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強化責任落實。市場主體培育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關于切實做好2020年度市場主體培育發展工作的緊急通知》,召集縣級18個職能部門和11個鄉鎮召開市場主體培育工作推進會。要求各鄉鎮各職能部門高度重視,切實增強做好市場主體培育發展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對行政審批、商事制度改革、政務服務等各塊職責進行分解細化,明確工作責任和發展培育目標,各鄉鎮、各職能部門要按照分工,各司其職,加強溝通協調,全面推動三季度市場主體培育工作。同時,實行“一月一通報”制度,對工作推進情況進行督查,將督查情況納入年終績效考核,形成了各部門“比、趕、超”的良好局面。
二是強化部門協調配合。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領導和相關部門的支持,局領導就市場主體培育工作多次向政府分管領導匯報并到縣政務服務管理局對接。要求窗口登記注冊人員進一步簡政放權、提高服務水平,認真做好“一次性告知”“首問負責”“限時辦結”“延時服務”等,暢通綠色通道,為市場主體快捷、高效辦理注冊登記創造良好條件。
三是強化政策宣傳營造創業氛圍。結合“四萬三進”活動,充分利用網絡、宣傳欄、宣傳冊及設置咨詢臺等方式,深入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宣傳工作,大力弘揚創業精神,使人人知創業、人人談創業、人人搞創業,營造濃厚的全民創業環境氛圍。
四是加大無照經營的清理力度,變無照為有照。成立市場主體培育巡查組,通過走街串巷、深入村寨,對以營利為目的未辦理營業執照的農村種養殖戶、經營戶進行動員,只需他們提供一張身份證即可辦理注冊登記,并送證照上門。同時,還充分利用節假日、市場巡查、專項檢查為契機,積極開展無照經營大排查大清理,重點對農貿市場、校園周邊、居民小區、城郊進行全面清理,并造冊登記,明確專人負責,督促其限期依法辦理營業執照,將無照變成有照,有效規范市場經營環境。
五是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認真落實市場準入負責清單,全面推進“證照分離”、“企業開辦3天行動”、“全程電子化”登記等改革,在市場主體“準入”上下足功夫,為市場主體發展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六是大力實施民營經濟發展“十大工程”。探索建立民營經濟扶持資金(基金),以入股、貼息、補助、獎勵等方式,支持民營經濟“專精特新”發展,提高我縣民營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圍繞“互聯網+”加快新興業態培育,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信息、家政、快遞、租賃等滿足群眾美好生活多種需求。
七是實施“個轉企、小升規”工程。全力實施“個轉企、小升規”工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一步優化調整產業結構。以食品加工、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建材及現代服務業等產業為重點,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精準推動“個轉企、小升規”引導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
2020年1月至12月7日止,全縣新發展市場主體2438戶,注銷813戶,低減注銷,凈增1625戶。
| 上一條:武定縣醫療保障局行政強制資料封存流程圖 |
| 下一條:武定縣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度藥品監管“黑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