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武定縣積極響應省州黨委工作部署,認真落實穩增長工作措施,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做大做強高原特色農業,扎實為鄉村發展注入活力,全縣農業經濟保持平穩運行。
一、基本情況
(一)農業經濟運行平穩。上半年,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72406萬元,同比增長3.1%,增速與一季度持平。其中:農業產值71966萬元,增長4.0%;林業產值21515萬元,增長10.6%;牧業產值72127萬元,增長0.3%;漁業產值872萬元,增長2.3%;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5926萬元,增長4.7%。
(二)夏收糧油平穩增產。全縣夏糧面積、產量、單產小幅增長,面積142550畝、同比增長0.6%,產量21188噸、同比增長0.9%,單產148.64公斤/畝、同比增長0.3%;冬油菜籽面積31043畝、同比增長4.0%,產量4728.8噸、同比增長1.9%,單產146.44公斤/畝、同比增長-2.0%。
(三)蔬菜及特種作物生產形式良好。上半年,全縣累計種植蔬菜77012畝,較上年增加766畝,同比增長1.0%;蔬菜產量92041.6噸,較上年增加2662.6噸,同比增長3.0%;園林水果、瓜果、花卉產量分別增長12.8%、-22.7%、8.5%。
(四)畜牧業生產小幅收縮。上半年,全縣生豬出欄132289頭、同比增長-6.1%,牛出欄11793頭、同比增長-4.8%,羊出欄85222只、同比增長-9.8%,家禽出欄1541395只、同比增長4.1%;豬牛羊禽肉17316噸、同比增長-3.7%,禽蛋產量944噸、同比增長-3.7%。二季度末,全縣豬、牛、羊、禽存欄分別增長-5.8%、-5.7%、-1.3%、8.7%。
二、存在的問題
(一)“最初一公里”未完全打通。“田頭市場”發展緩慢,特別是貧困邊遠地區農業經營弱小零散,缺少預冷庫、保鮮庫、冷藏車等基礎設施,特色優質農產品產地市場發展滯后,沒有形成規模化、專業化的市場服務體系。
(二)流通成本較高。由于預冷、冷鏈發展滯后,一方面農產品在運輸中損耗大,另一方面產品運輸距離長,流通環節層層加碼,導致“原產地價格低到沒人要、市場地價格居高不下”。
(三)市場信息不暢。主產區和主銷區產需信息溝通渠道不通暢,大多數農戶都是通過鄰里鄉親和倒賣商販獲取產品銷售信息,通過正規渠道和現代傳媒手段獲取信息的比例不高,市場需求與生產供應無法有效銜接。
三、意見建議
(一)加強秋糧生產保障。6月分以來全縣降雨逐漸增加,水稻、玉米、豆類、薯類作物苗情轉好,農業主管部門主導實施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耕地整治等措施為秋糧面積提供了支撐。
(二)有序推動畜牧業發展。要抓住生豬市場價格回升、農戶肉制品存量減少的有利時機,鼓勵和引導養殖戶擴大養殖規模,進一步提升以“武定雞”為代表的畜牧業產品競爭力。
(三)積極應對自然災害。從相關部門了解的情況看,上半年全縣未出現明顯的氣象災害,農作物病蟲害、動物疫情處于可控范圍,農業生產呈現平穩發展的態勢。
| 上一條:2024年前三季度武定縣農業生產平穩有序 |
| 下一條:武定縣2024年上半年經濟運行平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