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盛產野生菌,全縣廣大人民群眾有食用野生菌的傳統習俗。當前,各類野生菌已經陸續上市,也逐步進入了食用野生菌中毒引發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危期。誤采誤食有毒野生菌,會因為有毒野生菌中含有的毒肽、溶血素、生物堿、紅菇素等毒素通過人體的消化系統進入血液系統,進而損害人體的肝臟、腎臟、心臟等器官。食用有毒野生菌中毒后沒有特效療法,病死率高、風險極大。為此,為防范食用野生菌造成中毒事件發生,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武定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特發布如下預警公告。
一、學校食堂、企事業單位食堂、旅游景區供餐單位、建筑工地食堂、農村宴席和大型會議就餐等集體用餐活動一律禁止加工食用野生菌。
二、加工制售野生菌的餐飲服務單位要慎重。一是要嚴把野生菌采購關,不隨意采食、購買不熟悉或難以識別毒性以及霉爛的野生菌類;二是要嚴格加工程序,采用安全的烹調加工方法,燒熟煮透,嚴禁涼拌食用野生菌。
三、廣大群眾不要采集或選購品種不明的野生菌。對自己熟悉并確定為無毒野生菌的,也不要多種混雜加工食用,因為種類不同的野生菌混雜炒煮后,可能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物質。加工野生食用菌時一定要燒熟煮透。食用野生菌時建議不要飲酒,以避免所含成分與乙醇發生不良反應引起食物中毒。
四、食用野生菌后出現不良反應立即前往就診。食用野生菌后短時間內,如出現頭昏、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幻覺等疑似食物中毒癥狀,應當立即到醫院就診,避免耽誤最佳治療時間。各地醫療機構要隨時做好野生食用菌中毒應急救治的各項準備工作,在積極搶救中毒病人的同時,立即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食用野生菌中毒后要及時撥打 120 急救電話,立即采用簡易的方法進行催吐。可大量飲用溫開水或者稀鹽水,然后用湯勺柄、筷子等物品刺激喉部進行催吐,盡快排出體內尚未被吸收的殘菌,減少有毒物質的吸收, 防止病情加重,同時盡快前往醫療機構救治。讓患者飲用少量糖鹽水,防止脫水導致休克。但對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強行向其口中灌水,防止窒息。盡量保留中毒發生前食用的野生菌樣品,給專業機構檢驗后供醫療救治參考。
五、縣市場監管、衛計等相關職能部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和常識,樹立正確安全的飲食觀念。要堅持宣傳工作進學校、進社區、進機關單位、進企業、進工地、進農村、進家庭、進餐飲服務單位;逐戶進行宣傳,努力提高人民群眾對安全食用野生菌的認識度和防范意識。
六、各鄉鎮、各相關部門要強化應急防范措施,對可能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控制,提高防范處置能力;縣衛生計生部門要繼續深入開展食物中毒預防控制與應急救治培訓,加大農村醫療機構食物中毒應急救治的基本藥品、相關設備的投入力度,加強應急救治物資裝備儲備,大力提升農村醫療機構食物中毒應急救治能力和水平,不具備救治條件的要及時轉院治療。
特此公告。
武定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2018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