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全縣四上單位從業人員7488人,比去年同期減少308人,同比下降4.0%;四上單位從業人員工資總額28931.5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901.3萬元,增長7.0%;四上單位從業人員平均工資4038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954元,增長14.0%。
一、四上單位從業人員和工資情況
(一)從業人數小幅回落
1-9月,全縣四上單位從業人員7488人,比去年同期減少308人,同比下降4.0%。
按登記注冊類型看:從業人員呈“一增四降”。其中,股份合作單位從業人員341人,同比增長6.6%;有限責任單位從業人員3426人,同比下降1.7;股份有限單位從業人員507人,同比下降5.2%;私營單位從業人員3077人,同比下降7.2%;外商投資單位從業人員137人,同比下降2.1%;
分行業看:從業人員呈“五增一平六降”態勢。其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從業人員26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人,增長13.0%;房地產業從業人員100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96人,增長10.6%;衛生和社會工作從業人員341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1人,增長6.6%;制造業從業人員1364人,比去年同期增加71人,增長5.5%;教育從業人員40人,屬于本年新增行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從業人員22人,與去年同期持平;建筑業從業人員2940人,比去年同期減少65人,下降2.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從業人員367人,比去年同期減少67人,下降15.4%;批發和零售業從業人員400人,比去年同期減少92人,下降18.7%;采礦業從業人員583人,比去年同期減少166人,下降22.2%;住宿和餐飲業從業人員309人,比去年同期減少108人,下降25.9%;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從業人員93人,比去年同期減少41人,下降30.6%。
(二)工資總額總體呈增長態勢
1-9月,四上單位工資總額28931.5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901.3萬元,增長7.0%;
分行業看:工資總額呈“五增七降”態勢。其中,衛生和社會工作工資總額559.4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7.8萬元,增長42.8%;制造業工資總額4880.4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66萬元,增長31.4%;房地產業工資總額4905.7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08.1萬元,增長22.7%;建筑業工資總額11704.4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72.8萬元,增長4.2%;教育業工資總額248.7萬元,屬于本期新增行業;采礦業工資總額3290.9萬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31.5萬元,下降3.8%;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工資總額32.4萬元,比去年同期減少3.6萬元,下降10.0%;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工資總額853.5萬元,比去年同期減少97.1萬元,下降10.2%;批發和零售業工資總額1160.3萬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96.2萬元,下降14.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工資總額223.7萬元,比去年同期減少78.5萬元,下降26.0%;住宿和餐飲業工資總額770.3萬元,比去年同期減少350.1萬元,下降31.2%;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工資總額301.8萬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05.1萬元,下降40.5%。
(三)平均工資增長明顯
1-9月,四上單位平均工資4038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954元,增長14.0%。
分行業看:呈“八增四降”態勢。其中,衛生和社會工作1640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167元,增長34.0%;制造業3680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537元,增長30.2%;采礦業5845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821元,增長28.1%;房地產業5562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399元,增長10.8%;建筑業41772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400元,增長8.9%;批發和零售業2937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36元,增長7.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319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34元,增長4.7%;教育業62175元,屬于本期新增行業;住宿和餐飲業24848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956元,下降7.3%;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14727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637元,下降10.0%;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32452元,比去年同期減少5661元,下降14.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101682元,比去年同期減少35682元,下降26.0%;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就業壓力大。受疫情影響,全縣經濟增長乏力,就業崗位小幅下滑,加上經濟總量小,工業基礎薄弱,城鎮化水平低,新的勞動力不斷增加,大中專畢業生和農村剩余勞動力面臨的就業壓力較大。
(二)行業收入差距拉大。除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以外,其它行業都有增長。從全縣十四個大行業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最高的是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平均工資達到了101682元;而平均工資最低的是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平均工資只有17272元,前者是后者的5.9倍。
(三)勞動力供求矛盾突出。一方面有一定專業特長、技能的勞動力供不應求;另一方面部分人員由于技能單一,素質較低,就業難度較大,存在“有人無崗上,有崗無人上”現象。
三、對策建議
(一)創新招聘、搭建雙選平臺。務求實效開展招聘活動,積極創新招聘活動形式和方法,以更貼近用人企業和求職者需求的方式開展招聘活動,搭建高效、快捷、方便的雙向選擇平臺,力求企業能招到人,求職者能找到工作。
(二)抓好政策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根據就業形勢新變化,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確保就業形勢平穩,形成就業的良性循環。嚴格按照國家行業政策規定辦事,進一步清理“土政策”、“土規定”,創新便民利企方式,精簡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優化營商環境。
(三)做好減稅降費,提高企業吸納就業能力。落實中央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用工成本,有效降低企業成本支出,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吸納更多就業。
| 上一條:武定縣1-9月固定資產投資運行情況分析 |
| 下一條:2020年1-9月武定縣工業經濟運行淺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