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
縣委經濟工作會議舉行
總結2024年經濟工作
部署安排2025年經濟發展工作任務

會議現場
第一,關于一個目標
2025年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以上;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第二,關于兩個重點
2025年經濟工作著力的兩個重點,一個是擴消費、另一個是增投資。
要大力提振消費
一要在增強消費能力、提升消費意愿上下功夫。比如,促進重點群體就業;落實工資正常增長機制;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積極籌措資金償還差欠職工的定向融資資金等,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二要在適應消費結構變化、增強供需適配性上做文章。鼓勵各類經營主體提供多元化服務;大力培育文化、旅游、演出、數字等新型消費;鼓勵發展首發經濟、銀發經濟、假日經濟、夜間經濟。
三要在激活旅游消費、提升服務品質上見行動。打造“康養武定”目的地;認真謀劃一批鄉村旅居重點村,開發城鎮旅居。
要提高投資效益
一是強化目標引領,把握好投資方向。加快交通、農田、水利等方面項目建設。加大產業升級、綠色轉型等領域投資。
二是堅持多措并舉,激發投資活力。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建設。
三是科學系統規劃,優化投資環境。圍繞“千項千億”目標(謀劃儲備項目1000項以上、項目總投資3000億元以上)及早謀劃“十五五”重大項目,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和省州盤子。要持續推進“第三方”服務專項治理。
第三,關于三大支撐
第一大支撐,做強資源經濟
農業方面,持續鞏固提升烤煙、蔬菜、肉牛等傳統產業,突出抓好壯雞、種菌、培藥、優果4件事。一是抓好武定壯雞產業。力爭武定壯雞出欄500萬羽,綜合產值突破10億元。二是深耕食用菌產業。實施“小品種大產業”工程,做強武定食用菌品牌。三是積極主動與云南白藥集團對接,擦亮“云藥之鄉”金字招牌,要積極支持寶田公司加大銷售規模。四是做優精品水果。要培養一批農民CEO、增強特色水果辨識度,著力打造金沙江干熱河谷精品水果走廊。
工業方面,第一件事是“做大鈦”。加快推進長沖600萬噸鈦精礦采選、國鈦年產16萬噸高鈦渣擴建等項目,力爭在延鏈補鏈強鏈上取得新突破。第二件事是“探明銅”。制定科學合理的銅礦資源開發長期規劃,積極引進一批產業鏈配套項目。第三件事是“升級石”。以長沖工業片區為重點,進一步規范特色石材開發秩序,發揮麗砂、隆輝等龍頭加工企業帶動作用,建設石材文化創意產業園、石材物流中心,打造云南省特色石材產業基地。第四件事是“馭風逐光”。發展風電和光伏新能源產業,2025年要力爭實現投資超100億元、建成新能源項目裝機容量超100萬千瓦。加快推進武定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武定抽水蓄能前期工作,加快發展分布式風電、分散式光伏發電。
文旅產業方面,聚焦“一山一谷、一河一湖、一泉一花”等資源稟賦,做好“融合發展、二次創業”文章,以文旅為牽引促進消費,做活三產。
第二大支撐,做實園區經濟
一是完善機制。深化產業鏈“大黨委”工作機制,以黨建引領推動綠色鈦、綠色食品加工產業集群發展。
二是夯實基礎。積極爭取超長期國債和省預算內資金支持,實施祿金新型工業片區排水、燃氣管道項目,完善園區物流基地等生產性服務設施和商業中心等生活性配套設施
三是招大引強。重點跟進30萬噸粉體加工、100萬方陶粒加工項目。積極引進鈦、釩鈦、新能源、裝備制造等關聯企業入駐園區。今年目標力爭新增園區規上企業2個,實現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達42.3億元,同比增長11.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4.5%。
第三大支撐,做活開放經濟
一是擴大朋友圈。主動融入滇中城市群、昆明半小時經濟圈、昆明都市圈、攀西經濟區,對接昆明特大城市需求,積極開展與祿豐、祿勸、富民跨區域產業合作,加快建設通勤便捷、功能互補、產業配套的“昆攀后花園·綠美衛星城”。加強與上海市的合作交流,探索“飛地經濟”,打造“上海市場、招行領域、武定基地”合作模式。
二是跑進新賽道。依托在深圳開設的云南武定特色農產品消費扶貧生活體驗館,把武定特色產品帶入粵港澳大灣區消費新賽道。加快發展客貨郵一體化,推進電子商務全域發展,把武定優質蔬菜、精品水果、特色手工藝品賣向全國。
三是融入大通道。加快縣內倉儲物流和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布局和建設,爭取建設一批蔬菜分揀中心,菜碼臺,在服務型的農業企業建設上實現新突破。推動一批武定特產走出國門,力爭外貿有新突破。
第四,關于四條底線
一是守牢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的底線
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力爭建設高標準農田和高效節水灌溉農田5萬畝,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2萬畝以上,糧食總產量12.8萬噸以上。
二是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各項工作,提升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幫扶效能,要多途徑增加農民收入,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三是守牢生態環境保護的底線
持續抓實斷面水質鞏固提升、補齊縣鄉“兩污”治理短板、加強水源地保護、加快產業結構綠色轉型、推進綠美武定建設、倡導綠色生活新風尚、防范化解重大生態安全風險、積極爭取生態文明創建品牌等10件事。
四是守牢債務風險的底線
要完善政府管理制度,全力對沖化債收縮效應,做好隱形債務置換和融資平臺退出工作,兜牢基層“三保”底線,推進中小金融機構風險處置和轉型發展。
第五,關于五個突破
一是在惠民生方面實現突破
穩就業促增收上,落實大學生興滇創業就業三年行動,促進高校畢業生、脫貧人口、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健全聯農帶農益農機制,盤活閑置資產招小商,打造一批家門口的務工車間。
抓教育保健康上,壓實“編外校長”“編外院長”工作責任。推動武定一中晉升一級二等高(完)中。依托云南武定鄉村振興學院,在產教良性互動、校企優勢互補方面實現突破。推進衛生健康領域6大工程25項改革。提升群眾看病就醫體驗,確保縣域就診率保持在95%以上。
關于一老一小,要加快推進老年護理院建設項目并投入使用,穩步推進“老年幸福食堂”和兒童之家建設。
二是在解難題方面實現突破
力爭一拖多年的民中路、元武路兩條“煩心路”在2025年竣工通車,確保歷時18年的獅山大道建設項目基本完成,縣城棚戶區改造實現重要突破。統籌推進重大項目、重點企業用林用地報批各環節全流程服務,要積極破解濱河南路、尾水項目、難題安置地、祿金園區污水處理廠等當前急需保障的項目建設用地工作。
三是在補短板方面實現突破
推進縣人民武裝部遷建工作,以及縣城雨污分流、集鎮“一水兩污”、農村垃圾污水處理等項目建設。
四是在樹品牌方面實現突破
持續用力打造鈦倉之鄉、富硒之鄉、壯雞之鄉、云藥之鄉、酒歌之鄉五張名片,做好“土特產”文章。
五是力爭在出經驗方面實現突破
在林下經濟上創典型出經驗。持續推進林權林地“三權分置”,積極開發林票碳票項目。創新食用菌產業發展“車間入戶、農戶代工、反包倒租、先買后贈、滾動發展”五種模式。
在聯農帶農上創典型出經驗。深挖彝繡、武定壯雞、野生菌、高原特色產業等資源,組建武定壯雞、食用菌產業等產業鏈黨組織。
力爭在基層社會治理上創典型出經驗。充分發揮全縣8026名“微網格”員作用,持續推動智慧治理。
力爭在民族團結示范創建上創典型出經驗。選樹一批長期扎根基層奉獻,能力過硬、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先進典型。
第六,關于六個加強
在推進新型城鎮化方面加強
做強縣城、統籌城鄉、接軌昆明、融入滇中,切實增強縣城輻射帶動力,持續深化城市更新。
在改革創新方面加強
持續推進具有辨識度的改革亮點,以小切口破解大難題。持續深化項目投資、產業鏈條、科技創新、營商環境、招商引資、國資國企等經濟領域的改革。持續開展縣級領導聯系服務重點企業、銀政企座談會等機制,開展優化營商環境“五大專項行動”,落實坐診、問診、巡診、上門問診,執行“企業安靜期”工作機制。
在招商引資方面加強
2025年力爭州外到位資金增長5%以上。充分發揮24個招商團作用,走以商招商、綠色招商、資本招商新路子。落實招商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機制,推進“一條龍”“保姆式”服務。
在基層治理方面加強
建立鄉鎮履行職責事項清單。持續落實“干部掛村聯戶,編外校長、編外院長,處級領導聯系服務四上企業、四級書記進村入戶”五個全覆蓋。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要直接抓,要堅持群眾路線。
在統籌發展和安全方面加強
強化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高度警惕和防范化解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等領域的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縱深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
在民族團結方面加強
實施“枝繁干壯”“幸福花開”“石榴紅”“十百千萬”示范創建工程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項計劃”,全力做好首批全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縣、新一輪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工作。認真落實《武定縣西北片區鞏固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潤土培根”工程,推進宗教工作“一網兩單”制度,提高宗教事務法治化水平。
成績是干出來的
信心也是干出來的
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
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闊步前行
以實干實績為譜寫好
中國式現代化的武定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上一條:圖解:武定縣委經濟工作會議 |
| 下一條:圖解《武定縣房地產去庫存十條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