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武定縣委、縣人民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州黨委、政府關于工業經濟工作的系列部署和要求,研究制定對策措施、強化工作落實、加強協調幫扶,扎實抓好全縣工業經濟。但受黑色金屬礦采選業下行的影響,全縣工業經濟總體呈下行態勢。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41699萬元,同比下降6.8%;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4211萬元,增長3.0%(同口徑比),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增加值53385萬元,同比下降25.5%。
一、工業企業情況
2019年,全縣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8戶,其中:私人控股27戶,中外合資1戶。按門類分:采礦業7戶,制造業20戶,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1戶。按行業分:黑色金屬礦采選業5戶,有色金屬礦采選業2戶,農副食品加工業3戶,食品制造業1戶,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1戶,非金屬礦物制品業7戶,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8戶,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1戶。
二、工業經濟運行特點
(一)規模以上工業主要行業呈“四增四降”。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4211萬元,同比增長3.0%(可比價計算,下同),其中8個主要行業呈“4增4降”。增長的行業有:食品制造業2424 萬元,增長28.9%;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4635萬元,增長17.6%;有色金屬礦采選業30907萬元,增長11.6%;農副食品加工業7741萬元,增長8.4%。下降的行業有:黑色金屬礦采選業53385萬元,下降25.5%;非金屬礦物制品業5099萬元,下降9.1%;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26320萬元,下降5.9%;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2702萬元,下降0.1%。
(二)輕工業好于重工業。輕工業完成增加值10165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12.9%,重工業完成增加值124047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下降10.6%。
(三)主要產品產量“十四增六降”(詳見表)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計量單位
本月止累計
增減±%
水泥◇
噸
156884.65
129.01
魔芋粉精
噸
379.00
91.41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375598.80
66.26
生鐵
噸
42716.00
55.31
鈦精礦
噸
639053.00
43.54
焙烤松脆食品
噸
8645.35
43.45
鈦鐵礦
噸
6108.00
24.08
鐵礦石成品礦◇
噸
2469319.73
15.92
建筑用天然石料
立方米
241406.00
14.69
風力發電量
萬千瓦時
16414.14
13.17
鈦白粉
噸
9361.10
10.40
熟肉制品
噸
1211.40
8.73
炸藥
噸
12000.00
0.38
銅金屬含量
噸
12199.54
0.04
鋅金屬含量
噸
13806.00
-4.40
木紋石板材
平方米
2567858.00
-11.00
高鈦渣
噸
257434.54
-16.42
冷凍蔬菜
噸
832.00
-18.51
磚
萬塊
5300.00
-68.21
鐵礦石原礦
噸
1172094.40
-69.02
三、工業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較少、產業結構單一,主要以重工業為主。從全年增加值看,規模以上重工業增加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92.4%,而本年重工業呈下行趨勢,主要是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嚴重下滑,負拉動全部工業8.8個百分點,影響了全部工業總體下滑。
(二)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少。新納規工業企業培育工作成效不明顯,全年雖然新納規工業企業有3戶,但總量較小,拉動不大,導致工業增長后勁不足。
四、工業經濟發展措施建議
(一)盤活存量,擴大增量。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要確保工業經濟平穩增長,除了抓好工業項目竣工投產,加大納規工作力度外,盤活現有存量也尤為重要。要密切關注達規新建企業,達到條件及時納規;同時監測好規下企業,對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000萬元的及時升規,實現應統盡統,擴大工業經濟增量。
(二)激發活力,釋放產能。認真貫徹落實好省州穩增長的各項政策措施,立足傳統優勢產業,努力解決企業用電、環評、融資等企業發展難題,幫助停產半停產企業盡快復產達產,確保全縣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三)強化招商,打造新的增長點。發揮產業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強化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積極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作為發展的重點,促使更多項目盡快落實、加快建設,打造新的工業經濟增長點。
| 上一條:武定縣2019消費品零售總額平穩增長 |
| 下一條:武定縣前三季度農業經濟平穩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