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武定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0.9億元,增長5.5%,增速高于全省(4.4%)1.1個百分點,與全州(5.5%)持平,排全州第5位。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武定經濟總量占全州比重為7.7%,對全州經濟增長貢獻率為7.8%,拉動全州經濟增長0.4個百分點。對標全年“大收官”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保6%爭8%”的總體目標,仍有0.5個百分點的差距。從涉及武定縣核算使用的23個(9行業工資按前三季度,除外)基礎指標增速看:
(一)有4個指標增速低于全州。主要是:當期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現價總產值增長4.7%,低于全州(5.7%)1個百分點;當期規模以上工業不變價增加值減少1.1%,低于全州(5%)6.1個百分點;當期規模以上制造業可比價增加值增長6%,低于全州(9.3%)3.3個百分點;當期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增長10.8%,低于全州(11.1%)0.3個百分點。
(二)有5個指標增速全州排名7位之后。主要是:排名全州第9位1項,當期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增長10.8%;排名全州第8位1項:當期住宿業營業額現價增長14.1%,排名全州第7位3項:當期規模以上制造業可比價增加值增長6%,當期本外幣貸款余額增長13.3%,當期電信業務總量增長速度(錯月)15.2%。
二、全年經濟運行情況
(一)經濟運行總體持續向好。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40.9億元,增長5.5%,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4.8億元,同比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48.7億元,同比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57.4億元,同比增長5.5%。
(二)第二產業增速明顯回落。全年全縣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6.1%,比上年回落4.8個百分點。主要是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不變價增加值減少1.1%,排全州第6位,比上年(12.2%)回落了13.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支撐明顯減弱。
(三)第三產業增速穩步回升。全年全縣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7.4億元,同比增長5.5%,比上年(0.5%)回升5個分點。對全縣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1.1%,拉動GDP增長2.3個百分點。
(四)消費品市場持續恢復。實施服務業提升行動,統籌推進租賃和商務服務、文旅、金融、房地產、商貿等發展,推進旅游業與健康、體育、文化、教育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特色民宿、休閑農業,立足區位資源,11個鄉鎮依托民間傳統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節慶活動。成立武定縣賓館與餐飲美食行業協會,舉辦“云南武定2023年牡丹文化節”“火把節”“武定縣首屆電商直播大賽”“和美鄉村BA”及“彝族年長街宴”等活動。全年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5億元,同比增長3.8%。批發業商品銷售額現價增長21.9%,零售業商品銷售額現價增長22%,分別高于全州(8.9%、17.4%)13和4.6個百分點,居全州第3、5位;住宿業營業額現價增長14.1%,餐飲業營業額現價增長28.4%,分別高于全州(13.1%、17.4%)1、11個百分點,居全州10縣市第8、2位。
(五)勞動工資穩步增長。在九大門類勞動工資中,除房地產業工資總額現價減少22.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工資總額現價減少18.2%外,其他七大門類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工資總額現價增長0.2%,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工資總額現價增長8.2%,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工資總額現價增長26.4%,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工資總額現價增長4.8%,教育工資總額現價增長15.1%,衛生和社會工作工資總額現價增長19.9%,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工資總額現價增長1.8%。對經濟增長平穩運行形成有效支撐。
三、存在問題
(一)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壓力巨大。“欠發達”的基本縣情和發展速度不快、質量不高問題沒有根本改變。全縣發展基礎薄弱、短板弱項多、產業發展不足,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滯后,一產不特、二產不強、三產不活的現狀沒有改變。加之,年初以來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項目開工不足、招商項目落地難、防風化債壓力較大等因素影響,新增長點、新動能培育不足,保持全縣經濟平穩增長壓力依然較大。
(二)精準落實擴大內需政策有差距。重大項目支撐作用和投資關鍵性作用發揮不夠。省、州重大項目涉及我縣項目開工率不足,投資推進速度仍然存在較大短板;消費恢復未及預期,未走出三年疫情低谷徘徊局面,消費對穩增長的基礎性作用發揮不夠。
(三)產業發展依舊滯后。今年以來,受干旱極端天氣影響,穩住農業“基本盤”壓力較大,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夠。工業“壓艙石”支撐不夠,雖然陸續新增了一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但新增規上企業都是老企業升規經濟總量較小,無法形成有效支撐。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今年以來全縣無新開工地產項目和出讓住宅用地,新增建筑企業資質等級低、體量小,保持建筑業平穩增長壓力巨大。
四、2024年工作建議
(一)聚焦政策落地,保持經濟平穩發展。強化政策供給,結合國家和省州出臺的民營經濟發展、擴大需求和消費等穩增長系列政策措施,及時出臺縣級貫徹落實政策措施和季度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方案,確保上級出臺的政策措施在武定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精準掌握經濟運行形勢,及時解決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全縣經濟社會平穩較快增長。落實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系列政策措施,持續推進領導掛點聯系企業、消除隱性壁壘、優化政務服務、融資支持、政策直達快享、減稅降費等,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動新開工項目竣工達產、停產企業復工復產、半停產企業穩產達產。高質量完成全國第五次經濟普查工作。
(二)持續擴大需求,增強發展動能支撐。堅持把項目謀劃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各領域,把項目工作作為常態化工作,建立完善重大項目常態化工作機制,持續優化投資結構。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扎實推進省州重大項目和縣級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搶抓政策窗口期,全力以赴爭取政策支持,確保志黑中型水庫、縣職業高級中學建設項目、武定產業園區祿金片區一期核心區標準化廠房、數智武定、猛果河河道治理、縣城排水防澇、老舊小區改造、新民碼頭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抓住春節、元宵節、牡丹文化旅游節、火把節等傳統佳節消費旺季契機,挖掘消費熱點和增長點,進一步釋放居民消費潛力。
(三)夯實工業基礎,助推工業經濟平穩發展。深入落實支持武定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高位推動武定產業園區建設,聚焦項目、產業、集聚三個關鍵,做好園區企業培育和服務工作。鼓勵工業用地采取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彈性年期等方式供應土地,推進落實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全力化解園區用地批而未供、批而未征遺留問題,構建以質量和效率為核心的“畝均論英雄”評價體系,有力有序化解工投公司問題,破解企業用地、用能、環評要素保障瓶勁,加快實施祿金片區供排水、標準化廠房建設項目,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專債資金爭取力度,強化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加大產業招商力度,提升園區承載力和產業集聚發展能力。加快新動能培育力度,加快推進國鈦年產16萬噸高鈦渣生產線擴建項目、上海冠業智能制造、道地藥業附子加工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產。主動服務國鈦金屬600萬噸鈦礦開采加工及年產3萬噸鈦鐵合金、豐炟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6萬噸高鈦渣、鑫瑋釩鈦公司年綜合循環利用20萬噸含釩廢渣等項目。推動產業園區開展建設綠色低碳循環化改造,嚴格落實能耗“雙控”措施,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完成州級下達的能耗“雙控”目標任務。
| 上一條:2023年武定縣農業經濟持續平穩運行 |
| 下一條:武定縣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經濟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