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武定縣田心鄉利米村委會,金黃的稻谷與特色民居交相輝映,馬路邊、田埂上人來人往,村民們正忙著打撈“谷花魚”,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我家有3畝水田,這幾年每年養稻田魚,1公斤可以賣到50元,每畝可產出生態魚30公斤,產值1500元。開展稻田養魚后,稻谷的品質比以前更加優質,養出來的魚也是真正無公害,每畝稻田帶來的收入比原來高出兩倍多。”村民楊光福高興地說。
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田心鄉的另一個村必彩村有200畝稻田,通過稻田養魚,每年可實現增收40萬元。稻田養魚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村集體經濟也在不斷增長。
近年來,田心鄉充分發揮生態區位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以利米村為示范,帶動全鄉搞好稻田養魚,切實打響“魚米之鄉 幸福田心”品牌,積極推動產業發展,鄉村經濟發展有聲有色。今年,全鄉發展稻田養魚4000畝,預計可帶動群眾增收1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