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季度,武定縣建筑業發展總體向好,建筑業總產值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在庫建筑業企業數量有所增多,結轉合同額大幅增長,本年簽訂的合同額和新簽合同額穩步增長。17家資質以上建筑業,共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246627千元,同比增長16.4%。
一、二季度建筑業運行情況
(一)17家建筑業總產值結構保持穩定,建筑工程產值占主體地位,其他產值大幅增長
從構成來看,建筑工程產值依然占主體地位。二季度,建筑工程產值完成221988萬元,同比增長15.4%,占建筑業總產值的比重為98.8%;安裝工程產值完成100萬元,同比下降5.5%,占建筑業總產值比重較小;其他產值完成2574萬元,同比增長141.8%%,占建筑業總產值比重為1.1%。
(二)在庫企業數量增多,產值有新增量
二季度我縣在庫建筑業企業17家,比上年同期增加4家,同比增長30.8%,從而拉動我縣建筑業產值增長。
(三)結轉合同額大幅增長,本年簽訂的合同額和新簽合同額穩步增長
簽訂合同額是建筑業生產經營的重要指標,簽訂的合同額大,施工持續時間長,是保證建筑業產值持續增長的重要支撐。二季度我縣17家建筑業共簽訂合同額同比增長14.9%,本年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4.1%,上年結轉合同額同比增長178.3%。
(四)房屋施工面積、新開工面積、竣工面積及竣工產值均呈現上升趨勢。
二季度我縣建筑業房屋施工面積為1175842平方米,同比增長14.2%;本年房屋新開工面積550000平方米,同比增長5.2%;竣工面積517439平方米,同比增長9.1%,竣工產值90121萬元,同比增長14.1%。
二、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對行業運行發展信心不足。二季度建筑業企業生產經營景氣狀況調查顯示,有75.3%的企業反映本季度企業因工程款的拖欠、原材料銷售價格上升、成本費用增加等原因導致盈利狀況不佳。70.8%的企業認為本季度經營狀況“一般”或“不佳”,有42.8%的企業認為三季度行業運行狀況將出現“不樂觀”,有38.0%的企業認為下季度行業運行狀況“一般”。通過走訪調研發現,我縣工程施工多數由企業先行墊資建設,業主方再根據建設進度撥付工程款,但因各種原因業主方未按時支付工程款的現象時有發生。而建筑企業自有資金有限,加之貸款等融資成本較高,工程款的長期拖欠會給企業的資金周轉帶來較大壓力,從而降低了生產經營效益,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二)業務領域狹小,行業結構單一。我縣建筑企業的行業結構比較單一,主要業務范圍集中在房屋建筑這一傳統領域。房屋建筑工程隨著近年來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回落而趨于飽和,增長空間有限。
(三)資質等級低,高級技術人才匱乏,整體競爭力有待提高。建筑企業的資質等級標志著企業自身的綜合實力,是參與市場競爭的前提和必要條件。而我縣在庫的17家建筑企業資質等級普遍偏低,二級資質僅有3家,14家為三級資質,沒有一級以上等級資質企業,所以無法承接資質要求高的大型建筑工程。同時,建筑業企業業績不理想,只有1家建筑業企業有參與公開招投標的業績能力。截至6月底,有資質的建筑業企業有工程技術人員586人,有47%的企業工程技術人員不足15人。由于工程技術人員的匱乏,資質等級偏低,使得我縣企業在投標過程中的競爭力不強,從而制約我縣建筑業企業發展壯大。
三、下步措施和建議
(一)著力解決拖欠工程款項問題。由主管部門牽頭,重點研究“三角債”或“多角債”的問題,努力盤活企業流動資金。讓建筑業企業停緩建項目及時復工復產,讓新簽合同項目盡早開工,從而確保我縣產值穩步增長。
(二)鼓勵企業提升資質做大做強。一是引導企業轉變思路,面向市場,找準定位,積極擴展業務領域,要從傳統的房屋建筑施工這一單一行業逐步延伸到其他更為廣闊的行業領域,特別是有較大增長空間的基礎設施領域,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利水電、市政道路等行業,從而形成多行業均衡發展的建筑業產業格局;二是加強對建筑企業的指導和服務,鼓勵企業提升資質等級,做大做強,多方面提升競爭力。
(三)大力引進建筑業企業到武定“安家落戶”。建筑業企業是按照法人在地原則進行統計,大力引進建筑企業落戶我縣就顯得尤為重要。可研究出臺一些在本地發展的利好政策,引入新的建筑業企業到武定注冊,為我縣建筑行業輸送新鮮血液,從而確保我縣建筑業穩步健康發展。
(撰稿:劉程香,審稿:陳世槐)
| 上一條:武定縣2023年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淺析 |
| 下一條:武定縣2023年1-6月固定資產投資實現平穩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