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縣行政審批服務工作緊緊圍繞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核心目標,聚焦企業群眾辦事難點、堵點,持續創新服務方式,優化審批流程,提升服務效能。
一、聚焦流程再造,審批效能實現新提升
1.“一窗受理”深化拓展:進一步鞏固和擴大綜合窗口改革成果,在更多領域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模式,按服務功能統籌設置12個主題服務區,設置分領域綜合窗口71個、無差別綜合窗口7個,共辦理1329項政務服務事項,企業群眾辦事無需再多頭跑動,同時,加強窗口人員業務培訓,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2.“一件事一次辦”擴容提質:強力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地見效,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高效辦成一件事”相關決策部署,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政務服務效能,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1+N”運行模式,規范設置企業和個人“高效辦成一件事”2024年度和2025年度40個重點事項無差別綜合窗口1個、分領域綜合窗口20個。上半年,共辦理“一件事”1.72萬件,有效破解了企業、群眾“跑多窗”“跑多次”難題,辦理時長和辦事成本實現大幅壓減。
3.“走流程”促審批優化:開展“走流程、找堵點、疏痛點、解難點”辦事體驗活動,著力推動流程再造。堅持在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跑動次數,提效率上下功夫,項目審批“聯合踏勘、聯合評估、聯合審圖和聯合驗收”等機制不斷健全,企業和群眾“辦事不求人”成為常態。
二、強化數字賦能,智慧政務取得新突破
1.線上服務能力增強:積極推廣“一部手機辦事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掌上辦”,積極推廣AI智能客服“云事通問”。通過數據共享、電子證照互認等技術手段,逐步實現社保、醫保、戶籍、市場監管等領域跨區域業務“一網通辦”“跨省通辦”。上半年,全縣共辦理“跨省通辦”332件,群眾辦事“零跑腿”比例大幅提高。
2.數據共享深入推進: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數據互聯互通,推動身份證、營業執照、不動產登記證明等高頻電子證照在審批過程中的共享調用,有效避免了重復提交材料。
3.扎實推進市場主體智能化開辦:進一步優化經營主體開辦登記服務,大力推行標準化、智能化、自動化的全程電子化登記,建立健全“零見面”經營主體登記工作機制,申請人可通過微信小程序在線提交開辦登記申請,系統自動比對、自動審查、自動核準,申請結果即時反饋,即時發放營業執照,全程實現了無人工干預,涉及的相關文書自動生成、經營范圍菜單式填報,申請人只需勾選即可輕松申報通過經營主體智能化開辦小程序成功辦理經營主體設立手續,實現了智能“秒批”全程無人工干預時代。
三、優化服務體驗,群眾滿意度獲得新提高
1.強化幫辦代辦。建立縣、鄉、村三級“縱向聯動、橫向協作、業務閉環”的幫辦代辦體系,做到標準化“一張表單”一次申請,多部門共同使用,相同信息不重復采集、相同材料不重復提交,審批全程只跑一次,讓企業群眾辦事更加快捷便利,節約制度性成本,實現辦事省時省力省心,提升企業群眾辦事的滿足感與獲得感。今年上半年共幫辦代辦事項4550件,累計服務177家企業、3150名群眾,滿意度達100%。
2.“辦不成事”反映窗口作用顯現: 充分發揮“辦不成事”反映窗口作用,暢通投訴建議渠道,建立健全問題協調解決機制,對反映問題均已協調解決或給予明確答復,解決了一批“疑難雜癥”。
3.“好差評”制度全面落實:持續推動政務服務“好差評”線上線下全覆蓋,主動引導企業群眾評價,“好差評”系統回訪整改率100%。
武定縣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努力打造審批環節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服務質量最優、群眾獲得感最強的營商環境,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