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9日,縣長李堅在縣政府412會議室主持召開十八屆縣人民政府第1次常務會議。會議傳達學習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中共云南省紀委十一屆二次全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研究縣政府貫徹落實意見;傳達學習云南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云南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精神,研究縣政府貫徹落實意見;傳達學習中共楚雄州委十屆二次全會、州委經濟工作會議、中共武定縣委十五屆三次全會、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縣政府貫徹落實意見;傳達學習全國、全省、全州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聽取全縣2021年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情況匯報,研究全縣2022年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傳達學習近期全國、全省、全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會議精神,聽取全縣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匯報,研究相關事宜;聽取全縣2021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情況匯報,研究全縣2022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相關工作等相關事宜。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林昆,副縣長劉明乾、龔世雄、張美權、楊 艷,縣政府辦主任錢國臣出席會議。
會議傳達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中共云南省紀委十一屆二次全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對縣政府貫徹落實意見進行了研究。
會議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指出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必須牢牢把握的“六個必須”,用“九個堅持”凝練總結我們黨關于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規律性認識,對把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作出戰略部署,是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基本遵循,縣政府系統各級各部門要深刻領悟精神實質,準確把握核心要義,增強貫徹落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緊扣“政之要者”“國之大者”,以更堅決的態度、更有力的舉措,把縣政府系統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推進。
會議要求:
(一)強化學習,思想認識要高度重視。縣政府系統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和省紀委十一屆二次全會的部署,強化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深刻領會精神實質,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深入貫徹全面從嚴治黨方針,充分發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堅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做到態度不能變、決心不能減、尺度不能松,多形式分層次組織學習,切實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二)壓實責任,自我約束要嚴之又嚴。縣政府系統各級各部門領導班子要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切實抓好分管領域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確保黨風廉政建設與業務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考核。要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持“抓日常”和“抓重點”,堅決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回潮。要自覺接受各方面監督,暢通信訪舉報渠道,把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清單”變為政府部門的“整改清單”,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三)嚴格監督,貫徹執行要堅決有力。縣政府系統各級各部門要將紀委全會精神一體理解把握,認真履行好政治監督的責任使命,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堅決查處重點項目建設和金融、國企、糧食購銷等方面的腐敗問題,緊盯惠民富民、促進共同富裕政策落實,持續整治教育醫療、生態環保、食藥安全、執法司法等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要常態化開展廉政教育,做到以案示警、以案正風、以案肅紀、以案促改,確保黨中央和省州縣黨委決策部署一貫到底。
會議聽取了縣鄉村振興局關于全縣2021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情況的匯報,對全縣2022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有關工作進行了研究。
會議強調,2021年,全縣上下始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州黨委政府工作部署和縣委的具體安排,進一步統一思想、攻堅克難,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頭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務,搶抓被列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機遇,通過強化組織保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責任、抓實“一平臺三機制”四個專項行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后續幫扶、健全完善防貧工作機制、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八項銜接”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在綜合施策上精準發力,在落地見效上持續用力,堅決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實現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良好開局。站在新的起點上,全縣上下要總結經驗、再接再厲、再創佳績。
會議要求:
(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縣各級各部門要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嚴格落實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四個不摘”責任,用好“政府救助平臺”,深化產業幫扶、壯大村集體經濟、扶志扶智全覆蓋機制,鞏固提升“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深入汲取脫貧攻堅的寶貴經驗,持續傳承弘揚脫貧攻堅精神。繼續執行部門包村、干部包戶制度,層層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做好易地搬遷后續幫扶,多措并舉促進脫貧人口收入穩定增長,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二)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全縣各級部門要持續高質量解決好群眾關心關注的住房、飲水、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問題,持續推進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實施農房抗震改造,深入推進農村供水保障三年專項行動。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推進廁所革命,提高垃圾、污水處理水平。加快推進白環公路、長己線老木壩至發窩段公路建設,全面補齊發展弱項,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三)全面銜接鄉村振興。全縣各級各部門要結合自身工作職責,迅速制定工作措施,把村莊編制工作任務目標落實在行動上、落實到工作中。要充實完善縣、鄉、村、組鄉村振興項目庫,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手工、農村電商等縣域富民產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促進鄉村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幫扶鞏固拓展銜接工程,穩定提升幫扶救助能力。要全面提升鄉村建設水平,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讓農村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宜居、更加美好。要健全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加快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
(四)持續激發內生動力。全縣各級各部門要不斷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繼續開展“自強、誠信、感恩”教育活動,推進“三講三評”“干部大返鄉、政策大宣講”“四萬三進”工作常態化制度化,不斷激發群眾內生動力,以思想脫困、精神脫貧促進穩定脫貧、不返貧。縣鄉村振興部門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打造讓黨和人民滿意的模范機關,強化政治引領、擔當實干,以更實舉措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余衛東、縣監委副主任李自銀、縣人大代表張麗翠、縣政協委員畢志能,縣級有關部門負責人按照議題列席會議。
| 上一條:十八屆縣人民政府第2次常務會議召開 |
| 下一條:十七屆縣人民政府第106次常務會議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