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武定縣婦女兒童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深化對婦女兒童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全縣各成員單位密切配合,鎖定“兩個規劃”主要目標任務,狠抓各項措施的貫徹落實,著力解決婦女兒童事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使婦女兒童在政治、經濟、教育、健康、法律、環境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權益得到進一步落實,婦女兒童事業呈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一、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實施情況
(一)婦女兒童與經濟
經濟運行穩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增加,為婦女兒童生存環境的改善提供了保障。2020年全縣年末戶籍人口28.14萬人,其中女性13.86萬人,占人口總數的49.25%;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8.3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80元,比上年增加1507元,增長4.0%;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16元,比上年增加811元,增長7.3%;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45175萬元,醫療衛生經費36328萬元,扶貧經費122382萬元。經濟社會發展平穩,全縣婦女兒童事業不斷鞏固,為婦女兒童事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經濟環境及社會環境。
(二)婦女兒童與健康
1.婦女衛生保健成效顯著。我縣積極開展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提高了婦女自我保健的意識和能力。婚前醫學檢查率95.41%;婦女常見病篩查率97.36%;宮頸癌死亡率0.36/10萬;乳腺癌死亡率0.36/10萬;已婚育齡婦女綜合避孕率85.85;孕產婦系統管理率96.74%;孕產婦產前檢查率98.99%;孕產婦住院分娩率99.91%;孕產婦死亡率連續兩年為0。
2.兒童保健水平不斷提高。兒童卡介苗接種率、脊髓灰質炎疫苗接種率、百白破三聯制劑接種率、麻疹疫苗接種率、乙肝疫苗接種率、甲肝疫苗接種率、乙腦疫苗接種率都達到了96%以上,均達到目標要求;出生人口性別比(以女孩為100)為104;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率99.31%,比上年增長0.4個百分點;新生兒聽力篩查率99.45%,比上年增長0.45個百分點;6個月內嬰兒母乳喂養率達100%;5歲以下兒童低體重率、5歲以下兒童中重度貧血患病率、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同比分別下降0.1%、1.81%、0.77%;5歲以下兒童傷害死亡率為0。
(三)婦女兒童與教育
1.學前教育穩步發展。我縣積極動員和依靠社會力量開展幼兒教育,學前教育得到普及、健康發展,為確保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奠定了基礎。2020年,我縣幼兒園數有72個,其中:城市公辦幼兒園數1個,農村公辦幼兒園數55個;在園幼兒數0.634萬人,其中女童0.32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87.29%,比上年提高14.29%;學前一年毛入園率97.89%,比上年提高2.19%。全縣初步形成托幼一體化和教育機構、社會力量、家庭多元化辦學的格局。
2.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20年小學在校生人數1.84萬人,其中女生0.89萬人,占48.37%;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99.95%;小學五年鞏固率99.4%;小學學生輟學率為0;初中在校生人數0.89萬人,其中:女生0.43萬人,占48.31%;初中階段毛入學率99.92%;初中三年鞏固率98.86%;初中學生輟學率為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6.36%。
3.高中教育穩步提升。著力提升高中辦學水平,深化高中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兩所高中辦學條件,不斷加強教育教學管理,進一步加強學校內涵建設,全力打造優質高中。2020年普通高中在校學生數0.5萬人,其中女生0.27萬人,占5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2.73%。
4.特殊教育得到保障。一是大力發展特殊教育,保障殘疾兒童與其他兒童同時享受義務教育,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在校生數為163人,其中:女生85人;中小學三類殘疾兒童入學率為96.2%。二是組織實施“希望助學工程”,加大了對殘疾兒童和貧困兒童的捐資助學力度。三是關心貧困和留守兒童,在“六一” 和春秋季開學期間,縣相關部門多次組織開展慰問貧困、留守兒童活動,使貧困家庭、貧困兒童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四)婦女兒童與社會保障
1.婦女就業得到充分保障。武定縣委、縣政府按照“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指導思想,積極引導婦女轉變擇業觀念,廣辟就業門路,千方百計拓寬婦女就業空間,積極促進婦女就業和再就業,相關職能部門積極拓寬婦女就業渠道,開展各種類型的就業培訓班、舉辦招聘會,有力促進了城鄉女性勞動力轉移就業。2020年全縣就業人員19.42萬人,其中:女性9.26萬人,女性所占比例為47.68%;城鎮單位從業人員1.22萬人,其中:女性0.50萬人;農民參加農業職業技能培訓的人數1.911萬人,其中:女性0.964萬人,女性所占比例為50.44%;農民參加非農業職業技能培訓的人數0.0973萬人,其中:女性0.0425萬人,女性所占比例為43.67%。
2.女性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女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城鎮參加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城鎮職工參加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和鎮職工參加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0.305萬人、8.779萬人、0.59萬人、12.58萬人、0.27萬人、0.66萬人、0.59萬人,參保人數都比上年有所提高。婦女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五位一體”的社會保險制度日趨完善,社會保障日益加強,參保人數不斷增加,女職工的合法權益得到了較好的保障。
3.婦女兒童弱勢群體得到保護。進一步優化兒童成長環境,保障殘疾兒童康復權益,殘疾兒童康復救助人數108人;殘疾兒童康復率達30.33%;全縣領取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09萬人,領取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57萬人,其中:女性分別為0.59萬人和0.8萬人;家庭兒童收養人數5人;兒童福利機構數1個;城鎮社區服務機構數9個。
(五)婦女參與決策和管理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婦女干部已成為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在各行各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縣大力加強婦女隊伍建設,高度重視對女干部的參政議政能力培養、選拔和使用,大批德才兼備的女干部在領導崗位上大顯身手,各級女代表、女委員認真行使權利,參與重大問題決策,婦女參政議政程度提高,展現出了新時代女性的新風貌。2020年縣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中的女性人數分別為63人和59人,分別占總數的36.2%和33.33%;縣級黨委領導班子配有女干部的比例和縣級政府領導班子配有女干部的比例均達到100%;縣級政府工作部門領導班子配有女干部的班子比例達到56%;縣級政府領導班子正職中女干部比例達到100%;縣級政府工作部門領導班子配有正職女干部的班子比例達到24%。2020年全縣村民委員會成員、居民委員會成員中女性占比分別為34%和49%。婦女參政工作的不斷深入,推動了婦女政治地位的提高,特別是基層村民組織婦女參政議政程度穩步提高。
(六)婦女兒童與法律
1.加強法制宣傳教育。一是利用“3.8”“6.1”等節日開展法律法規宣傳活動,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深化普法宣傳,增強婦女群眾的法律意識。二是加強對婦女兒童的法律保護工作,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打擊違法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婦女兒童人身安全保障系數得到提升。2020年,全縣法官人數為18人,其中:女性法官人數為7人;檢查官人數為9人,其中:女性檢查官人數為5人;全縣受暴婦女兒童救助(庇護)機構1個,法律援助機構1個,婦女獲得法律援助人數32人,獲得法律援助的未成年人數5人。
2.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縣公安局嚴厲打擊組織、強迫、引誘、容留和介紹婦女賣淫,加大對公共娛樂場所的治安整治力度,狠狠打擊黃、賭、毒、邪等違法犯罪活動,社會治安環境得到凈化。2020年,全縣破獲強奸案件2起;組織、強迫、引誘、容阿留和介紹婦女賣淫案件0起、拐賣婦女和兒童案件0起。社會治安狀況好轉,有效的維護了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
(七)婦女兒童與環境
1.生活自然環境不斷改善。2020年,農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重99.46%,比去年增長5.42個百分點;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為85.8%,比去年增長0.2個百分點;安全飲水普及率為100%;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8.82%;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98.62%;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2.文化學習環境豐富多彩。2020年,全縣建成11個鄉鎮文化站,構建了縣、鄉(鎮)、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文體廣電部門為兒童提供了豐富、健康向上的文化產品,兒童的成長環境得到不斷改善,全縣公共圖書館少兒文獻擁有量達1.58萬冊;少兒廣播、電視播出時間156小時30分。兒童之家136個;家長學校數132個,家長學校培訓49306人次;未成年人參觀科技館22820人次。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從2020年“兩個規劃”統計監測結果來看,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實施情況整體良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學前教育發展水平有待提高。學前教育“入園難”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公辦幼兒園已經滿足不了幼兒入園的需要,接收幼兒數量少。民辦幼兒園發展雖快,但內部管理、環境衛生沒跟上,教學質量不高,城區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稀缺現象亟待改善。城鎮和農村發展不平衡,城鎮入園率較高,農村入園率偏低,尤其在一些邊遠山區,因交通不便、經濟條件較差等因素,不少貧困家庭的女童無法入園,目前農村兒童接受學前三年教育入園率只有87.29%。
(二)婦幼衛生保健工作有待加強。2020年,規劃中涉及的一些指標出現上升趨勢,如出生缺陷發生率由2019年的1.57/萬上升到1.79/萬;低出生體重發生率由2019年的1.46%上升到3.53%;嬰兒死亡率由2019年的4.1‰上升到4.58‰。規劃中涉及的一些指標出現下降趨勢,住院分娩率由2019年的100%下降到99.91%;婚前醫學檢查率由2019年的95.92%下降到95.41%;7歲以下兒童保健覆蓋率由2019年的97.14%下降到95.84%;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由2019年的97.05%下降到95.32%。
(三)婦女就業保障有待完善。2020年,全縣全社會女性就業人數9.26萬人,占就業總人數的47.68%,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中的女性比例23.73%。當前勞動力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女性勞動者素質與崗位不相適應的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女性就業難度依然較大。
(四)生活和發展環境有待改善。農村衛生狀況較差,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和農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仍然較低。農村留守兒童成長教育問題突出,親情的缺失和隔代教育的弊端,使留守兒童這一群體存在巨大的心靈創傷,少數留守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無助、學業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生病不能及時得到醫治等現象。
三、對策建議
發展婦女兒童事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協調配合,為進一步實施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促進全縣婦女兒童事業健康快速發展,真正使各項目標落到實處,切實推進“十三五”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的實施,促進全縣婦女兒童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加快發展學前教育。把學前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事業的總體規劃。一是新建、改建、擴建公辦幼兒園。二是規范扶持民辦幼兒園。實行民辦幼兒園定級分類管理,縣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每年定期向社會公示民辦園審批、考評動態信息。三是推動落實城市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管理和使用政策。
(二)多措并舉保障婦女兒童身心健康。一是加大基層婦幼保健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婦幼衛生人才的培養投入。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婚前醫學檢查率。加強對婚前醫學檢查重要性和優生優育知識的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的婚檢和優生優育意識。三是進一步加大婦女常見病普查普治工作力度。針對婦女的常見病、多發病,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積極防治。四是要加強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努力提高預防艾滋病、性病知識知曉率,不斷增強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從個體上杜絕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性病蔓延。
(三)促進婦女就業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將女性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對女性的就業培訓和指導,增強婦女競爭就業的技能,指導婦女競爭就業;拓展適合女性的就業崗位,為婦女就業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條件;積極開展就業援助,幫助大齡弱勢婦女就業;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女性平等就業;規范勞務市場管理和企業用工行為,加大對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的督查力度,使婦女充分享有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等保險待遇。
(四)進一步優化婦女兒童發展的社會環境。不斷拓展宣傳渠道,在積極營建婦女兒童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上下功夫,充分發揮新興媒體宣傳、教育、交流、服務功能,暢通渠道,為婦女提供便捷、實用的公共信息服務,同時要廣泛宣傳、普及婦女兒童發展規劃,不斷擴大社會各方對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的知曉度和支持參與度。貫徹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更新發展觀念,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進一步體現男女平等,推動男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平等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參與,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學習和心理教育,構建和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監護、教育體系,加強家庭教育,協調好學校、家庭、社會各方聯系,保障留守兒童受到良好教育和管理。
| 上一條:堅持農業優先發展,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
| 下一條:武定縣2020年商品市場運行情況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