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疫情防控壓力增大、生豬價格持續低迷的嚴峻考驗,武定縣委、縣人民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州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穩住農業基礎,扎實做好“三農”工作。初步核算,一季度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51967萬元,按不變價計算,同比增長6.3 %。
一、基本情況
(一)農業生產平穩發展
1.蔬菜產量保持增長。一季度,全縣累計種植蔬菜作物6.82萬畝,同比增長2.2%;蔬菜產量達6.20萬噸,同比增長4.4%。從供銷兩端來看,蔬菜價格保持平穩,市場供應充足。
2.畜牧業生產較快恢復。一季度,全縣豬牛羊禽肉產量1.31萬噸同比增長23.2%,其中豬肉、羊肉、禽肉產量分別增長27.7%、23.8%、17.3%;禽蛋產量增長261.7%。一季度末生豬存欄24.98萬頭,同比增長5.7%;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超過2.5萬頭,同比增長50.2%。季末家禽存欄148.83萬只,同比增長34.9%。
(二)春管春耕保障有力
1.農資儲備供應充足。從縣農業農村局統計的數據看,目前全縣就位玉米良種280噸、水稻良種276噸、馬鈴薯種4320噸、豆種204噸,就位化肥8850噸,積造農家肥14.2萬噸,就位農藥62噸,就位農膜275噸。
2.農業科技服務到位。全縣引入水稻新品種(系)8個、玉米新品種9個、大豆新品種6個;各鄉鎮水稻育秧、烤煙育苗工作按農時實施,局部村組水稻移栽、玉米間套作已完成;示范、實驗樣板已布局到位。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農業生產基礎設施配套性仍然較差。全縣山區面積超過97%,農田水利、道路交通、市場、物流和信息等基礎設施薄弱,配套性差。
(二)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2月以來間斷出現的降溫天氣對我縣的小春作物、早熟水果、畜禽養殖均造成明顯損害;春季病蟲害早發多發,防治壓力較大。
(三)農資價格偏高、勞動力成本增加。以種子為主的農資價格攀高,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造成的勞動力緊缺加劇,導致農民對生產的投入和農業生產的積極性減弱。
三、下步工作建議
(一)優化產業布局,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按照農業增效、群眾增收的目標,扎實做好農作物春播計劃落實,在確保糧食面積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調整。
(二)強化農資市場監管,保障群眾利益。春耕備耕期間是化肥、種子等農資購銷旺季,也是假冒偽劣農資進入市場的高峰期,要加大對制售假劣種子、肥料、農藥等農資產品專項整治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哄抬種子、化肥價格等違法行為。
(三)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生產力。要加快推進在建項目,特別是4.01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發動村組干部組織群眾修復農田、清理疏通溝渠,切實減少撂荒耕地、非農耕地面積。
| 上一條:武定縣2022年1-3月固定資產投資實現良好開局 |
| 下一條:2021年武定縣農村居民收入平穩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