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武定縣人民政府印發《武定縣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對武定縣“十四五”時期全民科學素質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一、出臺背景和過程
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強公民科學素質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然要求。2021年6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的通知》(國發〔2021〕9號))(以下簡稱《科學素質綱要》)后,云南省政府印發了《云南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云政發〔2021〕29號),隨后,楚雄州政府印發了《楚雄州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楚政通〔2022〕61號)。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州有關要求,做好“十四五”期間我縣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按照縣政府安排,武定縣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各相關單位,并在廣泛征求縣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27個成員單位和11鄉鎮人民政府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制定了《武定縣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年)》。2022年12月29日,經縣政府第1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二、工作目標
到2025年,全縣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3%,科普基礎設施得到更好加強,全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組織實施、機制體制、經費保障等體系更加完善,適應創新發展需要的科普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各類重點人群科學素質發展更加均衡,為我縣實現高質量跨越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三、制定意義
《實施方案》突出科技價值引領,堅持協同推進提升,優化科普服務供給,擴大開放合作發展,其出臺實施必將增強科普助力高質量發展的動能,有助于在全社會廣泛弘揚科學精神,培植更加濃厚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追求崇尚創新社會熱情氛圍,進一步顯現促進科技創新的基礎性作用。
四、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明確了“十四五”武定縣全民科學素質建設的主要任務。一是深入開展五大人群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即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產業工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明確了加強青少年、農民、產業工人、老年人、領導干部和公務員五大人群科學素質提升的工作措施和目標任務;五年征集青少年科技創新作品200件以上,培訓骨干科技教師20人以上,培訓科技輔導員50名以上;每年評定農民技術職稱150人以上,五年培訓新型農民5000人次以上,培育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20名以上。二是重點實施科技資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礎設施工程、基層科普能力提升工程、科普人才隊伍建設工程等五大重點工程,明確了開展科學素質提升的重點任務和方向,爭創一批科普教育基地。力爭到2025年,全縣注冊科技志愿者達到150人以上。
五、創新舉措
(一)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方面。增加:邀請科學家進校園傳播科學家精神行動;把培養青少年科技興趣、教師科學素質提升、營造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社會氛圍,體現到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之中。
(二)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方面。增加:加強新型職業農民素質能力提升培訓,把鄉風文明建設作為夯實群眾科學素質提升和鄉村振興的基礎;加強鄉土人才培養,每年評定農民技術職稱150人以上,開展新型農民培訓5000人次以上,培育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20名以上。
(三)產業工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方面。增加:加強產業工人理想信念和職業精神宣傳教育,廣泛宣傳勞模和工匠精神;弘揚企業家創新精神,鼓勵企業家勇于創新,努力把企業打造成為強大的創新主體等內容。
(四)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方面。增加:加強老年人現代信息化素養,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提升老年入適應現代數據信息化能力。通過推進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務,提高老年人健康素養。開展老年普志愿服務行動,弘揚老年人感恩社會的傳統美德等內容。
(五)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方面。增加:推進新時代黨員干部和公務員作風革命,提高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教育,提升科學履職水平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促進政治素養和科學素養“雙提升”。
(六)科技資源科普化工程方面。增加:整合社會科普資源向并社會開放,強調科技工作者服務社會的意識,激勵科技工作者堅守社會責任、當好表率。
(七)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方面。增加:以科普信息化全媒體傳播網絡建設,充分利用戶外電子屏等媒介廣泛宣傳科普知識;應用融媒體中心、學習強國等平臺,建立科普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擴大科普知識宣傳的覆蓋面。
(八)科普基礎設施工程方面。增加:科學配置科普資源,盤活存量與發展增量相結合,統籌區域、城鄉和不同類型科普設施的發展,因地制宜,發揮特色優勢,實現全社會資源優化配置以及科普服務的公平普惠;積極申報科技館建設項目,加強場館設施及陣地體系建設。
(九)基層科普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方面。增加:加強應急科普協調聯動機制建設,不斷提升基層科普服務能力,推動平戰結合應急科普體系建設,強化應急科普宣教協同機制;通過完善應急平臺建設,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廣泛宣傳應急科普知識,提升應急處理能力。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將科學素質建設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工作成效納入目標管理考核范圍,牽頭單位要加強對各項重點任務落實情況的檢查和督促,參與單位積極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健全長效機制。完善激勵機制,落實國家、省、州科學素質工作評估制度,加強對《科學素質綱要》實施的督促指導,監測評估《科學素質綱要》實施情況和效果。
(三)完善條件保障。政府要將科普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保障《科學素質綱要》順利實施。
| 上一條:圖解《武定縣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年)》 |
| 下一條:圖解《武定縣“十四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