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武定縣社會保險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保發放、防風險、調結構、促轉型、優服務”的工作思路,以“社保服務進家門、落實保障到個人”為理念,固本強基、攻堅克難、改革創新,促進全縣社會保險事業高質量發展,向人民交出新答卷。
一是持續擴大社會保險參保擴面。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縣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11846人(其中,在職人員8894人,退休人員2952人),當年凈增1054人;工傷保險參保20374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8022人(其中,在職人員5745人,退休人員2277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80166人,死亡申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執行率100 %。
二是不斷提高社會保險基金征繳、支付能力。截至2022年12月底,累計收繳企業養老保險費8601.76萬元,支出18627.12萬元(含上解支出9140.96萬元和關系轉出資金28.51萬元);累計收繳工傷保險費752.23萬元,支出1706.86萬元(含上解支出資金752.23萬元);累計收繳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費13456.97萬元,支出13371.52萬元;累計收繳職業年金費3331.19萬元,上解資金3017.49萬元;累計收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3437.74萬元,支出6607.85萬元。
三是扎實開展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確認。通過手機認證、上門認證等多種形式扎實開展了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確認工作,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城鄉居民、企業退休人員領取待遇資格確認每半年認證一次,工傷保險長期待遇領取資格確認每3個月認證一次。
四是深入踐行“康乃馨”行動,推動養老保險提質增效。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立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重要講話精神,社會保險中心深入踐行“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鑄牢“社保服務進家門、權益落實到個人”服務意識,實施好社保服務“康乃馨”行動,提高政策知曉度,提升經辦服務水平,優化參保結構,提升保障層次,有力促進養老保險擴面增效,實現階段性工作目標。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縣組建社保服務先鋒隊12支,組建先鋒隊員382名,建立社會保險擴面增效實名庫24254人,開展社保送政策、送宣傳、送服務活動1803次,組織開展政策集中宣傳培訓55次,發放宣傳材料2萬余份,幫助老年人完成社保業務辦理2700人次。
五是高質量、高標準地開展好社會保險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保險基金安全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在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問題專項整治。根據《楚雄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印發〈楚雄州社會保險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楚人社通〔2022〕18號)文件精神,結合全縣實際,在全縣高質量、高標準地開展社會保險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動。做到核查數據及時、待遇認證規范、實現業務財務一體化、加強基金財務管理、規范社保卡發放管理。
六是抓實社會保障卡清理做到應發盡發。根據省州相關要求,成立了“一卡通”管理使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工作專班,制定下發了《武定縣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使用問題專項治理實施方案》《武定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開展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使用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和《社會保障卡應發盡發工作方案》,召開專項整治聯席會議和業務培訓會,會同財政、公安、民政等部門,以及發卡合作銀行和鄉鎮,建立健全溝通協調機制,明確責任、目標和任務,細化工作措施。做到社會保障卡應發盡發工作,通過數據比對,與補貼業務主管部門、公安機關和鄉鎮(社區)精準鎖定未發卡對象,及時下發人員清單,組織發動社保服務先鋒隊員、發卡合作銀行、鄉鎮、村(社區)等力量,下基層、進社區,采用“云南12333”小程序,開展未制卡人員和庫存卡、回收卡、睡眠卡人員的制卡信息核實、補正和采集錄入工作。截至2022年12月底,完成內部自查并開展了兩輪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使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督促檢查;共計發卡288790張、有效持卡278159張,金融功能激活278269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