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雨季的到來,云南人的“吃菌季”也來了。7月各類野生菌大量出土上市,為有效預防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發生,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東坡鄉立足轄區實際,線上線下齊發力,進一步抓實防范食用野生菌中毒宣傳工作,擰緊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閥”。
采用“線上+線下”方式廣泛宣傳普及野生菌中毒防控知識,為轄區群眾敲響“警鐘”,做到早提醒早防范。線上利用七彩云端APP、QQ群、微信村組群、應急廣播等載體向村民推送各類食品安全宣傳信息。

線下通過集中宣傳、粘貼宣傳海報、到村到戶到人網格化進村入戶等方式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工作。6月份鄉級組織召開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部署會和推進會等專題會議,隨后各村組也組織召開了相關會議,對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治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形成上下聯動、各級擔責、全員參與的濃厚氛圍。

縣鄉村三級宣傳員流動式開展預防野生菌中毒宣傳工作。村口偶遇說一說。在村口遇到村民隨即發放預防野生菌中毒宣傳手冊,詳細介紹誤食有毒野生菌的危害、常見的中毒癥狀和體征、如何開展自救等。

半路攔截學一學。村組干部在下村過程中,半路偶遇采菌子的村民,就地對照云南常見野生毒菌的圖片一一進行對照識別,強化對常見野生毒菌種類、顏色、特點等的學習,增強群眾對毒菌的辨別力。

村里涼亭講一講。縣鄉村宣傳員利用晚飯后時間到村組涼亭人員比較集中的地方進行宣傳,進一步增強村民不隨意采摘、出售、購買自己尚未食用過或根本就不認識的野生菌類的意識。

家中小坐看一看。走村入戶到群眾家中小坐,對群眾采回家的菌子認真查看是否采摘有毒菌,重點對白羅傘、黃羅傘等鵝膏類有毒野生菌再次進行防控宣傳,提醒群眾對此類有毒野生菌不采、不買、不賣、不食。

截至目前,七彩云端APP發布并轉發《東坡傣族鄉人民政府關于野生菌中毒防控預警的通告》126次,閱讀量17474次;張貼《云南常見野生毒菌》宣傳畫1650張,發放宣傳單、宣傳手冊5000余份。通過宣傳,進一步提高了轄區群眾對野生菌中毒的警惕性以及毒菌鑒別能力,營造了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