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曉軍代表:
你提出的關于解決農村學校撤點并校存在問題的建議,已交我局研究辦理,現答復如下:
由于城鎮化進城的加快,大量農村人口入城,加上出生人口的急劇下降(武定縣2016年出生人口3380人,2023年的1453人,每年減少275人),在校學生也呈現持續下降趨勢,按照《中共楚雄州委辦公室楚雄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楚雄州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楚辦發〔2023〕12號)、《武定縣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楚雄州教育體育局關于進一步優化城鄉學校布局調整的通知》(楚教發〔2023〕5號)等文件精神,武定縣教育體育局對武定縣城鄉學校做了布局優化調整。調整后取得以下實效。一是有利于實現資源最優組合,可以優化學校結構,集中優質教育資源;能夠優化教師配置,規范學校管理;能夠優化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益,避免學校建成后因學生人數減少而出現資源閑置。二是有利于提高學校辦學效益,對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影響越來越明顯,促進教育事業向更高層次發展。三是有利于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各級財政對教育的投入相對集中,有利于全面改善辦學條件和基礎設施建設。四是有利于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縮小城鄉學校差距,改善師生學習、生活條件。
優化學校布局調整的效益十分明顯,但是負面的影響不容忽視,在家門口上學相比,如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潛藏著道路安全隱患等。因此,在調整優化城鄉學校布局過程中。武定縣教育體育局高度重視,始終堅持人民滿意,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確保學校的撤并取得群眾同意,保留的學校辦得群眾滿意,宜并則并,需恢復必恢復。主動爭取縣、鄉兩級政府和村支兩委的支持,積極參與協調解決調整優化布局中的矛盾困難,確保轄域中小學幼兒園布局銜接有序、科學合理。各學校嚴格遵守撤校并點和恢復辦學的工作流程:一是精準調查摸底排查。二是充分聽取學生家長意見。三是撤并制定方案,四是召開論證會、聽證會(村兩委班子、村組干部、全體學生家長、群眾代表參加),發放公告。五是逐級審批,學?!蠄筻l(鎮)政府同意→縣教體局審批→縣人民政府,組織撤并的程序做好撤并工作。已經撤并的小規模學校,由于當地生源增加等原因,確有必要恢復,由當地人民政府進行規劃,按程序予以恢復。
感謝您對武定教育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今后提出更多的寶貴意見,與我們共同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武定縣教育體育局
2024年6月14日
聯系人及電話:楊桂梅 0878-8835195
| 上一條:對武定縣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第48號建議的答復 |
| 下一條:對武定縣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第137號建議的答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