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杭鑫代表:
您在武定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強易地搬遷點后續幫扶,規劃實施易地搬遷點配套畜圈改擴建”的建議,已交我局研究辦理,現答復如下:
“十三五”期間,武定縣共投入資金 6.31億元,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任務2617戶10654人,其中,建檔立卡2330戶9638人,同步搬遷287戶1016人。建成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36個。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共建設養殖小區圈舍35357平方米,累計投入畜圈建設資金1300余萬元。目前除發窩老貓、白路敬老院、環州集鎮、縣城紅土田、獅山青靜寺、平頭山因其他原因未建外,其余安置區已實現全覆蓋。發窩鄉5個安置區中老貓安置區原住房保留為工具房,未新建畜圈,其余四個安置區均按戶均30平方米的規模予以配建。全縣安置區設立扶貧車間或扶貧工廠5個,發展高原特色種植5459畝,安置區建成5個村級扶貧光伏電站,共有“三塊地”面積94849畝,其中流轉土地2499畝,退耕還林4935畝。2021年來,共編制安置區以工代賑項目5項,累計上報爭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資金2990.2萬元,已到位2268.2萬元,其中2021年爭取到安置區以工代賑資金580萬元,易地搬遷后續扶持資金342萬元(紅土田安置區),2022年申報的發窩刀甲安置區以工代賑工程722萬元已經國家發改委審核,待修改方案后即可下達資金;爭取到2022年易地搬遷后續扶持銜接鄉村振興資金462.2萬元,包括高橋官地村安置區后續扶持項目(183.2萬元),楊家新村安置區后續扶持項目(240萬元)、紅土田安置區后續扶持項目(39萬元);爭取到省2022年易地搬遷安置區獎補資金25萬元;爭取到魏橋集團捐贈分布式光伏項目2項,總投資859萬元,目前公司正在進行工程總包事宜。
關于您在建議中所提的“加強易地搬遷點后續幫扶,規劃實施易地搬遷點配套畜圈改擴建”的情況,我單位已跟發窩鄉人民政府進行了核實。目前,畜圈問題矛盾凸顯,成為制約發展及后續管理新的熱點難點。一方面,畜圈面積無法滿足群眾需求,造成部分村民私搭亂建亂養,給管理帶來難題。另一方面,由于脫貧攻堅窗口期已過,畜圈建設用地審批已無綠色通道,大部分鄉鎮無法完成用地審批,即使用地能夠審批,涉及用林需繳納的植被恢復費資金來源也無資金解決。“十三五”期間全縣集中安置區公建建設資金超出國家配套的人均3.175萬元標準,超投資部分已由縣人民政府籌資解決。目前,易地扶貧搬遷建設資金已全部用完,全縣還有部分安置區養殖畜圈尚未完全解決,暫無資金予以解決該項目建設。建議發窩鄉人民政府迅速謀劃安置區以工代賑、鄉村振興等項目,及時開展前期工作,待實施方案編制完成后我們按照申報政策及程序及時上報爭取以工代賑資金、銜接鄉村振興等多種資金解決,也請發窩鄉人民政府多渠道爭取資金解決,同時請鄉鎮積極落實林地、土地等建設用地,確保項目資金到位能夠及時開工建設。在今后工作中,我們會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與鄉人民政府積一道極爭取資金予以落實。
十分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歡迎您對我們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希望今后繼續得到您的更多關注和支持。
武定縣發展和改革局
2022年6月15日
| 上一條:對武定縣十八屆人大一次會議第137號建議的答復 |
| 下一條:武定縣發展和改革局對武定縣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第171號建議的答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