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政協武定縣九屆三次會議第148號提案的答復
陶志紅委員:
您在政協武定縣第九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提出的《關于加強農村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提案》已交縣教育體育局辦理,首先感謝您對我縣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教育體育局協同全縣各有關部門共同努力,積極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進校園教育系列活動,進一步強化農村未成年法制教育,取得了較為明顯的工作成效。現將您提出的提案作如下答復:
一、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學生法制觀念
全縣中小學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一是定期請縣司法局、派出所、公安局和法院相關人員到學校進行法律知識講座,聘請法制副校長定期對各校進行法制法律方面的指導,讓學生知法,懂法、守法;二是利用教育基地,大力開展經常性法制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參觀法制教育基地,聽取案例等活動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活動;三是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將法制課納入學校教學計劃,發揮課堂教學育人主渠道作用,提高中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質量,抓好法制進校園活動,保障每學期開設有兩節法制課和一節法制報告,每年通過國家安全日、憲法宣傳日、綜治宣傳月等活動培養學生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行為習慣,不斷增強法律意識。
二、加強平安校園創建,優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一是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在全縣中小學開展平安校園、綠色學校、法治校園特色學校創建活動,創設良好的學校人文環境。二是加強校園欺凌專項整治工作。認真貫徹教育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的《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實施方案》精神,加強全縣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三是加強學校周邊治安環境綜合治理專項工作。抓實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建立隱患排查報告制,每個季度開展一次學校及周邊安全隱患的自檢自查,每年配合縣級部門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及校園綜合督查整治工作。讓青少年學生生活在一個溫馨、和諧、穩定的環境中,讓青少年遠離毒品、遠離犯罪,減少社會對他們的負面影響。
三、加強控輟保學,提高義務教育質量
一是用好法律利器,堅持依法控輟。嚴格落實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系列教育法律法規,加大宣傳引導,教育引導適齡兒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切實承擔教育子女的家庭責任。加大執法和反向約束力度,對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造成輟學的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司法部門按法定程序敦促其保證輟學學生盡早復學;情節嚴重或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二是壓實政府責任,加強監督監管。嚴格按照“一個都不能少”要求,實行“三長送學制”,各級聯動完成控輟保學目標任務;三是提升教育質量,夯實控輟根基。堅持以改善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突破口,建立健全提高義務教育鞏固率長效工作機制,全面提升義務教育普及水平,確保全縣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標準;四是發揮資助作用,筑牢控輟防線。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等政策,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落實貧困戶學生學前教育減免保教費和高中階段免學費、國家助學金政策,對符合資助政策的學生實現應助盡助。
四、發展職業教育,拓展學生就學渠道
加強職業教育發展,積極促進農村初中普職教育融合,提供多種成才渠道,使他們升學有基礎、就業有能力,有針對性地防止初中生輟學。做好初中生學業規劃指導和職業教育宣傳,讓廣大師生深入了解職業教育,直觀感受和體驗職業教育,從而擴大職業教育在青年學生中的影響力和感染力,讓學生感受到現代職業教育的特色與魅力,讓家長體驗到職業教育的內涵與功能,讓群眾全面了解職業教育和職業學校,提升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同度,從而引導農村學習基礎不好的學生就讀職業學校,提升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拓展學生讀書就業渠道。
五、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積極教育轉化問題學生
一是建立不良行為及嚴重不良行為的學生檔案,嚴格管理,定期談話,了解其思想動向,班主任、家長和德育室積極配合,做好對不良行為學生的轉化工作;二是定期召開研討會,分析、研究、探討不良行為學生產生的原因及教育對策;三是加強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咨詢室”的作用,運用“心育”方法和功能教育學生,對“不良行為生”進行個案跟蹤、輔導、幫助,教育、幫助他們逐漸養成開朗大方、誠信待人,承受挫折、意志堅強的良好心理素質,引導青少年在精神和心理方面健康發展。
以上答復妥否,請批評指正,希望您繼續關心和支持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2019年7月8日
| 上一條:對政協武定縣九屆三次會議第11號提案的答復 |
| 下一條:對政協武定縣九屆三次會議第119號提案的答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