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武定縣建筑業共完成建筑業產值207394萬元,同比增長29.1%。
一、三季度建筑業生產的主要特點
(一)建筑業總產值快速增長 。三季度,全縣資質建筑企業完成總產值207394萬元,比上年增長29.1%、提高2.7個百分點。其中,建筑工程產值完成185253萬元,比上年增長26.3%;安裝工程產值完成5366萬元,比上年下降60.1%;其他產值完成16775萬元,比上年增長3254%。其他產值的快速發展,是總產值的增長亮點。建筑工程產值占總產值的89.3%,是總產值的主要構成部分和主要增長動力。
(二)中型企業市場開拓能力進一步增強 。2021年三季度,全縣資質企業中的二級資質企業3家,共簽訂合同額77344萬元,占全縣簽訂合同額的36.2%,份額比上年提高12.7個百分點;完成產值76642萬元,占全縣建筑業產值的36.9%,份額比上年提高8.5個百分點。中型企業簽訂合同、完成工程量等都具有較強的市場優勢。
(三)從事建筑業活動人數呈上升趨勢。三季度全縣從事建筑業活動平均人數為4856人,同比增長18.2%,從業人員期末人數4038人,同比增長16%。
二、我縣建筑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人才匱乏,企業發展動力不足。從我縣建筑企業發展的現狀來看,建筑行業對我縣經濟的平穩發展具有很大的拉動和支撐作用,但仍然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企業包袱過重,資金匱乏、人才稀缺等,特別是近幾年來運營成本增加,普遍存在產值增長、經濟效益下滑,利潤下降的情況,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企業資金周轉壓力加大,發展后勁不足。
(二)市場競爭激烈,企業經營壓力日益加大。當前建筑業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企業生存空間緊張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我縣在庫建筑企業少、小、弱,市場競爭能力不強,企業面臨同質化競爭壓力,難以適應多元化的市場需求,對全縣建筑業市場持續健康發展非常不利。
(三)企業資質等級較低,工程承攬難度大。截至目前,我縣沒有一級資質建筑企業,12家在庫建筑企業中,二級資質僅有3家,占全縣資質以上聯網直報建筑企業個數的25%。其余9家為三級及以下資質,占全縣個數的75%。由于本地沒有高資質大型建筑企業,直接影響到工程競標中的競標資格,使大部分質量要求高的工程招標被外來大型建筑企業競得,嚴重制約我縣建筑企業發展壯大。
(四)納規入統嚴重不足,將直接影響我縣產值增速。2020年至2021年三季度止我縣均無新納規企業。
三、下步工作建議
(一)優化結構,拓寬建筑業經營業務領域,加快推進建筑業行業內部結構調整。一是充分利用我縣12家資質以上企業各自優勢,搭建金融業和建筑業企業合作平臺,為我縣建筑企業在授信額度、投標保函、質押融資、利率優惠等方面給予支持。二是打造企業溝通交流合作平臺,通過行業監管部門加強走訪和服務,充分了解企業發展思路和構想,為發展契合的企業牽線搭橋,使發展路徑互補的企業實現共贏。
(二)加大對本土建筑企業的扶持力度 。在準入門檻、技術創新、人才引進、企業制度創新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鼓勵本土企業做大做強,提高其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三)加快企業資質提升。針對全縣建筑業資質較低的情況,各級政府及行業主管部門要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加強對中小微建筑企業的指導和服務,鼓勵、引導、扶持企業提升資質等級。特別是要加大對二、三級及以下資質企業的扶持力度,鼓勵其實行與大型企業不同的經營策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采取靈活多樣的經營方式,找準與市場的結合點及經營開拓的切入點,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形成履約能力強、成本低、質量優的業務模式。
(四)提高企業自身競爭力。優化建筑業內部競爭結構,形成專業發展、各有所長、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的建筑業發展格局。一方面積極扶持在庫企業整合資源、開拓創新,拉動我縣建筑業整體水平,提高產業集中度,形成帶動效應,扶持企業向建筑裝飾、設備安裝等領域的專業化方向發展,使之成為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小而專,小而精”的建筑企業,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增強企業綜合競爭能力,拓展承攬工程范圍,形成“一業為主,多業并舉”的發展態勢。另一方面是積極和住建部門對接,對我縣建筑業進行一次摸底,篩選,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納規入統,為我縣建筑業增長注入新鮮血液。
| 上一條:武定縣2021年1-9月規上工業能耗簡析 |
| 下一條:武定縣前三季度經濟延續較強恢復增長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