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國家各項惠民利民政策在基層落地生根,暢通政策宣傳的“最后一公里”,近日,萬德鎮組織鎮村干部深入各村組,利用農閑時機,召開多場“接地氣、聚民心”的“板凳會”,面對面講解政策,心貼心交流意見,受到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

田間地頭變課堂,政策宣講入人心。在各村組的院壩涼亭里、農戶家門前,鎮村組干部與村民們圍坐一起,氣氛輕松而熱烈。工作隊一改以往照本宣科的模式,采用通俗易懂的土話,圍繞大家最關心的糧食補貼、醫療保障、養老保險、教育資助、產業扶持、就業幫扶等最新國家政策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講解過程中,工作隊員不僅詳細說明了各項政策的申請條件、辦理流程和補助標準,還特意準備了圖文并茂的宣傳折頁分發給大家,確保村民們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通過“政策解讀+案例分析”的形式,讓原本晦澀難懂的文件條款變成了與村民生產生活息息息的“實用信息”。

你問我答解疑惑,干群互動心連心。“板凳會”的互動交流環節,村民們踴躍發言,就自家在就醫就學就業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以及對政策理解上的困惑進行咨詢。“什么是雨露計劃,我家孩子能不能申請?”“聽說慢性病醫保報銷比例又提高了,具體是怎么規定的?”“2026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什么時候可以交了,今年交多少錢?”……面對村民們拋出的一系列問題,鎮村干部一一耐心細致作答,能當場解決的立即給出明確答復;需要進一步核實或協調處理的,則認真記錄在冊,并承諾限期反饋辦理情況。這種“你問我答”“有問必答”的互動式宣講,變“單向灌輸”為“雙向交流”,讓政策宣講充滿了人情味和煙火氣,架起了干群互動的“連心橋”。

服務下沉顯實效,凝聚合力促發展。政策宣講的最終目的在于解決問題、推動發展。此次鎮村干部帶頭入戶宣講,不僅是“送政策”,更是“聽民意”、“解民憂”。在宣講過程中,一本本民情日記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群眾的“急難愁盼”。對于收集到的問題,以村委會為單位上報鎮黨委政府,迅速建立臺賬,實行清單化管理、銷號式落實。目前,已現場解決群眾咨詢和訴求30余件,收集整理意見建議10余條,并已責成相關部門分頭跟進處理。這種“宣講-收集-辦理-反饋”的閉環工作機制,讓群眾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感受到了黨委政府的決心和擔當。
“目前,我鎮8個村委會147個村民小組正在陸續召開群眾會,我們將發動更多黨員干部下沉到一線,將政策宣講、民意收集、矛盾化解、服務群眾等工作深度融合,真正做到干部多跑腿,群眾少跑路,讓萬德鎮的民情更通暢”。萬德鎮黨委書記張有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