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縣委、縣人民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省、州決策部署,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縣經濟發展總體延續恢復增長的發展態勢。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前三季度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5.7億元,同比增長15.2%(全國增長9.8%、全省增長8.9%、全州增長11.4%),比上半年(15.6%)回落0.4個百分點,增速排全州第2位;兩年平均增長10%(全國平均增長5.2%、全省平均增長5.8%、全州平均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4億元,同比增長10.2%(全國增長7.4%、全省增長10.2%、全州增長10.2%),拉動經濟增長2.5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7.1%(全國平均增長4.8%、全省平均增長7.1%、全州平均增長7.1%);第二產業增加值31.8億元,同比增長29%(全國增長10.6%、全省增長8.6%、全州增長16.2%),拉動經濟增長8.7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18.1%(全國平均增長5.7%、全省平均增長5.4%、全州平均增長12.2%);第三產業增加值40.5億元,同比增長8.8%(全國增長9.5%、全省增長8.8%、全州增長7.6%),拉動經濟增長4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5.9%(全國平均增長4.9%、全省平均增長5.7%、全州平均增長4.9%)。
一、前三季度全縣主要經濟指標情況。
(一)農業生產形勢良好,畜牧業生產穩步增長。
前三季度,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1.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6%,兩年平均增長8.4%,比上半年兩年平均增速提高1.9個百分點。分產業看,前三季度種植業產值17億元,同比增長4.9%;林業產值4.8億元,同比增長109.5%;畜牧業產值17.9億元,同比增長12.4%;漁業產值0.2億元,同比增長2.7%。
全縣夏收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3.76萬畝,產量20900噸;蔬菜種植面積10.6萬畝,同比增長2.9%;蔬菜及食用菌產量127658噸,同比增長4.5%;煙葉種植面積7.4萬畝,同比增長0.4%,烤煙產量10000噸,同比增長0.6%。水果產量3.18萬噸,同比增長130.2%;鮮切花產量3911萬枝,同比增長580.2%。
前三季度,全縣生豬出欄21.9萬頭,同比增長13.9%;牛出欄21834頭,同比增長4.6%;山綿羊出欄14.55萬只,同比增長5.8%;家禽出欄329.4萬只,同比增長5.3%。
(二)傳統工業增長乏力,電力行業拉動作用突出。
前三季度,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2%,兩年平均增長18.5%。
從三大門類看,傳統行業采礦業和制造業下滑趨勢明顯,采礦業同比下降26.1%,制造業同比下降29.4%。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實現6.9億元,同比增長1313.9%。
從主要行業看,黑色金屬礦采選業下降27.3%,有色金屬礦采選業下降24%,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10%,食品制造業增長0.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26.8%,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0.6%,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18.1%,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43.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313.9%。
(三)市場消費保持增長,城鎮銷售快于鄉村。
前三季度,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6.4億元,同比增長18.2%,,比上半年回落2.5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7.6%。
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為23.1億元,同比增長22%;兩年平均增長1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為13.3億元,同比增長12.1%。兩年平均增長3.9%。
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實現29.8億元,同比增長16.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81.8%,兩年平均增長6.5%;餐飲收入6.6億元,同比增長26.9%,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8.2%。兩年平均增長13.2%。
(四)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民間投資增長較快。
前三季度,全縣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0.4%,比上半年回落18.8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9.2%。其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49.8%,快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39.4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前三季度農業投資同比增長30%;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9.5%;旅游業投資同比增長94%;生態保護投資同比增長60%;其它行業投資均呈下降趨勢。
從結構看,500-5000萬元項目投資(不含房地產項目)投資同比增長16%,增速比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5000萬元及以上項目同比增長9%,增速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9.26%。全縣1-9月商品房銷售面積為4708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4.8%。
(五)財政收支運行平穩,重點領域保障有力。
前三季度,全縣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24億元,增長14.7%。其中,稅收收入完成1.38億元,增長16.6%;非稅收入完成1.86億元,增長13.3%。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25.69億元,增長6.15%,完成年初預算數30.9億元的83.02%,比上年同期增支1.49億元。民生支出達21.1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82.4%。直達資金支付進度進一步加快,截至9月底,直達資金支付進度達81.1%,超額完成了上級下達的支付進度。狠抓財政支出預算執行進度,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及時足額發放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社會保障補助,將資金投向民生領域,切實兜牢“三保”底線,全力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六)金融市場運行平穩,貸款余額穩步增長。
9月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13.1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住戶存款74.4億元,同比增長7.3%。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87.4億元,同比增長6.9%。
二、全縣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工業經濟持續增長支撐不足。
一是工業企業持續大幅增長壓力較大。1-9月,因限電、原材料不足、安全和環保等因素停產和下降的企業有19家,占全縣規上工業企業數的55.9%,直接影響了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二是錯峰限電對重工行業影響大。5月份以來,由于對高耗能企業錯峰限電,有4家企業處于停產狀態,6家企業限時生產,采礦業和冶金行業均受到很大程度影響。其中,采礦業同比下降26.1%,制造業同比下降29.4%。三是工業企業總量少,產品門類單一。在庫工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貢獻弱,缺少科技含量高的大企業、大項目的支撐和拉動,且經濟效益不高,全縣34家規上工業企業還有7家處于虧損狀態。
(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缺乏有力支撐。
一是保障項目要素供給不到位,項目推進緩慢。我縣房地產法人在庫14家,僅有7家有投資和銷售面積。加上雨季,項目建設推動緩慢。項目用地問題是當前制約部分重大項目推進進度的主要瓶頸。二是項目開工不足,在庫項目支撐疲軟。截至目前,縣級110項重點建設項目僅完成投資21.25億元,占2021年計劃完成投資65.88億元的32.26%。各行業入庫不足和入庫質量不高,特別是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太少。重點建設項目開工率低、在建項目投資強度不夠、項目謀劃儲備不足,對固定資產投資不能形成強有力支撐。三是項目要素保障難問題依然突出。部分重點項目建設資金緊缺,融資難的問題依然存在。項目前期經費不足、項目用地難、審批難等不同程度存在。入庫項目“小、散、弱”,入庫數量和投資嚴重不足,制約我縣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三)第三產業發展支撐力度較弱。
前三季度,全縣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8.8%,低于國家0.7個百分點,與省持平,高于全州1.2個百分點,較上半年回落了4.8個百分點。前三季度,部分支撐第三產業發展的主要經濟指標與其他縣市相比差距明顯。建筑安裝工程投資、當期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工資總額現價增長速度(1-4季度錯季)、當期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工資總額現價增長速度(1-4季度錯季)均居全州10縣市末位;當期餐飲業營業額現價增長速度、當期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增長速度、當期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長速度居全州10縣市第9位;當期住宿業營業額現價增長速度、當期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工資總額現價增長速度(1-4季度錯季)居全州10縣市第8位,制約了我縣第三產業的穩步增長。
三、促進全縣經濟持續穩步發展的建議
(一)加大投資推進力度,創造經濟發展新動能。一是加強投資項目前期工作的統籌推進,積極謀劃重大項目建設,抓好重大項目的儲備,充分挖掘潛能抓投資,圍繞國家投資方向新變化,向上爭取更大支持,全力做好重大項目儲備工作。二是加大民間投資扶持力度。完善民間投資的服務體系,引導民間投資投向,鼓勵民間投資進入更多領域,優化民間投資結構,提高民間投資質量。三是要強化要素保障,加強同省、州各主管部門的溝通、銜接,做好項目建設前期要素保障,統籌解決重大項目、重點企業存在的難題,協同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二)高度重視服務業發展,著力挖掘第三產業支撐。加大對重點服務企業的培育力度,重點扶持回報率高、成長性好、帶動性強、發展前景好的現代服務業企業,培育形成一批高質量發展的服務業企業,不斷提升服務業整體素質、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發揮服務業對工業、農業乃至經濟社會發展引領支撐帶動作用。積極研究應對措施,嚴格按照現行全縣支撐生產總值核算的32項基礎指標中,除錯季使用9個指標已成定局外,其余23個基礎指標,各級行業主管部門要持續加強監測預警工作不放松,及時預警、分析經濟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尤其針對目前增速低于全省、全州及其他縣市的指標,按照問題導向,認真分析研判,做到精準施策,取得實效。
總體來看,全縣前三季度經濟運行均保持了15%以上的高增長態勢。但也要看到,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多,邊境疫情防控任務艱巨,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下一步,要繼續落實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補短板,強弱項,攻堅克難,奮力作為,狠抓各項任務落實,千方百計打好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動仗,保持全縣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全力以赴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大收官”目標任務。
| 上一條:2021年1-9月武定縣建筑業市場加快發展 |
| 下一條:武定縣2021年1-9月固定資產投資運行情況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