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武定縣委、縣人民政府:
2024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武定縣發展和改革局以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智能高效、廉潔誠信、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為目標,認真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相關任務,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武定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我局始終堅持把法治建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健全完善了各項工作機制。及時調整充實由黨組書記、局長擔任組長、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其余班子成員和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法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開展法治建設工作。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其它領導配合抓、各個股室全力抓,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年初,及時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根據武定縣2024年依法治縣工作要點,結合實際,認真制定我局依法治縣工作要點,落實相應的法治建設工作經費,以保證和促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規范、有序開展。
(二)強化法制教育,提升法治素養。始終堅持將黨員干部學法用法作為干部理論學習重點任務,嚴格執行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和機關工作人員學法制度,充分利用門戶網站、學習強國、云嶺先鋒、干部在線學習等平臺和載體,通過集中學習、以會代教等多種形式,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這一核心,突出學習《楚雄州發展改革系統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個性清單》《武定縣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等與行政職能密切相關的專業法律法規規章,重點學習貫徹新頒布的法律法規,不斷提高法制學習培訓的效果。全年組織開展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9次,參加上級發展改革委組織的法律知識講座2次,組織參加萬名黨員進黨校培訓班培訓20人次。
(三)嚴格依法行政,提升文明執法水平。一是深入推進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嚴格落實文明執法工作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加強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建設的意見》《關于進一步規范和監督罰款設定與實施的指導意見》,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積極組織執法人員參加2024年全省發展改革系統行政復議行政執法人員全員培訓、2024年全州行政執法公共法律知識培訓班暨法律明白人培訓等行政執法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行政執法能力水平。強化執法人員管理,目前,我局持有行政執法證的工作人員19名,2024年組織參加行政執法證網上考試4人。規范行政裁量權基準,目前權力清單事項精簡為52項。推行行政執法包容審慎監管,認真貫徹落實“減免責清單”制度,健全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基準制度,加強對能源、糧食、信用體系建設等重點領域的執法,提高行政執法質量。二是貫徹實施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積極宣傳貫徹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將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作為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重要內容組織開展學習1次,組織干部職工開展集中專題學習1次,組織參加發展改革系統行政復議工作人員培訓1次,不斷提高干部職工正確理解和適用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的能力水平,強化依法行政意識。正確履行行政復議職能職責,今年我局沒有行政復議案件,有2件價格認證復核案件。
(四)強化服務功能,著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一是嚴格執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持續激發市場活力。聯合縣財政局、縣民政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交通運輸局對照典型案例認真排查貫徹落實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工作情況,主動對各類市場主體反饋的問題線索開展核實;圍繞招商引資現行政策,梳理上報全縣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關專題工作前期政策梳理及工作成效情況,及時上報全縣持續推進全州共享單車領域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自檢自查工作情況;常態化組織有關行業開展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和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線索的核實、自查、破除和整改等工作。二是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和工程項目審批改革。積極參與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工作。在現行法律法規、規范標準框架下,依托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優化審批服務流程,重要項目審批和服務的權力能力,推動投資項目“最多跑一次”改革。目前所有投資項目均通過云南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并關聯云南省網上政務服務平臺進行集中審批。縣級各相關項目審批單位都在縣政務服務中心設有辦事窗口,負責投資項目審批的咨詢、接件、賦碼、審核、審批或轉報上級部門審批。發改局窗口負責所有審批事項的接件、賦碼,然后分發到相關主管部門進行審批。社會公眾和項目業主通過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所有項目的各種審批情況、進程等都能夠在線監測、查詢,基本實現了部門間的橫向聯通及省州縣的縱向貫通。2024年以來,共審批備案項目446個,其中審批制項目36個,備案制項目410個,群眾好評率100%。三是嚴格執行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確保外資企業平等享受各項支持政策。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等相關政策法規,按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做好投資項目備案、核準等工作,鼓勵引導外商更多投資高端、智能、綠色等先進制造業和工業設計、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四是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常態化信息歸集機制,1-12月,我縣共歸集信用信息數據266.76萬條,歸集“雙公示”信息6308條,修復在“信用中國”公示的企業行政處罰信息27條,公布嚴重失信懲戒7期,共為全縣各單位提供監察官、事業單位和公務員錄用考察人選社會信用記錄查詢6批140人次。在全縣轄區內廣泛開展“信易貸”“信用+綜合監管”“信易+旅游”“信易批”等,不斷增加“信易+”系列應用場景。加快推進曖心行動“查改治”,督促各鄉鎮和部門深入自檢自查,限期整改,實現暖心行動長效化,著力解決一批營商環境“賭點”、“難點”問題。五是全面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行為。結合職能職責,深入學習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云南省招標投標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及州級相關要求,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全面做好項目招投標方式核準工作,全年共審批項目36個。六是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對所有發文進行了公平競爭審查和規范性文件清理,經審查,2024年我局沒有出臺規范性文件。七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按照州營商辦每月的指標通報情況,盯緊問題指標、抓指標提升,按照周跟蹤、月通報、季督查的方式。截至目前,共發出8期預警通報。針對預警指標,要求指標主責部門及時查找問題落實整改。統籌開展服務企業“縣級局長坐診接訴”4次,18家企業參與,協調解決企業在投資、生產、經營等方面反映的政策咨詢、服務需求等方面問題22個。抓好營商環境投訴平臺投訴件交辦督辦。今年以來投訴平臺共收到投訴件18件,銷號18件,銷號率100%。
二、存在的不足
2024年,縣發展和改革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雖取得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是部分干部職工對法治政府建設的認識不夠全面,法治觀念普及不夠深入;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法治宣傳教育力度不足;法治人才隊伍建設滯后等。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三、2025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強化法治宣傳教育。組織全體干部職工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定期開展法治專題講座,邀請法律專家解讀與發展改革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提升工作人員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確保在工作中能夠依法依規行事。
(二)完善依法決策機制。進一步規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明確決策主體、事項范圍、法定程序和法律責任。對于涉及“三重一大”事項、政策制定等事項,嚴格落實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決策制度,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和合法性,降低決策風險。
(三)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依規依程序開展糧食購銷及能源電力等領域行政執法工作,規范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和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流程,完善執法配套機制建設。
(四)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會同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政策措施清理工作。持續推進招投標、信用建設等事項優化提升。
(五)持續推行新型監管機制,推動政府依法管理。一是完善隨機抽查檢查主體名錄庫和行政執法人員名錄庫“兩庫”。二是持續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
(六)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按工作要求繼續做好我局現行有效行政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和新制定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并向社會公開發布,確保規范性文件的質量和效力。
武定縣發展和改革局
2024年1月9日
| 上一條:貓街鎮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 |
| 下一條:2024年武定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