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縣政務服務管理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創新“民族團結+效能改革”融合模式,將民族團結創建工作融入政務服務工作當中,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提升行政效能,打造民族團結示范窗口,推動服務效能與民族情感雙提升。
雙語服務零距離。設立彝語咨詢引導員和精通少數民族語言窗口人員20名,全程提供政策咨詢、材料代填、事項代辦等“保姆式”服務,解決溝通壁壘,群眾滿意度達100%。2025年開展志愿服務130人次,幫辦代辦4550件。在大廳擺放民族政策宣傳資料1000余份,通過LED屏滾動播放民族團結事跡,將辦事窗口轉化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流動課堂”,營造濃烈民族融合氛圍;少數民族服務窗口著力推動“服務有溫度、辦事有速度、民族有融合”特色服務,實現服務群眾無邊界。

流程再造服務升溫。微笑服務“一次辦”。推行“三聲一笑”準則(來有問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微笑服務),大廳咨詢臺提供全流程引導,累計服務3.18萬人次,群眾咨詢實現“進門找對人、辦事少跑腿”,2025年上半年政務服務好評率100%;便民服務“一窗辦”,深化“綜窗改革”,整合26項“一件事”主題服務,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0.5個工作日,群眾跑動次數減少三分之二;貼心服務“高效辦”。開通特殊群體綠色通道,提供延時服務、預約服務;高考、婚姻登記高峰時段實行“不打烊”服務,2025年上半年累計辦結行政審批及公共服務事項26.1282萬件,日均辦結2214件,辦結率與滿意率均達100%。
數字賦能破壁壘。建成覆蓋11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136個村(社區)便民服務站的三級政務服務體系,縣鄉兩級政務服務標準化率100%,村級達95%,實現高頻事項“門前辦”,推出“跨省通辦”“遠程幫辦”“上門辦”服務,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縣鄉村三級電子政務外網全覆蓋,社保、醫保等業務實現“遠程視頻辦”,醫保窗口線上辦理異地就醫備案261人次;“數治+服務”深度融合,插甸鎮“數治插甸”平臺,實現群眾點單、平臺派單、隊伍送單閉環服務,響應時效提升50%。
武定縣不斷優化政務服務提質增效,將改革效能轉化為民族團結的溫情實踐,建設為民服務有形有感有效的“暖心橋”,向著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宏偉藍圖堅實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