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定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武定縣“十四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了便于各級各部門更好地理解和貫徹執行,現就《規劃》作如下解讀:
一、編制背景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州黨委、政府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大戰略部署,全力打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示范樣板,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云南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規劃(2021-2025年)》《楚雄州“十四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規劃》《楚雄州鄉村產業振興行動計劃(2021-2022年)》等五個行動計劃、《武定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及《打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示范樣板實施方案》相關精神,結合武定縣實際,編制《武定縣“十四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二、編制過程
我縣聘請昆明秉仁原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經深入各個鄉鎮和各部門實地調研和座談訪談,并通過書面、會議等方式充分征求鄉鎮和相關部門意見,經認真修改完善,形成《規劃(初稿)》。經縣鞏固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領導小組2021年第三次會議和縣十八屆人民政府第1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根據會議提出的修改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充實,最終形成《規劃》。
三、主要內容
《武定縣“十四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規劃(送審稿)》共7個章節:
第一章:武定縣基本縣情和脫貧攻堅偉大成就。我縣素有“省會之藩籬,滇西之右臂”之稱,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環境。武定縣1986年被國務院確定為首批國家級貧困縣,2011年被列入烏蒙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 攻堅縣,是全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是楚雄州唯一的深度貧困縣。全縣有貧困村117個(其中深度貧困村68個),共有建檔立卡脫貧人口25857戶101524人,自啟動脫貧攻堅以來,7個貧困鄉鎮和117個貧困行政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從38.7%降為零。2020年5月17日,以“零漏評”“零錯退”、群眾認可度98.23%的成績實現整縣脫貧摘帽目標,全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的6779元增加到2020年的11916元,農村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得到全面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有效治理,困擾該地區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得到解決,全縣各族群眾世世代代的脫貧夢想已變成美好現實。
第二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機遇和挑戰。武定縣的基本縣情仍然是欠發達,山區、老區、民族、宗教問題相互交織,全縣山區面積達97%,既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又有與現代化差距較大的問題。但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出臺了對重點幫扶縣財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給予集中支持,加大政策傾斜和幫扶力度,加之國家、省、州的多重政策紅利疊加,為武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實現跨越式發展帶來重大機遇,為“十四五”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第三章:總體要求。提出我縣“十四五”期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規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發展指標。確定我縣到2025年末,脫貧攻堅成果得到全面鞏固拓展,脫貧人口鞏固率達到100%,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脫貧人口和監測幫扶對象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以上,群眾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認可度達95%以上的目標。結合當前國家的政策導向和機遇,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兩個方面,結合我縣實際科學設置脫貧人口鞏固率、農村衛生戶廁覆蓋率等約束性和預期性相結合的24項“十四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指標,全力確保到2025年,脫貧攻堅成果全面鞏固拓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面推進,脫貧地區經濟活力和發展后勁明顯增強,在共同富裕上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成為全省、全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示范樣板。
第四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持共同富裕方向、緊扣脫貧標準,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放在突出位置來抓。依托省級救助幫扶平臺,建立健全貧情監測幫扶機制,做到快速發現異動、及時幫扶、動態清零;實施人畜飲水鞏固提升工程,著力補齊供水短板,到2025年末,實現建制鄉鎮區集中供水普及率100%、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以上,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率達到98%以上;實施控輟保學、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工程,確保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脫貧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到2025年,教育總體發展水平走在全州前列,學前三年兒童毛入學率達89%以上,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6.5%以上,殘疾兒童入學率達96%以上;實施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保障工程,及時消除房屋安全隱患,確保脫貧人口、低收入群體住房安全持續有保障,到2025年完成2000戶農房抗震改造任務;實施醫療幫扶防范返貧、致貧工程,確保脫貧人口、低收入群體基本醫療有保障;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兜底機制,織密兜牢喪失勞動能力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底線;有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第五章: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結合武定實際,以熱區綜合開發為引領,發展壯大鄉村產業,2025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0萬畝以上,烤煙種植規模穩定在8萬畝以上,生豬年出欄突破70萬頭,肉牛出欄15萬頭、肉羊出欄22萬只。全縣新增省級重點龍頭企業20戶以上、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產業聯盟)1個,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各100個;加速推動鄉村人才振興,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提供智力、人才支持。2025年,累計培訓高素質農民800人以上,建立1-2個院士專家工作站和3-4個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爭取培育產業發展領軍人才30名左右;繁榮發展鄉村文化,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建設鄰里守望、誠信重禮、勤儉節約的文明鄉村;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力爭創建3個鄉村振興示范鄉鎮,37個鄉村風貌特色化、產業發展專業化、生活品質現代化的精品示范村,154個生活富裕、生態優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村莊;健全現代鄉村治理體系,深入推進“建強組織體系”“夯實基層政權”“三農”工作隊伍建設、“黨建引領重點任務落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行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武定縣鄉村善治格局,確保全縣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第六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銜接。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工作機制,構建責任清晰、各負其責、執行有力的鄉村振興領導銜接體制,過渡期內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不減,確保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第七章:保障措施。嚴格落實“黨政一把手負總責、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制,全面壓緊壓實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支持保障、強化規劃實施、注重減負增效、加強宣傳動員5個方面確保規劃有效實施,維護規劃的嚴肅性,確保規劃落地見效。
| 上一條:圖解《武定縣“十四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規劃》 |
| 下一條:圖解《武定縣“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