、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

          通過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推廣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等一系列措施,到“十四五”末,武定縣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提升制造業創新發展能力的“雙創”體系更加健全,支撐融合發展的基礎設施和產業生態日趨完善。

          (一)大力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5G應用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不斷催生新的增長點。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雙創”體系不斷完善。“雙創”成為制造業轉型發展的新引擎,“雙創”服務平臺體系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創新資源和服務在線化、平臺化和共享水平顯著提升。

          (二)新型生產模式在重點行業廣泛普及。生產方式精細化、柔性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網絡協同制造、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成為引領制造業高端化的重要模式,制造企業組織管理模式進一步趨向扁平開放。

          (三)基于互聯網的服務業態成為新增長點。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工業電子商務等服務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智能裝備和產品應用能力快速提升。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智能制造成套裝備、智能產品引進和應用取得重大突破,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能力顯著提升。

          (四)工業大數據中心和智慧園區建設取得新突破。工業軟硬件供給能力穩步提高,工業云與智能服務平臺逐步成為智能制造關鍵應用基礎設施,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更安全的網絡服務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確保規劃有效實施

          有效實施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建立健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切實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武定縣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體系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領導經濟工作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強化相關保障措施落地見效,推動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體系建設不斷走深走實。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加強對全縣工業和信息化總體規劃、產業優惠政策、重大建設項目、資源開發、利益分享的統籌,從基本思路、基礎工作、發展重點、基本保障入手,突出重點領域、突出主要方向,制定具體細化方案,實行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進一步分解目標、落實責任,確保各級、各部門開展工作、發揮作用,扎實推進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增強凝聚力,切實保障合力推動。各職能部門要在領導小組統一安排下,各司其職,密切協作,形成合力,實施精細化分工、項目化推進,不遺余力開展工作。圍繞建設符合時代特征的武定工業產業體系,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便利共享、全面開放合作、實現區域間協調發展,形成全縣一盤棋、合力建產業的發展格局。

          二、突出規劃引領,構建工業和信息化規劃體系

          “十四五”時期,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對全縣重點工業產業進行科學謀劃,在編制全縣“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的基礎上,有序推進各個主導產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在構建工業和信息化規劃體系方面,充分發揮重大項目、龍頭企業的核心帶動作用,構建起特色鮮明、技術先進、綠色安全、動態迭代的現代化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體系。按照“全縣一盤棋”的思路,圍繞產業鏈延伸和配套產業發展,細化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項目支撐和政策支持。打造產業集聚、配套完善、要素齊備、環境優良、服務高效的產業生態圈,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體系。

          三、完善政策體系,強化要素保障

          在政策體系保障方面,要結合武定縣實際情況,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建立健全相關政策配套體系,推動產業、財稅、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和改革舉措。進一步解決產能過剩的矛盾,促進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從資金投入、項目審批、信貸、用地等方面完善支持政策,強化政策扶持,強化融資、要素保障、資源配置,支持重點產業招商引資、技術改造、品牌建設,既要有普惠性政策、又要有特殊性政策。支持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優化,明確當前武定縣產業發展方向和路徑,重點產業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推進措施。推動加快產業配套體系建設,提升物流體系對產業園區發展的服務功能;鼓勵和支持企業將非核心業務外包,優化外包服務項目;推動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業務,引導企業依托專業化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展電子商務應用;推動產業配套信息化進程,提升區域整體產業配套能力。認真落實差別化產業政策,對主導產業的重點企業給予相應的稅收優惠,增強產業內核心企業的市場優勢,推動產業集聚。積極爭取政策資金,爭取上級財政轉移支付、預算內專項資金、投資向武定縣傾斜,重點支持縣內基礎設施建設、蔬菜種植、畜禽養殖等領域。

          四、強化主體培育,突出產業招商

          通過招商引資、整合改造提升、扶持培育,培強產業主體,形成以一大批充滿活力的小微企業為基礎,規模以上企業為重點,骨干企業為支撐,重大項目、龍頭企業為標桿,大企業、大集團為引領的產業主體。突出產業招商,著眼于提升產品層次、競爭優勢和延伸產業鏈條,實施精準招商、點對點招商,并創新招商模式,大力引進優秀企業和重大項目,主動有序承接以輕工為重點的產業轉移。以省內外發達地區資本、技術、人才、管理密集區域為重點,選擇各類優秀骨干企業,鼓勵以大企業集團和戰略投資者為主體開發建設產業園區,促進以園招商、以商建園。

          五、強化人才支撐,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為重點,突出事業引人、環境留人導向,著力破除人才引進與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健全招才引智常態化機制,創新舉措,培引并舉,多方發力,為打贏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加強領導干部培訓,使領導干部具有專業思維、專業素養、專業方法,具備充滿時代氣息的新知識、新經驗、新信息、新要求。加強對企業家的培養,在提高企業家隊伍建設上著力,培養具有現代理念、國際視野、戰略眼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民營企業家隊伍。加強對國家人才戰略部署的理解、對人才政策的宣傳和解讀,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我縣實際,構建科學公正的評價體系,完善體現知識價值的激勵機制,營造創新創業的發展環境,構建人才有序流動的制度環境,健全人才成長發展的生態環境。鼓勵企業抓好人才的培養、引進和使用,鼓勵人才向重點產業和新興產業聚集,鼓勵人才創新創業。鼓勵企業加快產品技術研發,加大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和項目支持力度。

          六、完善幫扶機制,優化營商環境

          提高全社會對工業強縣的認識,營造各方鼓勵和支持發展的輿論氛圍,弘揚精益、崇實、勵新、開放的工業精神,凝練制造文明的精髓,逐步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時代精神。大力推廣企業專注制造業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弘揚創新創業、勇立潮頭的企業家精神和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形成示范效應。繼續實施重點項目、重點企業服務工作制度,完善縣鄉聯動協作機制。制定重點支持大型骨干企業目錄,落實“一對一”幫扶聯系人,深入企業一線開展跟蹤服務。加大對高成長中小企業幫扶力度,切實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上一條:武定縣人民政府印發《武定縣婦女發展規劃(2021—2030年)》和《武定縣兒童發展規劃(2021—2030年)》的通知
          下一條:武定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武定縣“十四五”新材料和先進制造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 东北女人毛多水多牲交视频 | 亚洲综合伊人五月天中文| 九九热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国产蜜臀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极品色午夜在线视频| 污污网站18禁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丁香婷婷无码不卡在线| 池州市| 松溪县|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最大成人在线播放| 临安市| 亚洲偷自拍国综合| 国产午夜福利视频第三区| 永久不封国产av毛片| 婷婷色综合成人成人网小说|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凸凹人妻人人澡人人添|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影音先锋啪啪av资源网站| 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激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自拍|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臀| 亚洲国产综合性亚洲综合性| 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少妇高潮灌满白浆毛片免费看|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免费影院蜜桃 |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小嫩批日出水无码视频免费|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国产馆 |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蜜臀|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不卡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精品| 风流少妇树林打野战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中文国产不卡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