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位居全州第6位,增速比全州的5.5%低2.6個百分點,比一季度的11.5%回落了8.6個百分點。
一、工業經濟運行特點
(一)三大門類呈“兩增一降”。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拉動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0.6個百分點;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5%,拉動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0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5.9%,負拉動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7個百分點。
(二)分行業看呈“七增六降”。在十三大行業類別中,增加值增長的行業有: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同比增長50.8%,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同比增長41.2%,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同比增長29.5%,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同比增長21.7%,農副食品加工業同比增長11.9%,食品制造業同比增長6.0%,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同比增長5.0%。
下降的行業是: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同比下降1.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同比下降15.9%,非金屬礦采選業同比下降19.5%,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同比下降34.7%,其他制造業同比下降36.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同比下降72.8%。
(三)輕重工業嚴重失衡。輕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但輕工業增加值只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6%,短期內無法改變輕重工業占比嚴重失衡局面。
二、當前工業經濟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一)產業結構單一附加值低。我縣工業企業主要以鈦礦采選和初加工為主,結構單一附加值低,對資源的依附較大,受環評等影響,技改擴產等受限較大,企業發展嚴重受限。
(二)電力行業對我縣規上工業的負拉動力增強。受干旱影響,烏東德累計產值下降31.1%,導致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5.9%,負拉動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7個百分點。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增速較5月的6.6%回落了3.7個百分點。預計烏東德水電站對我縣工業的負拉動仍將持續。
(三)新納規企業發展動力不足。新納規工業企業是工業經濟的新鮮血液,其質量及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縣工業經濟發展的情況,對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影響。6月在庫企業在去年12月的基礎上增加了7戶,但新增的7戶企業都是老企業,帶同期數的同時產值同比下降,累計產值同比下降49.3%,負拉動全部規上工業總產值3.8個百分點。
(四)停產、減產企業增加。目前為止,全縣共40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其中停產企業5戶(其中長期停產3戶,臨時停產檢修2戶),減產企業16戶,停、減產率達到了52.5%。
四、建議及對策
(一)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力爭增量有新突破。聚焦龍佰國鈦金屬武定公司年產16萬噸高鈦渣改擴建項目、上海冠業智能系統研發制造中心、楚雄樺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萬壽菊加工、武定婺新新材料加工項目盡快投產達產為目標,精準服務企業;加快推進光伏發電為主的新能源項目建設,力爭宇澤、綠能一批項目納入全省今年第二批項目開工清單,加快推進裝機12萬千瓦的整縣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加快推進裝機12萬千瓦的整縣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逐步增大工業經濟增量。
(二)加快園區建設,形成集聚效應。優化營商環境,構建良好投資環境;依托云南武定產業園區,加大向上爭取對接、加快破解土地等要素難題,抓住中東部產業轉移的時機,爭取更多有實力的企業進駐園區,逐步形成園區的產業聚集效應。
(三)加強運行監測協調,確保工業健康發展。堅持和完善工業經濟運行分析研判機制,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跟蹤監測分析,準確判斷工業經濟運行趨勢,及時預測預警,確保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同時,繼續加強新企業的培育,對新建成投產達規的企業及時申報入庫,做到應升盡升,增強工業發展后勁。(撰稿:李學光,審稿:陳世槐)
| 上一條:武定縣2023年上半年農業經濟發展形勢穩定 |
| 下一條:武定縣2023年二季度建筑業平穩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