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部門緊緊圍繞年初確定的工作目標,銳意進取、狠抓落實,全縣消費品市場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勢頭。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83248.6萬元,比去年同期的253807萬元,增加了29441.6萬元,增長11.6個百分點,呈平穩增長的態勢。
一、消費品市場運行基本情況
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的消費品零售額為193672.7萬元,比上年同期的170079.6萬元,增加23593.1萬元,增長13.9個百分點;鄉村消費品零售額為89485.9萬元,比上年同期的83727.4萬元,增加5758.5萬元,增長6.9個百分點。
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實現214700.6萬元,比上年同期的197221.2萬元,增加17479.5萬元,增長8.9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75.8%。餐飲收入68548萬元,比上年同期的56585.8萬元,增加11962.2萬元,增長21.1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2%。
二、消費品零售額穩定增長的主要原因
(一)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為消費的增長奠定了基礎,今年我縣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73元,同比增長8.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105元,同比增長10.6%。收入的增加使城鄉居民購買力增強,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奠定了基礎。
(二)由于各項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財政支出從發展生產逐步轉向改善民生,消費者的“后顧之憂”逐步改善,居民對未來預期看好,也使消費需求得到有序釋放。
三、消費品市場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以來,我縣消費品市場雖然保持了較快發展的勢頭,但在經濟運行中還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一)我縣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和住宿餐飲企業數量較少,銷售額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所占比重過低,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因此在鼓勵消費的同時還要重視培育限額以上企業的發展。
(二)消費結構的轉變影響商品零售額的增長。隨著居民收入的穩步提高,消費結構也正在逐步由商品消費型向服務消費型轉變,傳統商品增長趨于平緩,服務消費和電子商務消費增長較快,對實體企業商品零售額的分流作用逐步加大。
(三)傳統零售企業轉型難。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足不出戶、方便快捷的網絡購物已經成為很大部分消費者的重要消費方式,這樣的消費習慣加快了傳統企業客流減少、增速放緩的步伐,致使一些傳統零售企業營銷模式難以為繼,同時又面臨轉型難度大的境地。
四、對推動居民消費增長的建議
(一)抓商貿企業入統工作,深入挖掘商貿流通企業發展潛力。提高行政指導和服務水平,深入基層、深入企業,開展針對性的調研,加強政策宣傳引導,及時了解企業困難和政策需求,協調幫助商貿企業排除各種顧慮,做到應報盡報、應統盡統。
(二)營造安全、綠色的消費環境。隨著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的提高,對消費的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要的是保障消費安全,特別是要加大對食品、藥品等消費品的安全保障措施,提振居民的消費信心。
(三)挖掘農村市場潛力仍需努力。把農村的優質生態資源和產品引向市場,促進農村市場繁榮發展。加大農村市場整治力度,為農村居民消費創造放心、安全、優良、可靠的環境。改善和提升農村市場購物環境,完善農產品流通網絡,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把“互聯網+”新經濟形態引入農村,釋放農村消費市場潛力,壯大農村消費市場規模。改善和提升農村市場購物環境,完善農產品流通網絡,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充分發揮“互聯網+”新經濟形態在釋放農村消費市場潛力中的作用,逐步促進鄉村市場消費活力,營造城鄉市場同步增長的格局。
(四)增強居民消費信心。消費信心不足直接影響居民的消費行為。居民收入不高、物價上漲過快、房價居高不下成為當前居民不敢消費的三大主因,必須通過完善社會保障機制、國家政策調控等措施來逐步解除居民擴大消費的后顧之憂。
| 上一條:2019年武定縣農業生產發展良好 |
| 下一條:武定縣2019年工業經濟運行淺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