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有關部門:
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武定縣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22—2024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22年12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
武定縣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22—2024年)
為加快打造武定生物醫藥聚集區、中藥材優質原料基地,建設集種植、加工、流通和康養為一體的“滇中藥谷”,推動全縣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發展思路及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州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彝醫藥為特色,以強龍頭、建基地、創品牌、補鏈條為著力點,打造產業集聚區,推動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發展目標
到2024年,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實現產值14億元,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4萬畝。集中連片面積100畝以上的中藥材種植基地達10個,中藥材種植基地化率達到50%以上。全縣新增重點產業技術創新中心1個,專家工作站2個,企業技術中心1個,雙創”示范基地20個。縣中醫醫院設置中彝醫康復科,推廣不低于20項中彝醫特色康復護理方案,養老床位有效供給能力不斷提升。
二、重點任務
(一)建設優質原料基地。著力建設中藥材良種選育繁育基地、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建立健全中藥材質量管理體系,發展新型中藥飲片。主要依托云南寶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建設云南寶田保種馴化園、中草藥林下種植示范園、彝藥文化與滇藥品種展示觀光體驗園、中藥材種植教學基地和中藥材加工廠,重點打造3000畝高原特色中藥材種植示范園,形成道地中藥材繁種、生產和觀光示范園,100畝以上集中連片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達15個,500畝以上集中連片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達10個,1000畝以上集中連片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達5個,中藥材種植基地化率達到50%以上。發展以滇重樓、續斷、附子、黃草烏、滇黃精等重點道地品種,集中打造規模在1萬畝以上的續斷、黃草烏、附子、玫瑰茄等道地藥材品種4—5個;培育一批以滇重樓、白芨、續斷、黃草烏、附子、玫瑰茄等在全國、全省有較大影響力的優勢品種。加快培育滇黃精、山藥、百合、白扁豆、魔芋、玫瑰花為主的藥食兩用品種。(牽頭單位:縣工信商務科技局;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林草局、縣市場監管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建設中藥配方顆粒產業基地。依托云南道地藥業(武定)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云南寶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特色中藥材種植基地示范帶動,加快滇重樓、滇黃精、附子等提取物發展水平,引進中醫藥配方顆粒、提取物精深加工企業,打造集藥材種植、藥品研發、生產加工、商貿流通全產業鏈發展的生物醫藥產業。引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加快培育一批道地藥村配方顆粒大品種,加強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標準研究。大力推廣使用中藥配方顆粒。(牽頭單位:縣工信商務科技局;責任單位:縣衛生健康局、縣市場監管局、縣醫療保障局、縣投資促進局)
(三)建設工業大麻產業園。引進大麻二酚含量達到5%以上的品種或者全雌性品種1—2個,核心示范種植200畝,培訓農技人員、種麻農戶,輻射帶動全縣的工業大麻種植面積達6000畝。加快推進云南古潤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精品大麻二酚(CBD)生產線二期項目建設,打造工業大麻產業園。(牽頭單位:縣工信商務科技局;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林草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四)建設醫療器械產業園。在云南武定產業園區規劃建設醫療器械產業園,引進醫療器械生產企業3—5戶,生產面向云南省和南亞、東南亞市場需求的醫療器械。(責任單位:縣工信商務科技局;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投資促進局)
(五)加快中彝醫藥材流通。構建中彝藥材、藥品流通、信息服務體系,拓寬中彝藥材交易渠道。著力引進規模大、實力強的醫藥流通企業,加快我縣品牌產品在全州、全省、全國范圍內的推廣銷售,延伸產業鏈。(責任單位:縣工信商務科技局、縣市場監管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林草局、縣衛生健康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六)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加快創新平臺建設,全縣新增重點產業技術創新中心1個,專家工作站2個,企業技術中心1個,“雙創”示范基地2個。加強科技型企業培育,到2024年,培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5戶,省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1個,優質種業基地8個。加強創新型人才培育,培養科技領軍人才2名,產業領軍人才2名,企業家3名,名醫3名,全面提升科技支撐能力。(牽頭單位:縣工信商務科技局;責任單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七)推進醫療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積極鞏固全國基層中醫藥先進單位創建成果,提檔升級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等急診急救“五大中心”,推進縣級重點專科和專病中心建設。積極爭取省、州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提升急診急救、重大疑難疾病診療救治能力。推進專科聯盟和專家工作站建設,培育優勢專科,提升專科服務能力。大力發展中彝醫特色醫療保健服務,加快推進縣中醫醫院建設項目,2023年建成投入使用。強化縣、鄉、村三級中彝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形成以縣級醫院為龍頭、11個鄉鎮衛生院為樞紐、116個村衛生室為網底的中醫藥服務網絡。以全省、全州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平臺為依托,規范和推動“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持續推動基層云HIS及遠程診療系統、定制化“全球影像”醫療云服務等建設,實現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化,滿足個性化、精準化健康醫療服務需求。(牽頭單位:縣衛生健康局;責任單位:縣發展改革局、縣醫療保障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八)加強中藥材質量控制與監管。積極推進實施中彝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推行中彝藥材生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生栽培。加強珍稀瀕危野生藥用動植物保護,支持珍稀瀕危中藥材替代品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嚴格農藥、化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使用管理,分區域、分品種完善中藥材農藥殘留、重金屬限量標準。建立健全中藥材第三方質量檢測體系。建立多部門協同監管機制,探索建立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生產流通使用全過程追溯體系,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藥品的違法行為。加強中彝藥制劑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和藥物警戒工作。推進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加大失信聯合懲戒力度。(責任單位:縣發展改革局、縣市場監管局、縣工信商務科技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林業和草原局、縣衛生健康局、縣醫療保障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九)積極發展康養產業。提升發展以“文、游、醫、養、體、學、智”為主要內容的全產業鏈,鼓勵社會力量興辦中彝醫養生、醫養結合保健機構,發展中彝醫藥保健服務、中彝醫藥特色康復服務和中彝藥服務貿易,開發康復養生、健康體驗等康養服務產品,推進建設具有優勢特色的醫養結合示范養生基地。建立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安寧療護一體化的健康養生服務體系。推進森林康養、溫泉康養、半山酒店等建設,充分發揮氣候、生態、交通區位、溫泉資源、中彝醫藥等特色資源優勢,開發中彝藥文化體驗、康復療養、休閑養生等健康旅游主題線路和特色產品,打造一批集旅游觀光、康復療養、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度假式健康養生基地。加快推進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等信息技術在健康服務領域的應用,提升健康管理服務數字化水平。鼓勵社會力量依法依規合理開發面向公眾的健康信息服務系統和數據增值服務產品,以及穿戴式、便攜式、非接觸式采集健康信息的智能化健康管理、運動健身等電子產品,提供個性化健康管理信息服務。(牽頭單位:縣衛生健康局;責任單位:縣民政局、縣文化和旅游局、縣教體局、縣林草局、縣市場監管局、縣醫療保障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十)豐富和發展健康保險產品和服務。發揮商業保險在健康服務業鏈中的資源整合作用,鼓勵商業保險機構提升健康保險產品開發和服務能力,進一步支持發展商業長期護理保險和照護服務,完善長期照護等級認定標準、項目內涵、服務標準、質量評價等行業規范和體制機制;推動基本醫療保險與健康保險有機銜接,鼓勵商業保險機構投資健康產業,支持健康保險公司開展管理式醫療試點,建立覆蓋健康保險、健康管理、醫療服務、長期照護等服務鏈條的健康管理組織。(牽頭單位:楚雄銀保監分局武定監管組;責任單位:縣衛生健康局、縣醫療保障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工作專班組要切實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定期向專班組長和分管領導匯報工作進展情況,健全完善統籌協調推進機制,定期召開會議,分析研判行動計劃中存在的問題及導向,研究產業政策,部署檢查工作情況,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的困難問題,形成推動工作的合力。
(二)明確工作責任。各牽頭部門要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認真對照行動目標及內容,細化工作措施,提出推進工作的具體方法、進度安排和時限要求等,不折不扣抓好推進,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位。
(三)加大投入力度。各牽頭部門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的支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創新政府投入模式;加強與各類投資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采取股權投資、信用擔保、風險補償、債券融資以及資產管理等多種方式和機制,加大對重點項目的扶持力度。
(四)強化評價考核。建立健全生物醫藥產業科學考核評價體系,加強對各牽頭單位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工作常態化督查調研,對重點工作實行清單式管理、跟蹤式推動、銷號式驗收,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 上一條:楚雄州出臺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后十八條醫療保障措施 |
| 下一條:武定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武定縣“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