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有關部門:
為認真貫徹省、州、縣煙葉生產暨打擊涉煙違法犯罪工作會議精神,抓好2022年全縣煙葉工作,保持煙葉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中央、省、州、縣經濟工作會、農村工作會及煙葉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三新一高”戰略導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穩固煙葉基礎為核心,按照“穩規模、優布局、促轉型、強基礎、促增收”的煙葉工作思路,努力擔當武定煙葉高質量發展新作為。
(二)目標任務。2022年,全縣煙葉種植面積7.7萬畝,收購計劃20.7萬擔(含出口備貨1.04萬擔);上等煙比例70%以上;煙葉收購等級合格率80%以上、綜合等級純度90%以上,國家局工商交接合格率高于全州平均水平,等級質量和品種純度符合對口工業卷煙配方需要,持續擴大武定縣“最具影響力煙區”影響力和美譽度。
二、主要政策
(一)配套政策。為推進全縣煙葉生產轉型升級,2022年縣財政將繼續保持扶持力度,由縣烤煙生產收購領導小組制定方案,組織考核兌現。主要配套政策為:
1.縣財政配套鄉鎮工作經費。為保障煙葉工作高效運轉,縣財政按2021年煙葉稅總金額6%對應返還各鄉(鎮),預算金額約411萬元。主要用于穩定煙區、抗旱移栽保苗、規模化連片、煙農補貼等煙葉相關工作的扶持。縣烤煙生產收購領導小組依據考核辦法對各種煙鄉鎮進行考評,最終按照考評得分情況進行補貼兌現。按百分制計算,考核總分在90-100分(含90分)的鄉(鎮),全額兌現掛鉤補貼;考核總分在80-90分(含80分)的,按百分比兌現掛鉤補貼;考核總分在80分以下的,取消掛鉤補貼。各鄉鎮人民政府要根據當地實際,自行制定考核方案并嚴格執行兌現。
2.煙葉生產專項費用。以2021年煙葉稅為基數,按照不低于2022年新增煙葉稅費的50%安排(預計205萬元),與實際工作成效掛鉤,作為鄉鎮、村組工作經費,原則上不低于2021年煙葉生產專項經費。
3.規模化連片補貼。按各鄉鎮規模化連片實際落實數量和面積兌現補貼。補貼標準為:101-300畝(不含300畝)連片,每畝補貼10元;300-500畝(不含500畝)連片,每畝補貼15元;500-1000畝(不含1000畝)連片,每畝補貼20元;1000畝(含1000畝)以上連片,每畝補貼40元。預計補貼70萬元。該項費用直接撥付給煙農合作社,由煙農合作社規范開支,全部用于規模化連片種植各項工作落實推進。
4.示范樣板補貼。縣級示范樣板由縣烤煙生產收購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掛片負責,共5片,示范樣板設在貓街鎮(1片)、高橋鎮(1片)、白路鎮(1片)、環州鄉(1片)、萬德鎮(1片),每片不低于500畝,超過500畝的,按照500畝進行補貼。驗收合格后由縣財政每畝補貼50元(超過500畝的按照500畝進行補貼);鄉鎮級樣板由種煙鄉(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鄉(鎮)長、分管煙葉生產工作副鄉(鎮)長、煙葉站站長掛片負責,共5片(人大主席主管的則相應減少1片),每片不低于100畝,驗收合格后每畝補貼50元(超過100畝的按照100畝進行補貼),補貼資金由縣、鄉(鎮)級財政各承擔50%。全縣預計補貼30萬元。烤煙生產收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示范樣板,由成員單位在掛點聯系村委會打造一片100畝以上烤煙規模化示范樣板(納入鄉鎮規模化連片補貼)。各級示范樣板需單獨成片,且必須插牌確認,不允許在同一連片內分割掛牌。
5.生態保護補貼。依據煙農實際購買和使用烤煤或生物質燃料數量,對煙農進行0.12元/公斤的補貼。預計125萬元。
(二)收購政策。嚴格按照種植收購合同收購煙葉。嚴格執行國家煙葉收購價格政策(2022年煙葉收購價格總水平上調6%);堅持專業化分級散葉收購;嚴厲打擊內外勾結和倒買倒賣販運煙葉的違法行為,保障煙葉收購秩序良好。
三、主要措施
各級各部門要全方位支持煙草產業發展,推進煙葉工作邁上新臺階。要準確分析和把握形勢,充分認清 煙葉工作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抓住“十四五”末全州煙葉計劃恢復到180萬擔左右的時機,搶占新一輪增量機遇。著力解決優質煙區和煙農流失、烘烤設施落后、生產水平和煙葉質量波動大、煙葉市場供需矛盾突出、基層干部抓煙積極性不高、品種純度低等問題。要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持續提升優質原料供應水平,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以管理變革帶動煙葉供給效率提升。
(一)優化布局,確保煙葉生產高質量發展。一是確保規模。要壓實扛牢工作責任,加強“烤煙收購價格總水平提高6%”的政策宣傳。圍繞栽足種好的要求,扎實落實種煙面積,留足風險面積,確保面積栽足栽實,提高抗風險能力,保質保量完成20.7萬擔煙葉計劃任務。二是優化種植布局。將生產計劃安排到種煙基礎牢、煙葉質量優、市場需求旺、技術水平高的鄉、村、組,確保好田好地種煙。對多年完不成下達計劃或完成計劃吃力、煙葉質量波動大的鄉、村、組要逐步調減或淘汰。三是嚴肅計劃分配。強化合同主線作用,結合當地生產實際,加強分類指導,科學約定 單產,強化源頭控制和過程監管,嚴格按計劃簽訂收購合同,嚴格按計劃組織統一育苗、供應農資、種植品種、種植面積、收購煙葉。按流程把合同分配給“想種煙、能種煙、種得好煙”的煙農,切實杜絕按人頭或承包田平均分配煙葉合同,杜絕私下交易合同謀取不當利益。嚴禁以煙葉合同計劃為手段強制煙農生產其它作物,嚴防截留計劃和空虛合同。
(二)千方百計穩定煙區。一是建立基本糧煙田保護制度。由縣人民政府牽頭,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煙草等相關單位協同建立永久糧煙田保護區,完善核心煙區規劃,強化煙區建設、土地流轉等政策落實,引導種煙土地流轉長期有序進行。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設高標準基本煙田,推進全程機械化,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切實加強基礎設施管護,夯實煙區發展基礎。力爭“十四五”期間實現清潔能源烘烤占比達40%以上。三是推進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全縣在貓街鎮白云庵村委會試點推進1個煙區產業綜合體,構建以煙為主、多元產業協調發展模式,促進煙區穩定發展。四是建立大農業氣象增雨防雹減災機制。統籌農業農村、林草、水務、氣象、煙草、保險公司等部門,多渠道投入,加大農業氣象增雨防雹力度,完善烤煙防災減災體系,提升自然災害風險防范能力,解決農民后顧之憂。
(三)千方百計穩定煙農和基層隊伍。著力建設和穩定煙農、基層干部、技術推廣三支隊伍。一是千方百計穩定煙農隊伍。各級各部門要出實招,全力扶持“想種煙、能種煙、種得好煙”的煙農群體。深入一線召開宣傳會,算親情賬、經濟賬,動員返鄉農民種植烤煙。加快構建“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大力發展10-30畝職業煙農,深挖減工降本空間,提高煙農規模化種植和集約化經營水平。二是鞏固抓煙村組干部隊伍。用足用好現有扶持政策,調動基層干部的主觀能動性,增強村組干部的認同感、責任感,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三是穩定科技隊伍。充分調動生產管理、基層一線、合作社煙技員的工作積極性,強化科技措施到位率,建立完善“種植在戶、服務在社”的生產經營模式。
(四)千方百計提高生產收購水平。奮力搶占市場質量高點,提高煙葉生產整體水平。一是提前謀劃應對旱情。根據近年來干旱常態化嚴峻形勢,各級各部門要千方百計及早補水蓄水,提前謀劃應對旱情。二是嚴把品種純度。采取有力措施,做好群眾工作,杜絕煙農自購種、自育苗,加強田間查處和收購管控,推廣新品種引導煙農良種良法種植煙葉,確保品種純度。三是搶抓時間節令。把握“4月30日完成預整地、5月10日完成移栽、9月30日完成采烤、10月20日完成收購”時間節令,提高煙葉田間成熟度,確保大田生育期130天以上。四是堅持連片種植。確保壩區連片和山區連片分別不低于100畝和50畝。五是強化輪作。結合冬耕曬垡、水旱輪作、深耕深翻等農業措施,創造隔年輪作條件,逐年提高輪作率,杜絕種“萬歲煙”。六是高標準打造示范樣板。打造6片縣級示范樣板,其中:貓街鎮2片、高橋鎮1片、白路鎮1片、環州鄉1片、萬德鎮1片,每片連片種植規模不低于500畝。縣烤煙生產收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在掛點聯系村委會打造一片100畝以上烤煙規模化示范樣板。單獨成片、插牌認證,不得與各層級示范樣板重合。掛點情況參照《中共武定縣委辦公室 武定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調整充實武定縣烤煙生產收購領導小組的通知》執行。七是切實提升實用技術到位率。堅定不移落實好常規生產技術和適用技術推廣工作,以標準化生產保障優質適產。八是加強收購管理。全面推行“約時定點、集中分級、集中運輸、代表交售”收購模式,做到煙葉交售公開、公平、公正,推進“無人化”收購,提高服務煙農能力和水平,切實提高煙葉收購質量均衡性、穩定性。嚴格落實質量檢驗及質量考核制度,強化結果運用,提升收購服務水平和煙葉質量水平。等級合格率和等級純度不低于全州平均水平。
(五)堅持綠色生產。一是持續鞏固和推進土壤保育。抓實大田營養土還田、土地輪作、商品有機肥推廣、綠肥種植示范,堅持100%營養土還田。田間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達100%,繼續實施地膜回收再利用。實施煙用物資供應過程中,必須充分尊重煙農意愿,不得與煙葉種植合同掛鉤。二是強化煙葉安全管控。將煙葉農殘納入各級重要考核指標。對農藥門店、合作社銷售的農藥加強監管。指導督促煙農安全用藥,全面實施采烤前20天和烤房內嚴禁噴施農藥等管控措施。以生物和物理防治為主,構筑綠色防控體系。三是保護生態環境。大力推廣使用生物質烘烤,積極探索電能、天然氣等新能源烘烤,促進碳達峰、碳中和。
(六)創新驅動,打造煙葉生產管理模式。一是著力打造數字煙草。抓住農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機遇,按照“大系統、大平臺、大集成”要求,全面推進煙葉種植合同簽訂、產前投入補貼、煙用物資管理等業務信息化管理,深入推進“一部手機種好煙”APP推廣應用,集成構筑一站式煙農服務平臺,加快推動煙葉生產、收購、調撥、復烤、營銷全過程數字化。二是著力推動農機農藝融合。結合高標準煙田建設,加強煙田改造和適用型農機引進研發,不斷提高機械作業率和覆蓋率。三是加大物聯網智慧烘烤推廣應用。積極探索“可移動”式烘烤和智能烘烤,持續優化系統,降低烘烤成本,減少煙葉烘烤損失。
(七)堅持工商協同。一是進一步深化工商合作。以滿足對口卷煙工業優質原料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煙葉生產與對口中煙高端品牌對接。工商研三方共同制定落實生產技術方案,擴大定制化生產收購規模,在提升煙葉品質的同時,持續提升武定煙葉與高端卷煙品牌風格特色、個性化需求的契合度。二是推進基地單元建設。以基地單元為平臺,以惠農補貼與技術培訓為橋梁,加強基地單元煙葉調撥計劃銜接,全方位高質量推進產業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實用技術推廣、科技示范、定制化生產等工作,落實好整縣定向調撥工作。
(八)堅持產業融合。把推動煙農增收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一是打造“煙葉+N”產業體系。抓實基本煙田保護,統籌推進煙葉與非煙產業協同融合、產業綜合體與煙區農村建設深度融合、煙葉綠色生產技術與非煙農產品生產互利融合、煙葉基礎設施與多元產業經營共享融合,建立“煙葉+N”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培育特色主導產業集群。二是推進高標準煙區綜合體建設。以“農村三變”改革為契機,著力構建以煙為主的產業協同發展模式,在去年試點建設綜合體的基礎上,系統抓好貓街鎮白云庵產業綜合體建設工作。圍繞錢、地、人三要素集聚優質資源,著力形成以煙為主,多業發展農村、多也帶動農民、多業支撐收入的煙區產業體系,為煙農增收、煙區發展注入新動能。
四、加強領導,主動服務,強化考核
煙草產業是我縣不可替代的支柱產業,各鄉鎮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強化組織保障,加強統籌協調,積極研究出臺政策措施,激發工作干勁,抓好工作落實。
(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政府調控、煙草主抓、煙農主體、部門配合”的工作制度,統籌好各方力量。一是各鄉鎮人民政府要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出臺相應保障政策,制定管理辦法,抓好煙葉生產收購各項工作;各級各部門要協同并進,整合投入力量、資源、資金。二是實行烤煙生產收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掛點聯系制度,切實加強對鄉鎮煙葉工作的指導、檢查、督促,幫助強弱項、補短板工作取得實際成效。同時,由縣烤煙生產收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在掛點聯系村委會打造一片100畝以上烤煙規模化示范樣板,納入規模化連片補貼。
(二)強化責任考核。一是將煙葉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考核重點,強化考核獎懲措施,強化考核結果運用,把煙葉生產指標作為評價干部的重要指標,促進煙葉生產提質量、上水平。二是縣煙葉生產收購領導小組要依據《武定縣2022年煙葉生產收購質量管理考核辦法》全程檢查和督導,考核結果與工作經費掛鉤。
(三)加強資金管理。各鄉鎮要嚴格執行州、縣有關專項補貼資金的管理規定,按照財政資金管理要求,規范使用和支付,加強補貼資金監管,不得擅自改變補貼方式、補貼標準和補貼對象。各鄉鎮要在2022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州、縣財政補貼資金兌現工作。在2023年1月20日前將兌現結果上報縣財政局、縣煙草公司。縣財政局將收回各鄉鎮兌現后的結余資金,把結余資金調劑用于2023年度全縣煙葉生產。
附件:1.武定縣2022年煙葉種植收購計劃及品種布局表;
2.武定縣2022年煙葉工作配套政策及資金預算。
武定縣人民政府
2022年3月31日
(此件公開發布)
| 上一條:武定縣人民政府印發武定縣“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的通知 |
| 下一條:武定縣人民政府關于鄭鈞等同志任免職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