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干勁,武定縣著力大抓產業大抓項目大抓環境,以做強做優縣城為依托,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4年武定縣重點實施“八大行動”,即項目倍增專項行動、縣城提質專項行動、學習推廣“千萬工程”專項行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專項行動、醫共體改革提速專項行動、招育并舉促進營商環境提升專項行動、經營主體倍增專項行動、融入昆明先行先試專項行動。

項目倍增專項行動。以謀劃儲備、審批服務、要素保障、項目建設“四提速”為重點,持續推動實施一批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重大項目,形成謀劃、簽約、開工、投產、增資“五個一批”滾動發展和梯次推進格局。爭取中央預算內、專債、增發國債項目到位資金持續增長。完成阿慶爭、石臘它水庫等一批項目掃尾,加快己衣鎮萬德鎮田心鄉通三級公路、農村供水保障三年行動、大板橋水庫等項目建設。力爭武定萬德村二期、上利普、平田等光伏發電項目,三月山擴建、康西保等風電項目和西和移民幼兒園項目開工建設。加快推進勐果河河道治理工程、志黑水庫等項目前期。繼續執行項目前期經費制,土地要素保障率穩定在80%以上。全面壓減項目備案、土地、施工許可證等辦理時限,對項目從簽約落地到開工投產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項目快落地、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

縣城提質專項行動。強化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做強中心、帶動周邊、輻射鄉村,切實以產聚人、以教聚人、以旅聚人,打造縣域經濟多點支撐發展新格局。整合資源全面提升縣城市政設施,完成明惠路片區老舊小區改造帶動城市更新試點、縣城雨污管網改造、縣城東南片區供水管網項目建設,啟動智慧停車場、2024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尾水凈化、縣城排水防澇設施和翡翠莊園三期、華府銘苑房地產項目建設,積極化解牡丹雅苑等問題樓盤風險,穩妥推進民中路、棚戶區改造、獅山大道等民生項目。新建改造供排水管網68公里,城市生活污水處理集中收集率達90%以上,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率達100%。扎實推進綠美城市、綠美社區等建設,依托國儲林森林縣城和長江上游武定流域生態治理項目,持續提升縣城綠化品質,完成綠化3.5萬平方米、創建綠美社區7個。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推動城市公共交通健康發展,重點整治縣城交通擁堵、私搭亂建、違法違規構建(筑)物,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帶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2.5%。

學習推廣“千萬工程”專項行動。用好“千萬工程”經驗這把“金鑰匙”,推動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協同并進。完成63個村莊規劃成果入庫工作以及4個“示范村”、100個“提升村”、321個“整治村”建設任務,創建省級綠美鄉鎮1個、省級綠美村莊1個、州級綠美村莊146個以上、美麗庭院5700戶以上。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積極推進獅山鎮大石房和獅山大村、金沙社區和美鄉村規劃建設。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整縣推進和鄉鎮“一水兩污”項目建設,完成108個行政村503個自然村治理任務,確保治理率達90%以上。改建衛生戶廁6500座以上,爭取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提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專項行動。推進集團化辦學和九年一貫制辦學,實現1所學校集團化辦學,新組建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加快培育一批優質學校,建立優質學校聯新建學校、城區學校帶農村學校、先進學校幫薄弱學校機制,帶動區域內的教育質量整體提升。用好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大力發展智慧教育,推動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共享。不斷優化完善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持續推進“雙減”工作,抓好“五項管理”,助力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切實讓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多起來。

醫共體改革提速專項行動。實施“三醫聯動”改革,深化“責任共同體”、強化“管理共同體”、優化“服務共同體”、硬化“利益共同體”。統一醫共體法定代表人,實現醫共體內部人、財、物統一管理。加快醫共體資源共享“五大中心”建設,實現服務升級、錯位發展。完成縣人民醫院搬遷及恢復縣中醫醫院運營,推動醫共體信息化建設、醫共體醫保打包付費改革。鄉村醫生執業(助理)醫師占比達45%以上,確保鄉村醫生待遇提升取得實效,月收入不低于3000元。

招育并舉促進營商環境提升專項行動。全力招大引強,緊盯綠色能源、綠色鈦、綠色食品、生物醫藥、新型建材等上游重點優勢產業,引進一批規模優勢明顯、產業配套完備、輻射帶動力強的項目,實現拓鏈延鏈補鏈強鏈。完善產業鏈圖譜和在建項目、在談項目、擬招企業清單,加強要素保障,形成簽約、落地、納規、入統全閉環管理。爭取落地5億元、10億元以上項目分別不少于2個、1個;引進州外到位資金增長20%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5%以上。堅持“政府圍著企業轉,企業有事馬上辦”,強化掛點聯系企業制度量化考核,精準實施“政策找人”,用心、用情、用力支持回鄉創業,增強本地企業發展信心,帶動關聯企業落戶武定。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五大環境”,嚴格落實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和減稅降費力度,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7%以上。

經營主體倍增專項行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突出企業創新發展主體地位,堅持以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緊扣盤活存量、做大總量、提升質量要求,做足“向內”挖潛增效文章,積極培育扶持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引導促進一批、入庫入統一批,全力推動經營主體多起來、大起來、強起來、活起來,新增經營主體4300戶以上、“四上”企業20戶以上。

融入昆明先行先試專項行動。主動融入滇中發展,積極承接昆明外溢產業轉移,跟蹤服務好昆楚協同項目,聯動祿勸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保育建設,提升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合作交流成效。按照精準定位、精準梳理、精準對接、精準實施、精準考核要求,著力推動專項行動更具體、更細化、更實在。建立與昆明市各區縣一月一聯系、一季一互訪制度機制,提高對接、聯系、落實的專門性、專一性,推動實施一批項目、促成一批合作、共辦一批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