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武定縣在食用菌產業方面的資源優勢和發展潛力,《武定縣支持食用菌產業發展六條措施(試行)》正式發布。本政策旨在通過一系列有力舉措,全面推動武定縣食用菌產業的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致富。
一、政策出臺背景
武定縣具備發展食用菌產業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資源基礎,近年來,全縣食用菌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也面臨著諸如產業規模小、技術水平有限、市場競爭力不足等問題。為了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綜合效益,在充分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武定縣實際情況,制定了本《武定縣支持食用菌產業發展六條措施》。
二、主要內容解讀
(一)加大政策資金扶持。一是每年安排不少于500萬元州級下達銜接資金及縣級籌集50萬支持食用菌產業發展,用于食用菌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設施設備采購,采取出租(承包)、先建后補等方式,幫助種植戶降低種植成本,擴大生產規模等。二是大力支持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建設,對申請通過的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給予優先實施森林撫育項目支持,每畝給予80元一次性補助,上限不超過10萬元。三是大力支持林下食用菌種植,種植規模在10畝以上的,每畝補助300元,上限不超過10萬元。四是大力支持菌子村建設,鼓勵群眾利用閑置庭院和房前屋后種植食用菌,無土栽培的每棒補助1元,入土栽培的每畝補助2000元,上限不超過5萬元。五是大力支持食用菌深加工和以食用菌為主要食材的餐飲業,對食用菌深加工設施設備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一次性以獎代補50萬元,500萬元以上的20萬元,100萬元以上的5萬元。六是大力支持食用菌產品研發。食用菌種子端每研發并推廣一個新品種獎勵10萬元,市場端每研發一款新產品并推向市場獎勵2萬元。七是帶動脫貧勞動力穩定就業3個月以上的,按照發放脫貧勞動力工資的15%予以補助。收購脫貧戶或監測對象自種食用菌產品促進群眾增收的,按照收購脫貧戶或監測對象自種食用菌產品金額的5%予以補助,補助資金從州級銜接資金支出,上限不超過10萬元。
(二)加大技術培訓與指導。一是組織專業技術團隊,建立食用菌產業聯盟,每年開展食用菌種植、加工技術培訓2次,提高從業者的技能水平。二是建立技術咨詢服務平臺,為種植戶和企業提供在線或現場的技術指導。
(三)加大市場開拓與營銷支持。一是用好用活扶貧購、掛包幫扶單位工會關愛職工活動等,提供品類多、質量好、價格實惠的食用菌產品。二是爭取到省州高校、國企開展食用菌產品展銷會、推介會等活動,提高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三是利用大學生節假開展直播帶貨,鼓勵在校大學生為家鄉食用菌產品代言,到就讀地農貿市場、商超等推介食用菌產品,拓寬銷售渠道,對線上銷售額達到10萬元以上給予一次性物流補貼0.5萬元。
(四)加大質量監管與品牌建設。一是建立嚴格的食用菌質量檢測體系,確保產品質量安全。二是鼓勵企業和種植戶創建品牌,對獲得知名品牌稱號的給予每個1萬元獎勵。
(五)建立保險保障。推出食用菌種植保險,降低種植戶因自然災害、病蟲害等造成的損失。
(六)采取稅收優惠。一是從事種植食用菌的企業可享受免征增值稅及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二是從事購銷食用菌的企業可享受蔬菜流通環節免征增值稅優惠政策。三是從事食用菌深加工和以食用菌為主要食材的餐飲業,小規模納稅人可享受按季銷售收入不超過30萬元免征增值稅優惠政策;按季收入超過30萬元截至2027年12月31日,可享受3%減按1%征收率優惠政策。從事食用菌深加工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食用菌用于深加工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可享受9%加計1%抵扣進項稅,即可按照10%計算抵扣進項稅。四是企業所得稅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業人數小于300人、應納稅所得額小于300萬元、資產總額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的可享受實際稅率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
三、政策實施意義
《武定縣支持食用菌產業發展六條措施(試行)》的實施,將對武定縣食用菌產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一是有助于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推動武定縣食用菌產業從傳統的分散式種植向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產業轉變,提高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二是能夠促進農民增收致富,通過發展食用菌產業,帶動農戶就業創業,增加農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三是有利于推動縣域經濟發展,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將帶動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如菌材加工、物流運輸、餐飲旅游等,為武定縣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最終解釋
本《方案》由武定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負責解釋,自頒布之日起實施,并依據國家相關政策調整情況,需要進行補充完善的,由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進行補充完善,并報縣人民政府備案。
| 上一條:圖解:《武定縣支持食用菌產業發展六條措施(試行)》 |
| 下一條:圖解:《武定縣支持代工經濟加快發展十條措施(試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