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縣己衣鎮有地質奇觀己衣大裂谷,有恐龍化石,與元謀人遺址相鄰,有奇山異水,是金沙江畔文明的搖籃、金沙江民族風情走廊。

己衣鎮位于武定縣城北部,地處兩省三縣交界的金沙江畔。全鎮下轄9個行政村,133個村民小組。
面對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改革發展穩定等無比艱巨繁重的任務,鎮黨委、政府團結帶領全鎮各族人民,用眾志成城、堅韌不拔、苦干實干書寫了全面小康的己衣史詩,交出了一份奮發有為、主動作為、擔當善為的己衣答卷。
脫貧攻堅顯成效。實現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2270戶8328人全部如期脫貧,打響打贏了一場亙古未有的脫貧攻堅戰。投入11.19億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328戶1271人,打響打贏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易地扶貧搬遷攻堅戰。全面完成3個村委會13個村民小組583戶1963人的移民工作任務,打響打贏了一場艱苦卓絕的移民搬遷攻堅戰。

補齊短板強弱項。爭取各類項目資金15.35億元落地己衣,推動己衣發展大跨越、面貌大改觀。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全面推進。投資1.12億元,新建小壩塘7個,清淤5個,架設溝渠水路網管413.88公里。投資4930萬元,實施了己衣大溝三面光溝渠工程10.6公里,糯尾至本冷等三面光溝渠工程4.32公里,生產管道6.5公里。交通網絡全面完善。投資2558萬元實施了己衣—板橋—湯郎22.39公里公路硬化項目;投資6734.75萬元開挖和硬化村組公路225.93公里;投資1510.05萬元硬化村內道路71.13公里。實現了集鎮至行政村硬化路率達100%、村委會至村民小組硬化路率達99.2%。農村電網全面升級。實施了8個集中搬遷點入戶電網架設工程,架設電路1500米,安裝50千伏變壓器2臺,實現了用電全達標。地災隱患全面消除。投入505萬元實施了地災重建項目,新建房屋82戶。人居環境全面提升。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三年行動和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投資491.5萬元新建公廁112個,實施無害化戶廁改造1480座。投資80余萬元新建農村垃圾池271個、集鎮垃圾池5個,2套集鎮污水處理設備投入使用。
產業發展奔富路。發展糧食播種1.9萬畝、烤煙年均種植1萬畝,芒果種植達1.5萬畝,鞏固核桃種植4萬畝、青花椒1.2萬畝、魔芋1300畝、玫瑰茄3000畝、長壽仁豌豆1200畝、油辣1000畝、七彩花生1000畝,實現產值9630萬元。生豬、肉牛、黑山羊、大牲畜存欄、禽類存欄逐年攀升,實現年均畜牧業產值1億元以上。隨著大裂谷、金沙江旅游業的穩步發展,努力打造文化旅游和特色生態旅游品牌,實現年均旅游綜合收入1000多萬元。
民生事業更完善。辦學條件持續改善。新建衛生院綜合業務樓,村級醫療衛生保障能力不斷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堅強有力。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均達到98%以上。發放各類補助金3176.53萬元。全面推進平安己衣建設,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排查、受理、調解各類矛盾糾紛,社會更加和諧穩定;積極推進抓黨建促農村宗教治理工作,著力打造重點地區有關群體擺脫思想貧困、精神貧困“兩個典范”,全鎮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的良好局面持續鞏固。
黨建基礎再夯實。持續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1個,優化撤并38個村民小組黨支部。從嚴從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黨費日”、政治生日等制度得到有效落實。認真組織開展“萬名黨員進黨校”培訓,60%的黨員參加了輪訓。為行政村和村民小組儲備后備干部156名。投資1121.1萬元新建了5個村級活動場所和29個村民小組活動場所,9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均在10萬元以上。意識形態力度空前。不斷加大外宣工作力度,著力講好己衣故事。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新建9個貧困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和17個自然村綜合文化室。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組建23支業余文藝隊,建設35個應急廣播點。

使命呼喚擔當,榮譽催人奮進。5年來,己衣鎮受到省級表彰先進集體3個、先進個人3名;受到州級表彰先進集體2個、先進個人3名;受到縣級表彰先進集體23個、先進個人12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