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武定縣供銷社立足為農服務根本宗旨,以食用菌產業為重要抓手,通過“聯主體、拓渠道、強服務”三維發力,在產業鏈培育、產銷對接、技術保障中主動作為,成為推動全縣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農戶增收的關鍵紐帶。
聯主體聚合力,筑牢產業發展根基。縣供銷社充分發揮組織協調優勢,一方面積極與農商行、農行及保險公司合作,推動“菌保”“菌貸”政策落地,為種植戶、合作社紓解資金難題;另一方面整合分散經營力量,引導現有經營主體與食用菌專業合作社、企業加強協作,目前全縣有食用菌專業合作社8個、種植戶1700余戶,從事食用菌冷鏈企業6家、電商收銷企業4家、規模食用菌引種培育和深加工企業4家,野生菌保育促繁企業達6家,在7個鄉鎮包山促繁松茸、干巴菌和牛肝菌等11500畝,形成“供銷社+合作社+企業+農戶”的聯動格局。同時,協調野生菌保育促繁企業推進包山促繁工作,推動11個鄉鎮1200余畝分散種植區規范化發展,協助推進12個食用菌種植示范村打造,同步參與貓街香菇小鎮綜合體項目開工建設的協調服務,2025年7月新引進的食用菌加工企業完成投產,同年在安寧惠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落地萬德鎮團碑村委會種植羊肚菌等食用菌過程中,做好各方對接保障,助力“公司+村集體+村民”共富模式落地,該項目試種成功后預估實現產值230萬元。

拓渠道樹品牌,激活產品市場活力。圍繞食用菌品牌培育與市場拓展,縣供銷社重點發力流通服務,充分依托供銷社系統全國聯網、層級聯動的資源優勢,針對全縣香菇、大球蓋菇、羊肚菌、金耳、姬松茸等近20個食用菌品種,為本地食用菌企業提供精準的渠道對接支持。在服務過程中,供銷社不僅整合供銷社的銷售網絡資源,向企業傳遞系統內市場需求信息與渠道動態,還注重引導企業聚焦市場偏好,優化產品包裝與流通環節,減少中間環節損耗,提升產品在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力。同時,為強化“武定菌”整體品牌影響力,供銷社還通過宣傳平臺,展示本地食用菌的生態種植環境、品質特色與產業發展成果,助力塑造區域菌品的良好形象,增強市場對“武定菌”的認知度與信任度。其中,2002年入駐的武定春江珍稀公司擁有多項制種專利,“悟康牌”大球蓋菇等3個菌棒產品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2023年入駐的云南鑫蘑坊生物科技公司有7條SC認證生產線,長期從事速凍食品、果蔬罐頭等食用菌深加工,2024年“云貴人”系列產品銷往廣東、上海、西班牙、德國等地,銷售額超千萬。
強服務優保障,注入產業發展動能。縣供銷社將技術服務與政策落地作為核心抓手,以系統性舉措為食用菌產業發展保駕護航,一方面,協助編制完成《林草產業發展規劃》《食用菌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出臺《武定縣食用菌產業發展六條措施》,通過科學規劃明確產業發展方向,以精準政策強化支持力度,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制度基礎;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中央科技特派團及省州掛包單位的資源優勢,積極推進河北農業大學、云南農業大學等“雙創”平臺建設,同時引進省綠色食品投資集團、陸良爨鄉綠圓菇業在武定開展科研推廣試點,加快推動食用菌領域的研發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讓技術紅利切實賦能產業。聘任省農科院5名專家擔任武定縣林下經濟技術指導顧問,為食用菌產業發展提供專業的技術咨詢與針對性輔導,持續增強全縣食用菌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實操人才培育方面,2025年6月牽頭組織35名種植戶參加楚雄州林下經濟及食用菌栽培技術培訓班,同年9月協辦武定縣食用菌聯盟第二次會議暨林菌實用栽培技術研討班,通過“理論授課+實地觀摩”的模式,幫助種植戶夯實理論基礎、提升實操能力,著力培育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菇農,為產業持續發展注入人才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