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我縣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250元,同比增長7.9個百分點,比全省增幅高0.6個百分點,比全州增幅高0.3個百分點。其中:經營凈收入3268元,同比增長11.9個百分點。
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現良好增長態勢
(一)消費扶貧和產業幫扶促進扶貧產業加快恢復。面對疫情的嚴重沖擊,武定縣通過深入實施消費扶貧行動,動員全縣干部職工積極購買貧困地區及貧困戶的農產品,促進農戶增收。用好用活產業幫扶資金和扶貧小額信貸政策,加快扶貧產業恢復發展,以及生豬等畜牧產品價格高位運行,農業總體實現產量、銷量雙提升。
(二)抓特色產業為農村居民經營性收入持續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武定縣依托自身區域優勢,抓好特色產業,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種養結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打造高山綠色蔬菜、優質糧豆、中藥材、構樹、特色林果、食用菌、特色花卉、現代煙草等主導產業,促使主導產業平穩發展,帶動貧困地區農村居民經營凈收入快速增加。
(三)持續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經營凈收入實現快速增長。全縣積極扶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專業合作社模式,促進土地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生豬等畜牧產品價格大幅上漲拉動,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獲得經營凈收入3268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48元,增長11.9%,比一季度(2%)增長5.9個百分點,比上半年(6.8%)增長1.1個百分點,對增收的貢獻率達39.6%。
二、存在的問題
(一)收入水平絕對數與全國全省全州及相鄰縣份仍有差距。前三季度武定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250元,比全國低4047元,比全省低92元,比全州低1114元。與相鄰富民縣相比低5347元,與安寧市相比低10475元,與祿勸縣相比高889元,但是增幅與祿勸縣(8.1%)相比,低0.2個百分點,絕對數與州內相鄰祿豐縣相比低2964元。
(二)工資性收入同比增幅變緩。新增就業壓力和非自愿摩擦性失業并存,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受疫情導致經濟下行等多重因素影響,一些企業出現生產經營困難,部分企業被迫減少招聘計劃、裁員或降薪,導致農村調查戶工資性收入增幅變緩。
(三)第三產業經營凈收入同比下降。我縣第三產業發展不充分,由于年初受疫情的影響,全縣第三產業批發零售、運輸業、旅游業、餐飲業到4月份才恢復正常營業,所以經營收入同比下降40.5%。
三、促進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的幾點建議
(一)加大崗位開發,千方百計促進農村居民就地就近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通過實施扶貧開發、幸福美麗新村、農村基礎設施改造、脫貧奔康產業園區、高標準農田以及土地掛鉤整治拆舊建新和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項目的建設,有效緩解在家農村居民“就業難”問題。
(二)加快產業發展,拓寬銷售渠道,增加經營性凈收入。積極聯系縣農村局到農村開展種植、養殖專業培訓,對種植中病蟲害的防治及養殖中的防疫工作進行專業指導,將一批懂農業、愛農村的農村居民培養成為掌握先進生產手段的職業農民,提高農產品質量,拓寬銷售渠道,利用脫貧攻堅大力發展電商平臺契機促銷農產品。
| 上一條:武定縣前三季度農業經濟持續增長 |
| 下一條:武定縣三季度城鄉居民收入實現恢復性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