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1日,沈海燕在縣政府412會議室主持召開十八屆縣人民政府第41次常務會議。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信訪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聽取全縣2023年信訪工作情況匯報;傳達學習中共楚雄州委十屆六次全會、州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縣政府貫徹落實意見;審議武定縣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送審稿)》;審議《武定縣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報告(送審稿)》;審議《武定縣2023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4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報告(送審稿)》;審議《武定縣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實施細則(試行)(送審稿)》;審議《武定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工作實施方案(送審稿)》;審議《武定縣人民政府與云南省福建總商會產業合作框架協議(送審稿)》等相關事宜。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李興明,縣委常委、副縣長趙鑫,副縣長余捷、張美權、楊艷、周智榮、周學強、楊韌,縣政府辦主任祖正文出席會議。
會議強調,中共楚雄州委十屆六次全會、州委經濟工作會議是在全州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之際召開的十分重要的大會。各鄉鎮、縣級各部門要把深入學習貫徹州委十屆六次全會、州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密結合起來,以更加主動的態度、更加務實的舉措,承擔起新征程新時代的高質量發展使命,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武定篇章作出積極貢獻。
會議要求:
(一)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強化使命擔當。各鄉鎮、縣級各部門要深刻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精神、州委十屆六次全會、州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實質和重大意義,堅持深學細悟,確保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推進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工作、推進工作,在學原文悟原理的基礎上,力爭學用結合、知行合一,拿出真抓實干的決心和奮勇拼搏的勇氣,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以實干實績助推武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錨定目標加壓奮進,狠抓工作落實。各鄉鎮、縣級各部門要始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自我加壓,跳起摸高,把目標確定好,以更高目標引領高質量發展。要圍繞省州重要決策部署和縣委的工作安排,細化任務清單、措施清單、項目清單,一項一項推動工作落地落實。要全力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強化要素保障,持續開展重大項目增補工作;要全力抓實重點產業項目支撐,著力抓好冬春農業生產,不斷優化產業結構;要用心用情改善民生,時刻抓緊抓實民生實事推進工作,確保圓滿完成歲末年初各項目標任務。
(三)乘勢而上抓住機遇,做好工作謀劃。各鄉鎮、縣級各部門要因地制宜趁早謀劃好今年的工作思路,緊扣省州有關要求和縣情實際,對標對表省州戰略任務,科學設定明年經濟目標。要全面做好資金、用地、征地等要素保障,推動預備項目盡早開工建設,在建項目盡快竣工投產。要強化底線思維,積極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大力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在全力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中展現新作為。會議聽取了縣農業農村局關于《武定縣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實施細則(試行)(送審稿)》起草情況的匯報。
會議強調,農村土地流轉對于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具有重大意義。武定縣農業正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只有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才能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有效配置土地資源,促進農民增收。
會議要求:
(一)提升服務效能,充分盤活資源。土地集中統一流轉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各鄉鎮、縣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穩妥做好土地流轉的政策宣傳和群眾思想引導工作,協調好農戶、合作社、村集體之間的關系,充分盤活土地資源,強化經營管理,切實保障好土地流轉各方合法權益。
(二)全面推進工作,有序規范引導。土地流轉涉及農戶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針對部分務工、經商、外出人員土地荒蕪情況,根據依法、自愿、有償原則,發揮合作社主體作用,加強土地流轉的規范引導,鼓勵土地承包方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有序流轉,確保取得實效。
(三)健全管理機制,強化土地監管。縣級相關職能部門要全面加強農村土地使用監管,加強土地流轉的管理和服務,建立相關巡查機制,強化流轉期內農村土地使用監管。指導村集體經濟組織、村(社區)全覆蓋開展轄區內流轉土地的使用和管理,重點對設施農用地、高標準農田等土地使用情況進行監管,切實保護承包農戶合法權益,嚴防農地撂荒,杜絕耕地“非農化、非糧化”。
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鄭鈞、縣政協副主席熊自祿,黨組成員、園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鄧開榮,黨組成員周建良,縣級有關部門負責人按照議題列席會議。
| 上一條:十八屆縣人民政府第42次常務會議召開 |
| 下一條:十八屆縣人民政府第40次常務會議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