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0日,縣長李堅主持召開十七屆縣人民政府第104次常務會議。會議傳達學習全國燃氣安全排查整治會議、全省歲末年初非煤礦山安全監管工作動員部署會議精神,聽取全縣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防災減災工作情況匯報,安排歲末年初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防災減災工作;傳達學習中國共產黨云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云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研究縣政府貫徹落實意見;傳達學習全省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議精神,研究縣政府貫徹落實意見;審議《武定縣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指標預期目標初步建議方案(送審稿)》;審議《武定縣鄉村文化振興行動計劃(2021—2022年)(送審稿)》;審議《武定縣鄉村人才振興行動計劃(2021—2022年)(送審稿)》;研究武定縣2021年代繳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致貧返貧人口等困難群體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相關事宜。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林昆,縣委常委、副縣長周偉、馬品,副縣長普正祥、劉明乾、龔世雄、楊韌,縣政府辦主任錢國臣出席會議。
會議傳達學習了中國共產黨云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云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對縣政府貫徹落實意見進行了研究。
會議強調,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十一屆省委一次全會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關鍵時刻召開的十分重要的大會。省黨代會 報告通篇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描繪了譜寫好中國夢云南篇章的宏偉藍圖,是指導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重要文件。縣政府系統各級各部門要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與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省委全會精神結合起來,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邁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會議要求:
(一)學深悟透融會貫通,開拓思路凝聚合力。縣政府系統各級各部門要準確把握精神實質,深刻理解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和豐富內涵,把學習貫徹省黨代會精神、省委全會精神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楚雄現場辦公會、州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結合起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州黨委工作要求、縣委具體安排上來,推動各級各項決策部署在武定落細落實。
(二)對標對表加壓奮進,沖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戰。縣政府系統各級各部門要緊緊圍繞地區生產總值全年增長15%以上、其余各項指標實現匹配性增長的四季度“大收官”的工作目標,盤清鎖定目標任務賬、支撐賬、時序賬、差距賬,始終把指標裝在心中,全面打好收官戰。要全力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強化要素保障,狠抓招商項目落地;要全力抓好產業發展,抓實重點產業項目支撐,著力抓好冬春農業生產,優化產業結構,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抓緊抓實100項重點工作、10件民生實事工作,扎實做好鞏固脫貧攻堅后評估工作,持續鞏固提升國家衛生縣城創建成果,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打好打贏收官之戰,確保圓滿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力爭各項工作走在省州前列。
(三)以學促干抓住機遇,高點定位抓實新一年謀劃。縣政府系統各級各部門在做好今年各項工作的同時,要及早動手謀劃好明年的工作思路,緊扣省州有關要求和縣情實際,對標對表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未來5年8個方面的奮斗目標和6個方面的戰略任務,科學設定明年經濟目標,加快謀劃明年項目,列出重點工作、重大項目計劃表和責任清單,做到項目化、具體化、清單化。要全面做好資金、用地、征地等要素保障,推動預備項目盡早開工建設,在建項目盡快竣工投產。要強化底線思維,堅決防范化解各類重大風險,深入排查各領域安全隱患,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確保歲末年初社會和諧穩定。
會議傳達學習了全省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議精神,對縣政府貫徹落實意見進行了研究。
會議強調,全縣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云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準確把握云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總體要求、重點工作,全面準確把握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的重大部署,全面準確把握加強黨委對“三農”工作的領導的重要要求,全面準確把握省委、省政府出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措施,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和省委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與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等結合起來,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統籌謀劃推進,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不折不扣推進鄉村振興硬任務落實見效。
會議要求:
(一)聚焦“促銜接”,著力“固成果”。全縣各級各部門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和決戰狀態,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建立健全線上線下返貧致貧風險監測和檢查機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這條底線。要持續抓好國家鄉村振興局明察暗訪反饋問題整改,自覺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的要求轉化為剛性責任、具體措施,從橫向縱向上找差距、強措施、補缺口,做到真改實改,確保整改落實落細落地。
(二)聚焦“強產業”,著力“提質效”。全縣各級各部門要緊盯群眾增收這個關鍵環節,加快實施已經編制投資的產業扶貧項目,做實做細新一年到戶的產業發展規劃,圍繞品牌創建,全面推進“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和特色農業發展,立足現有“5+N”產業布局,推進農業產業園、特色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重點培育好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努力促進地方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要不斷提高脫貧人口就業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統籌各類培訓資源,持續加強脫貧人口職業技能培訓,增強脫貧人口穩定就業能力,繼續鞏固和拓展產業就業扶貧成果。
(三)聚焦“高品質”,著力“強保障”。全縣各級各部門要加強對“十四五扶貧專項”規劃編制的重視,嚴格按照“六清六定”要求,加強村莊規劃、項目謀劃,大力開展“干部規劃家鄉行動”,有序推進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要充分發揮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骨干帶頭作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駐村工作隊員選派單位及駐村干部幫扶作用和脫貧群眾主體五個作用,堅持抓實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為鄉村振興打牢基礎。
縣政協副主席李建云、縣人大代表鐘志貴、縣政協委員歐乾輝,縣級有關部門負責人按照議題列席會議。
| 上一條:十七屆縣人民政府第105次常務會議召開 |
| 下一條:十七屆縣人民政府第103次常務會議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