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定縣發窩鄉第十五屆“六月六”民族體育文化節開幕式暨文藝演出和民歌酒歌大賽舉行。

上午9時許,熱情好客的發窩各族群眾,穿上節日盛裝,以彝族、傈僳族、苗族三道“攔門酒”的最高禮儀,迎接八方賓客。一碗碗香甜的農家米酒,一句句深情的酒歌,讓每位遠道而來的客人都能感受到發窩人民的熱情好客和激情似火的民族風情。


發窩鄉自期村委會村民 龍建瓊:我非常喜歡我們的民族酒歌、酒歌中唱出
了我們發窩的熱情好客,唱出了我們的美麗大方,也希望通過唱酒歌,把歌
中的愛傳給遠方的朋友們,祝愿大家生活幸福安康。

在發窩鄉民族文化廣場舉行的開幕式文藝演出現場,一臺融合各族文化元素的精彩演出激情上演,為觀眾呈上了一場精彩的民族文化盛宴。合唱《愛我中華》《歡樂跌腳舞》《酒歌連唱》《傳承需要你我》,舞蹈《相聚在今天》《苗山情歌》《相聚好日子》,獨唱《歡天喜地》《苗鄉好時光》《彝家回敬調》等精彩表演,贏得了臺下觀眾的陣陣喝彩聲和歡呼聲。在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里,來自發窩鄉中村、阿慶爭、山品、它亨等村委會的7支文藝隊輪番上演了12個精心編排、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能歌善舞的彝族、苗族、傈僳族同胞們用各具特色的舞姿、高亢嘹亮的歌喉,歌頌黨,歌頌人民,歌頌當下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發窩鄉乍基村委會合唱團負責人 楊正祿:近年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們人
民的生活越來越好,我們今年組織了80多人的合唱隊,合唱《愛我中華》,
以表達我們人民對祖國的歌頌,通過歌頌唱響民族與民族的和諧,像石榴籽
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在民歌酒歌大賽中,各民族的老、中、青、少選手輪番上場,以酒歌為紐帶,將民族文化與地域特色深度融合,通過豐富多樣的表演形式,展示多元的民族風情,讓游客領略到各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強文化認同,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昆明市嵩明縣游客 王慧麗:發窩酒歌是我從小聽到大的,從小就很期待每
一年的六月六,雖然現在我已經在嵩明工作了三年,但是每到這個節日我都
會回來參加酒歌比賽,把歌聲帶給父老鄉親們,希望家鄉越來越美。

武定酒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余學光:看著年輕人、老人們一起唱酒歌、
跳樂作舞,我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就像熊熊燃燒的火把,
越燒越旺。我最大的期望就是,酒歌不僅能在我們彝族地區傳唱,還能
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讓更多人聽到來自大山深處的聲音,感受彝族酒歌
的獨特魅力。

今年的發窩鄉“六月六”民族體育文化節歷時兩天,期間不僅有熱鬧的跌腳晚會、牛王爭霸賽、鄉村籃球友誼賽,還有刺繡大賽、斗羊比賽、雞王爭霸、射弩比賽等系列民間民俗活動和文化活動。

發窩鄉人民政府鄉長 李曉韜:今年的“六月六”民族體育文化節,我們深
入挖掘了發窩鄉獨特的民族風情和傳統文化,將其巧妙地融入到各項活動中。
從迎賓活動的酒歌演出,到民族體育文化節的開幕式表演;從戲曲進鄉村的
節目選擇,到民族酒歌大賽的安排;從刺繡手工藝大賽的作品展示,到斗牛、
斗羊、斗雞、射弩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競賽,都充分展現了發窩鄉多姿多彩
的民族文化。下步,我們將圍繞“熱烈、歡慶、精彩、安全、節儉”的辦節目
標,不斷創新和完善“六月六”民族體育文化節的各項活動內容和形式,把
“六月六”辦得一年更比一年火,一屆更比一屆強,努力將其打造成為具有全國
影響力的民族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