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更是全縣上下攻堅克難、奮力前行的一年。一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團結和依靠全縣各族人民,圍繞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按照“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年”和“園區提升、城鎮突破年”的要求,認真抓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各項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綜合施策,攻堅克難,實現了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一、綜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GDP)460563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0467萬元,增長6.6%,拉動經濟增長2.6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63444萬元,增長24.4%,拉動經濟增長7.6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46652萬元,增長9.2%,拉動經濟增長3.71個百分點。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8.78%、54.71%和26.51%,分別比上年上升2.45個百分點、1.57個百分點和下降4.02個百分點。
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2.7︰35.5︰31.8。全社會勞動生產率(按從業人員計算人均GDP)為24023元/人。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16582元,按公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GDP為16684元,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95994萬元,占GDP的比重為42.6%,比上年上升0.2個百分點。
表1:2014年生產總值和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
單位:萬元
指 標 |
生產總值 |
非公增加值 |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
合 計 |
460563 |
14 |
195994 |
14 |
第一產業 |
150467 |
6.6 |
40020 |
8.8 |
第二產業 |
163444 |
24.4 |
88087 |
19 |
工業 |
131919 |
24.2 |
70622 |
17.6 |
建筑業 |
31525 |
25.5 |
17465 |
25.6 |
第三產業 |
146652 |
9.2 |
67887 |
10 |
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 |
22050 |
4.9 |
— |
— |
批發和零售業 |
30774 |
7.8 |
— |
— |
住宿和餐飲業 |
13680 |
9.4 |
— |
— |
金融業 |
11772 |
13 |
— |
— |
房地產業 |
5211 |
19.5 |
— |
— |
營利性服務業 |
8486 |
9.5 |
— |
— |
非營利性服務業 |
54679 |
10.1 |
— |
— |

全縣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5%。其中:食品價格上漲4.5%;煙酒及用品價格上漲1.6%;衣著上漲1.7%;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上漲0.9%;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價格上漲3.3%;交通和通訊價格上漲0.4%;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8%;居住價格上漲1.4%。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2.6%。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總水平與上年持平。

年末全縣從業人員192249人,比上年增加1062人。其中:從事農業產業128174人,占66.7%,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從事非農產業64075人,占33.3%,比上年上升0.6個百分點。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城鎮化水平(城鎮化率)28.77%。
二、農 業
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69018萬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6.5%。其中:農業產值106479萬元,增長3.2%;林業產值7782萬元,增長11.8%;畜牧業產值140700萬元,增長7.2%;漁業產值1302萬元,增長5.2%;農林牧漁業服務業產值12755萬元,增長28.5%。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412154畝,比上年增加2376畝,增長0.58%。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33597畝,比上年增加9447畝,增長4.21%。其中:烤煙種植面積62623畝,減少507畝,減0.8%;油料種植面積31244畝,增加1511畝,增長5.08%;蔬菜種植面積129573畝,增加6996畝,增長5.71%。
全年糧食產量124112噸,比上年增收2546噸,增長2.09%。其中:秋糧96916噸,增收2990噸,增長3.18%;晚秋糧食產量3713噸,減收372噸,減9.11%;夏糧23483噸,減收72噸,減0.31%。

表2:主要農、林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
產量(噸) |
±% |
水稻 |
35241 |
6.86 |
小麥 |
11290 |
1.56 |
玉米 |
53009 |
1.84 |
豆類 |
9156 |
-4.54 |
薯類(折糧) |
8605 |
-9.34 |
烤煙 |
11415 |
-11.85 |
油料 |
4203 |
9.03 |
藥材 |
822 |
18.96 |
蔬菜 |
119779 |
6.9 |
水果 |
13009 |
9.91 |
板栗 |
1338 |
10.21 |
花椒 |
87 |
8.75 |
核桃 |
800 |
23.84 |
全年肉類總產量58693噸,增長3.99%;禽蛋產量1259噸,增長5.09%;蜂蜜產量117噸,增長4.46%;水產品產量1010噸,增長5.21%。大牲畜出欄68992頭,增長15.67%,年末存欄116458頭,減1.2%;生豬出欄445254頭,增長4.2%,年末存欄286891頭,增長5.62%;羊出欄173680只,減4.98%,年末存欄208961只,增長13.4%;家禽出欄5329703羽,減1.41%,年末存欄1935602羽,增長1.99%。
年末常用耕地面積290235畝(不含臨時性耕地),其中:水田103771畝,旱地186464畝;有效灌溉面積145501畝,農業機械總動力28.1萬千瓦,增長9.08%;農用拖拉機6258臺,同比增長4.11%。農村用電量3822萬度,增長7.84%;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4404噸,增長0.14%;農藥施用量248噸,增長3.3%。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252284萬元,增長28.47%,增加值71912.4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35.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13761萬元,增長4.06%;利潤總額實現7071萬元,增長15.59%;主營業務收入實現190301萬元,增長13.94%。
表3: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指標名稱 |
單位 |
2014年 |
2013年 |
同比增減% |
鐵礦石(原礦) |
噸 |
4424606 |
4303357 |
2.82 |
鐵精礦 |
噸 |
1774143 |
899521 |
97.23 |
銅精礦(金屬噸) |
噸 |
5120 |
4150 |
23.38 |
鈦精礦 |
噸 |
421632 |
474893 |
-11.22 |
鈦白粉 |
噸 |
- |
1130 |
-100 |
水泥 |
噸 |
48120 |
48700 |
-1.19 |
炸藥 |
噸 |
14369 |
12000 |
19.74 |
木紋石:板材 |
平方米 |
2455553 |
1980000 |
24.02 |
高鈦渣 |
噸 |
152183 |
104807 |
45.2 |
全縣10個資質建筑企業,完成總產值51882.1萬元,比上年增長60.35 %,實現利潤1558.1萬元,增長20.96%,實現稅金2338.7萬元,增長68.35%。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520008萬元,比上年增長36.48%。其中:國有單位投資200239萬元,增長41%。按構成分,建筑工程投資390123萬元,增長85.26%;安裝工程投資52393萬元,增長76.07%;設備購置40496萬元,下降30.2%;其他費用36996萬元,下降55.24%。全年新增固定資產324192萬元,增長53.93%。本年新開工項目80個,增長17.65%。
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32802萬元,增長19.79%;第二產業投資201103萬元,增長30.17%;第三產業投資286103萬元,增長43.67%。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84925萬元,增長10.72%。商品房銷售面積343431平方米,增長43.49%。商品房銷售額118160萬元,增長20.8%。
五、國內外貿易及招商引資
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7454.1萬元,同比增長13.6%。按銷售地區分,城鎮實現123807.4萬元,增長17.13%;鄉村實現53646.7萬元,增長6.21%。按行業分,餐飲收入實現40816.5萬元,增長38.89%;商品零售實現136637.6萬元,增長7.74%。按經濟成分分,公有經濟實現5223.9萬元,增長1.48%;非公有制經濟實現172230.2萬元,增長14.01%。非公有經濟消費品零售額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97.05%,比上年上升0.25個百分點。
全年共實施招商引資項目88個,累計到位資金394715萬元,同比增長41.04%。其中:省外到位資金258283萬元,同比增長90.61%。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縣內公路通車里程1487.5公里(不含高速、國道及省道)。境內高速公路51公里,國道94.5公里,省道48.7公里。年末機動車擁有量58067輛,同比增長10.32%。其中,汽車8742輛,增長10.9%;摩托車44875輛,同比增長11.35%。機動車駕駛員65475人。全年完成客運量400萬人次,增長4.25%;旅客周轉量19117萬人公里,增長0.1%;貨運量124.24萬噸,增長10.62%;貨運周轉量19841萬噸公里,增長14.81%。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1996.01萬元,比上年增長18.7%。其中:郵政業務總量613.36萬元,增長19.12%;電信業務總量11382.65萬元,增長18.68%。年末固定電話用戶6320戶,移動電話用戶151006戶,電話普及率為56.9部/百人(按公安戶籍人口計算),年末互聯網用戶達9596戶。
全年共接待游客179.18萬人次,增長9.05%,實現旅游總收入84120.3萬元,增長39.13%。其中:獅子山景區接待游客65.6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766.56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1.5%和92.58%。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68917萬元,同比增長7.18%。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9979萬元,增長16.01%;上劃中央及省級收入18938萬元,減10.75%;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84961萬元,增長18.35%。

金融機構年末人民幣存款余額575449萬元,同比增長10.71%,其中:儲蓄存款344491萬元,增長13.96 %。金融機構年末人民幣貸款余額349321萬元,增長19.94%。
全年縣內保險公司保費收入9168.8萬元,增長4.4%,已決賠款2589萬元。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縣在校學生39113人,專任教師2400人。其中:普高在校學生4011人,專任教師182人;初中在校學生9655人,專任教師840人;小學在校學生19374人,專任教師1205人;幼兒園在校學生5799人,專任教師134人;職業高級中學在校學生274人,專任教師39人。
全縣學齡兒童入學率99.95%,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99.57%。
全年上報省州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21項,批準立項17項,其中:省級立項9項,州級立項8項。受理專利申請37件,批準專利8件。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圖書館1個,藏書量17萬冊,電視覆蓋率98.9%,廣播覆蓋率97.7%。
全縣醫療機構32個,其中:縣級醫療機構6個,鄉鎮衛生院1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站1個,衛生監督所1個,計劃生育服務中心12個。有衛生技術人員956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293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1442張,其中:縣級醫療機構床位1222張。
全年體育健兒參加州級及以上體育競技比賽獲得獎牌11枚,其中:金牌2枚、銀牌3枚、銅牌6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扶貧和社會保障
據統計,全縣常住人口27.81萬人,出生率11.45‰,死亡率6.9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46‰。按公安戶籍人口統計,年末全縣總人口276690人,比上年增加1268人。其中:農業人口205640人;非農業人口71050人。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153577人,占總人口的55.51%,其中:彝族人口87683人,占總人口的31.69%,占少數民族人口的57.09%。百人以上少數民族有彝族(87683人)、傈僳族(31892人)、苗族(23694人)、傣族(7717人)、回族(1079人)、哈尼族(853人)和白族(207)。全年出生人口3224人,死亡人口1991人;男女性別比(以女性為100計算)為104。
全縣年末在崗職工人數10350人,工資總額43805萬元,職工年平均工資41879元,比上年增長8.49%。
全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79元,增長15.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61元,增長12.1%。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48%,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3.25%。年末全縣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56.61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35.3平方米。
全年共投入扶貧資金10521.5萬元,完成107個整村推進,年末絕對貧困人口98300人。
參加養老保險職工6605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4428人,參加醫療保險職工12674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44779人,參合率達99.12%。參加社會養老保險162397人。
全年有14383戶41585人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其中:城鎮7122戶16707人,農村7261戶24878人。民政優扶革命傷殘軍人102人、在鄉復員軍人202人。有養老院11個,收養688人。
十一、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縣有中小型水庫73座,總庫容8951.5萬立方米。天保工程管護面積315.68萬畝。有自然保護區1個,保護區面積21255畝,全縣有林地面積234.71萬畝,活立木蓄積量641.4萬立方米,全年造林面積57500畝,森林覆蓋率55.3%。
全年平均降雨量1015毫米,年平均氣溫16℃,年日照2227.2小時。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94.74%;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全年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500萬元。農作物受災面積17.4畝,其中絕收1.7畝。全年發生森林火災3起,受災森林面積372.5畝。
全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63起,8人死亡,64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95.85萬元;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17人。發生交通事故42起,5人死亡,63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2萬元。
注:1。本公報數為初步統計數。
2.生產總值(GDP)、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達20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
4.有資質建筑企業是指資質在三級以上在我縣從事建筑施工的企業;
5.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是指計劃總投資大于或等于500萬元的單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不包括農村私人建房和購買固定資產。
6.客運量、旅客周轉量,貨運量、貨運周轉量相關數據按2014年7月的新方案計算。
簽發人:章艷波 審核人:李玉貴 撰稿人:羅建明 電話:0878-6034103
| 上一條:武定縣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 下一條:武定縣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