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縣上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州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積極推動擴內需、促消費和以舊換新等政策落地顯效,消費環境不斷優化,消費市場二季度穩步發展。
一、消費品市場運行基本情況
(一)消費市場總體運行平穩。二季度,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29億元,同比增長5.5%,較上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17億元,同比上升17.9%。限額以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12億元,同比增長2.5%,占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81.1%。
(二)四行業銷售額同步增長。二季度,全縣批發業銷售額35.14億元,同比增長8%,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14.5個百分點。零售業銷售額3.17億元,同比增長12.5%,增速較上年同期上升4.2個百分點。住宿業營業額0.87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1個百分點。餐飲業營業額7.07億元,同比增長16.4%,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8個百分點。從全州排位來看,批零住餐分別排名第8、第5、第2、第3,除批發業外,其他行業發展較好。
二、運行中呈現的亮點和積極因素
(一)分商品類值看,生活類消費商品保持較好增長。按商品銷售類別分,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類值中,生活類消費商品保持較好增長,糧油食品類、飲料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日用品類、其他未列明商品類,分別增長37.4%,15.6%、3.3%、38.8%、32.9%。
(二)以舊換新政策加持,拉動家用電器、通訊器材及汽車大幅增長。二季度,從商品類值看,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類、通訊器材類、汽車類增幅分別為15.1%、143.3%、40.5%,以舊換新政策的推進,促力以上3個行業大幅增長。
(三)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劃分,城鄉市場同步復蘇。限額以上單位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66億元,增速21.16%,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額0.51億元,增幅為18.43%,城鄉均衡發展。
(四)按消費形態分,餐費收入和商品零售同步增長。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1.42億元,同比增長25.22,商品零售3.74億元,同比增長19.32%,餐費收入和商品零售同時助力全縣社消同比增長2各百分點。
三、需關注的問題
(一)限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低位運行。一季度,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為14.0%,限下增速為4.2%,二季度,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為17.9%,限下增速為2.5%,因限下占比為81.3%,限下增速低位運行,導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較低。
(二)批發業增速大幅下滑。二季度,全縣批發業增速8%,同比下降14.5個百分點。全縣較大的批發業以礦產品批發為主,受下游市場影響,產品不足,進貨量不足,造成全縣批發業大幅下滑。
四、下步工作措施及建議
(一)著力壯大網絡消費。傳統零售基于地理位置吸引客流的方法不再具有絕對優勢,網絡零售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新動力,但全縣網絡零售占比較低,需利用大數據產業優勢,持續推動傳統商貿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一方面發展即時零售新業態,線上線下聯動實現精準營銷;另一方面培育和引進一批管理運營規范、市場前景廣闊的網絡零售企業,使其成為全縣消費增長的強力支撐。
(二)緊抓企業新增入庫。一是抓好月度新增工作,聯合行業主管部門建立企業培育庫,根據稅務部門數據以及市場監管部門的企業注冊登記信息,對新開業的企業和臨近限額標準的企業開展監測,及時將符合標準的企業納入統計范圍。二是持續推動“工貿分離””農貿分離”工作,為商貿發展注入新鮮血液。三是加大商貿領域的招商引資力度,出臺更多惠企政策鼓勵優質大型企業落地,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
(三)進一步激發消費需求潛力。豐富消費業態和載體,借助互聯網推行團購活動,打造特色消費服務街區,升級包裝開發本地特色產品,大力促進綠色消費、夜間消費、升級消費等。
(四)推動和延長以舊換新政策執行時間和力度。抓住重大節日開展集中促消費活動,不斷拓展換新范圍,強化配套措施,提高補貼力度,激發換新意愿,切實推動更多高質量耐用消費品進入居民生活。
| 上一條:武定縣2025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 |
| 下一條:武定縣2025年上半年農業經濟穩中趨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