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8日,縣人民政府縣長沈海燕在縣政府主持召開十八屆縣人民政府第53次常務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甘肅考察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研究縣政府貫徹落實意見;審議《武定縣人民醫院搬遷暨縣中醫醫院組建運行實施方案(送審稿)》;審議《武定縣2023年度財政決算情況報告(送審稿)》;研究鎮中路與環城西路延長線交叉口東北側選址建設城市口袋公園等相關事宜。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李興明,縣委常委、副縣長朱江、趙鑫,副縣長張美權、楊艷、周智榮、周學強、楊韌,縣政府辦主任祖正文出席會議。
會議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甘肅考察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對縣政府貫徹落實意見進行了研究。
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陜西、甘肅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具有極強的戰略性、系統性、針對性和指導性,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總遵循、總定位、總航標。各鄉鎮、縣級各部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陜西、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團結一心、銳意進取,以奮發有為的姿態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嶄新篇章。
會議要求:
(一)聚焦關鍵領域,狠抓重點工作落實。各鄉鎮、縣級各部門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推動新型生產力體系構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緊緊圍繞年度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持續完善項目協調機制,加強項目推進,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要統籌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發揮好武定在鈦產業、綠色能源等方面的優勢,持續推進一批重點項目落地開工,不斷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建好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讓群眾更有幸福感、獲得感。
(二)強化履職擔當,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各鄉鎮、縣級各部門要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緊扣人民實際需要,特別是“一老一小”等重點,堅持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相結合,抓緊解決一批當前民生領域面臨最迫切、最難攻克的難點堵點問題,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要積極學習借鑒新時代“楓橋經驗”,把基層治理和社會治安做得更扎實,不斷鞏固民族和睦、宗教和順、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同時,要持續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為縣域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三)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推動新時代文化建設。各鄉鎮、縣級各部門要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陜西、甘肅時關于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對標總書記“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推進文化創新發展”的重要指示,聚焦武定酒歌、彝繡等文化遺產,中共武定特別支部紀念碑、獅子山紅軍哨等紅色文化資源,厚植文化優勢,傳承紅色基因,持續擦亮縣域文化品牌,促進文旅深度融合。要保護好縣域內的中國傳統村落和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積極挖掘其中蘊含的文化歷史價值,全力助推新時代文化建設。
會議聽取了縣財政局關于《武定縣2023年度財政決算情況報告(送審稿)》起草情況的匯報。
會議強調,《武定縣2023年度財政決算情況報告(送審稿)》全面真實反映了全縣2023年的財政收支決算情況,客觀分析了存在的困難和應對措施。各鄉鎮、縣級各部門要結合工作職責,對照問題和措施認真抓好穩收支、保“三保”、防風險、守底線各項工作任務。
會議要求:
(一)全力推動財源建設。各鄉鎮、縣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全力支持和推進財源建設,把財源建設貫穿于重點工作中。財政、稅務等部門要進一步強化重點稅源征管和服務,挖潛增收,拓寬財政收入來源,推動財政收入總量與財政收入質量持續穩步提升。
(二)全力加強重點保障。縣級相關部門要嚴格堅持“三保”優先原則,統籌財力履行縣級“三保”主體責任。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按照“輕重緩急、有保有壓”的原則,統籌安排防風險、惠民生、補短板各項重點剛性支出需求,確保全縣經濟社會穩步健康發展。
(三)全力硬化預算約束。各鄉鎮、縣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及其實施條例的各項規定要求,嚴格預算執行管理,嚴控新增支出,強化收支分析研判,嚴肅財經紀律,依法依規公開預決算信息,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鄭立華,縣政協副主席李建云,縣政府黨組成員、園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鄧開榮,縣級有關部門負責人按照議題列席會議。
| 上一條:十八屆縣人民政府第55次常務會議召開 |
| 下一條:十八屆縣人民政府第52次常務會議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