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全縣上下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依靠全縣各族人民,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扎實推進“脫貧攻堅會戰年、產業發展推進年、從嚴治黨深化年”各項舉措,實施“五大攻堅工程”“十大專項行動”,大力弘揚“跨越發展、爭創一流;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精神,克難奮進、團結拼搏,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一、經濟增長
初步核算,全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GDP)708788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1.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5790萬元,增長6.3%,拉動經濟增長1.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217813萬元,增長19.1%,拉動經濟增長5.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315185萬元,增長10.2%,拉動經濟增長4.4個百分點。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3.9%、48.7%和37.4%。
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24.8%︰30.7%︰44.5%。全縣人均生產總值(GDP)達25341元,比上年增長11.7%。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314015萬元,比上年增長12.2%,占GDP的比重為44.3%。
表1:2017年生產總值和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
單位:萬元
| 指 標 |
生產總值 |
非公增加值 |
||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
| 合 計 |
708788 |
11.9 |
314015 |
12.2 |
| 第一產業 |
175790 |
6.3 |
50368 |
3.6 |
| 第二產業 |
217813 |
19.1 |
158515 |
20.1 |
| 第三產業 |
315185 |
10.2 |
105132 |
5.1 |
| 按行業分 |
|
|
|
|
| 農林牧漁業 |
180450 |
6.3 |
55028 |
3.8 |
| 工 業 |
160187 |
19.1 |
126151 |
20.7 |
| 建筑業 |
58074 |
19.3 |
32812 |
17.2 |
| 批發和零售業 |
50677 |
6.5 |
29713 |
8.9 |
| 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 |
4771 |
7.2 |
3025 |
10.2 |
| 住宿和餐飲業 |
26022 |
7.5 |
26013 |
7.0 |
| 金融業 |
26680 |
11.3 |
3762 |
13.7 |
| 房地產業 |
17290 |
-9.7 |
16924 |
-8.8 |
| 其他服務業 |
184637 |
14.1 |
20587 |
9.3 |
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76762萬元,增長10.9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8106萬元,增長7.57%;其中:稅收收入33965萬元,增長13.22%;非稅收入24141萬元,增長0.5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6617萬元,增長11.04%。
全縣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2%。其中:食品煙酒上漲2.6%;衣著上漲2.2%;居住下降1.5%;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7%;交通和通信下降0.3%;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3%;醫療保健上漲2.9%;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1.1%。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2.2%。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總水平下降1.5%。
年末全縣從業人員193947人,比上年增加97人。其中:從事農業產業124378人,占64.1%,比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從事非農產業69569人,占35.9%,比上年上升1.1個百分點。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比上年上升0.07個百分點;城鎮化水平(城鎮化率)36.17%,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
二、農 業
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317396萬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6.3%。全年糧食種植面積415812畝,增長0.18%。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67453畝,增長1.35%。其中:烤煙種植面積76102畝,減5.98%;油料種植面積32663畝,增長0.94%;蔬菜種植面積145957畝,增長5.99%。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比為60.86:39.14。全年糧食產量129269噸,增長1.59%。其中:秋糧104254噸,增長1.59%;夏糧25015噸,增長1.59%。
表2:主要農林產品產量
| 產品名稱 |
產量(噸) |
±% |
| 水稻 |
40077 |
0.81 |
| 小麥 |
12242 |
1.91 |
| 玉米 |
56307 |
1.46 |
| 豆類 |
9955 |
5.03 |
| 薯類(折糧) |
3290 |
6.2 |
| 烤煙 |
10289 |
-2.2 |
| 油料 |
4682 |
2.95 |
| 藥材 |
1320 |
-11.41 |
| 蔬菜 |
152647 |
9.25 |
| 水果 |
15679 |
2.32 |
| 板栗 |
1497 |
2.26 |
| 花椒 |
102 |
3.02 |
| 核桃 |
1303 |
17.09 |
全年肉類總產量56558噸,增長2.71%;禽蛋產量1459噸,增長3.4%;蜂蜜產量138噸,增長5.34%;水產品產量1422噸,增長13.13%。大牲畜出欄60141頭,增長2.5%,年末存欄124190頭,增長3.02%;生豬出欄448277頭,增長3.02%,年末存欄319166頭,增長0.92%;羊出欄156152只,增長3.93%,年末存欄235013只,增長6.08%;家禽出欄4612435羽,增長0.92%,年末存欄2086478羽,增長0.84%。
年末常用耕地面積290235畝(不含臨時性耕地),其中:水田103771畝,旱地186464畝;有效灌溉面積145501畝,農業機械總動力33.18萬千瓦,增長3.8%。農村用電量4509萬度,增長6.27%;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5596噸,增長1.38%;農藥使用量259噸,增長2.78%。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454978萬元,比上年增長35.25%(現價),實現增加值121717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20.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13587萬元,比上年增長102.73%,其中:利潤9741萬元,增長288.71%,稅金3846萬元,下降3.32%。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77604萬元,增長20.79%。
表3: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 指標名稱 |
單位 |
2017年 |
2016年 |
增減% |
| 鐵礦石成品礦 |
噸 |
2630239 |
2384437 |
10.31 |
| 其中:鐵精礦 |
噸 |
2629189 |
2384437 |
10.26 |
| 磚 |
萬塊 |
14075 |
11689 |
20.41 |
| 熟肉制品 |
噸 |
979 |
813 |
20.48 |
| 鈦白粉 |
噸 |
8212 |
0 |
100 |
| 炸藥 |
噸 |
11998 |
11399 |
5.25 |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153512 |
129339 |
18.69 |
| 風力發電量 |
萬千瓦小時 |
12295 |
0 |
100 |
| 高鈦渣 |
噸 |
270368 |
205300 |
31.69 |
| 生鐵 |
噸 |
52471 |
35458 |
47.98 |
| 焙烤松脆食品 |
噸 |
3976 |
2745 |
44.84 |
| 鐵礦石原礦 |
噸 |
3124110 |
2653154 |
17.75 |
| 銅金屬含量 |
噸 |
8776 |
7889 |
11.24 |
| 鋅金屬含量 |
噸 |
10746 |
3028 |
254.89 |
| 冷凍蔬菜 |
噸 |
939 |
8104 |
-88.41 |
| 木紋石板材 |
平方米 |
2345476 |
2304068 |
1.80 |
| 鈦精礦 |
噸 |
351248 |
339646 |
3.42 |
全縣10個資質建筑企業,完成總產值138960萬元,比上年增長35.65%,實現利潤5911.9萬元,增長104.59%,實現稅金5257.1萬元,增長57.14%。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完成1172808萬元,比上年增長32.72%。按構成分,建筑工程投資1061246萬元,增長35.9%;安裝工程投資60909萬元,增長30.1%;設備購置26244萬元,減23.82%;其他費用24409萬元,增長13.77%。全年新增固定資產959549萬元,增長76.53%。本年新開工項目133個,增長9.92%。
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205728萬元,增長66.59%;第二產業投資12667萬元,減92.41%;第三產業投資954413萬元,增長60.86%。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44211萬元,下降21.82%。商品房銷售面積373885平方米,減45.26%。商品房銷售額126116萬元,減39.44%。
五、國內外貿易及招商引資
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3976.1萬元,同比增長12.6%。按銷售地區分,城鎮實現185515.8萬元,增長14.75%;鄉村實現68460.3萬元,增長7.16%。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實現47354.6萬元,增長11.9%;商品零售實現206621.5萬元,增長12.76%。
全年共實施招商引資項目87個,累計到位資金921111萬元,同比增長34.26%。其中:省外到位資金591625萬元,同比增長32.25%。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年末縣內公路通車里程2606.5公里(不含高速、國道及省道)。境內高速公路63.8公里,國道101公里,省道48.7公里。年末機動車擁有量60793輛,同比增長6.57%。其中,汽車13933輛,增長32.86%;拖拉機6749輛,同比增長2.27%;摩托車40111輛,增長0.38%。機動車駕駛員83473人。全年完成客運量397.39萬人次,減2.1%;客運周轉量25130萬人公里,增長2.01%;貨運量167.57萬噸,增長33.2%;貨運周轉量27869萬噸公里,增長17.9%。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5378萬元,比上年增長26.88%。其中:郵政業務總量892萬元,增長20.22%;電信業務總量24486萬元,增長27.14%。年末固定電話用戶0.35萬戶;移動電話用戶18.7萬戶。電話普及率為68部/百人(按公安戶籍人口計算),比上年增加3部/百人。年末互聯網用戶達27451戶。
全年共接待游客328.4萬人次,增長40.58%,實現旅游總收入242157.5萬元,增長49.82%。其中:獅子山景區接待游客43.7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778.3萬元,同比分別減43.04%和增長2.65%。
七、金融和保險
金融機構年末人民幣存款余額960872萬元,增長10.21%,其中:住戶存款余額510294萬元,增長12.77 %。金融機構年末人民幣貸款余額557298萬元,增長22.04%。
全年縣內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4494萬元,增長30.47%,其中:壽險公司保費收入7348萬元,賠款及給付961萬元;財產保險公司保費收入5048元,賠款及給付2742萬元。健康和意外傷害業務保費收入2098萬元,賠款及給付52萬元。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縣有高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2538人,專任教師185人;完全中學1所,在校學生2508人,專任教師202人;初級中學11所,在校學生7574人,專任教師580人;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在校學生2447人,專任教師125人;小學123所,在校學生16902人,專任教師1160人;幼兒園(含學前班)67所,在校學生6340人,專業教師167人;職業高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515人,專任教師39人;進修學校1所,專任教師12人。
全縣學齡兒童凈入學率99.99%,初中學齡人口凈入學率99.97%,初中升學率89.43%,高中入學率78.03%,高中升學率97.55%。
全年上報州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48項,批準立項29項,其中:省級立項6項,州級立項13項。受理專利申請96件,批準專利36件。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圖書館1個,藏書量14.2萬冊,電視覆蓋率99.8%,廣播覆蓋率99.1%。
年末有醫療衛生機構169個,其中:醫院5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5個,衛生院(分院)13所,村衛生室115所,診所27所;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所,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所,婦幼保健院1個,衛生監督所1個,有衛生技術人員1335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401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1395張,其中:醫院床位1157張,衛生院238張。
全年體育健兒參加州級及以上體育競技比賽獲得獎牌2枚,其中:金牌1枚、銅牌1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扶貧和社會保障
據統計,全縣常住人口27.98萬人,出生率11.76‰,死亡率7.0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7‰。按公安戶籍人口統計,年末全縣總人口278847人,比上年增加1600人。其中:城鎮人口64887人;鄉村人口213960人。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156448人,占總人口的56.11%,其中:彝族人口88893人,占總人口的31.88%,占少數民族人口的56.82%。百人以上少數民族有彝族(88893人)、傈僳族(32386人)、苗族(24413人)、傣族(7911人)、回族(1101人)、哈尼族(953人)、白族(241)和壯族(141)。全年出生人口4682人,死亡人口3056人;男女性別比(以女性為100計算)為103。
全縣年末單位從業人員13105人,工資總額87843萬元,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67660元,比上年增長15.7%。
全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78元,增長9.8%;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43元,增長8.9%。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36.5%,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27.7%。年末全縣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60.79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37.5平方米。
全年共投入扶貧資金60000萬元,完成450個整村推進,年末貧困人口57029人,貧困鄉鎮5個,貧困村43個。農村貧困人口減貧率27.79%。
年末全縣參加城鄉基本養老保險174851人,其中:城鎮職工5664人,離退休人員2014人,企業職工4601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62572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48044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3073人。參加失業保險6809人,其中,城鎮職工4613人。
全年有18624戶39373人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其中:城鎮7301戶16667人,農村11323戶22706人。民政優扶革命傷殘軍人107人、在鄉復員軍人110人。有養老院11個,收養772人。
十一、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縣有中小型水庫74座,總庫容9776.27萬立方米。天保工程管護面積315.68萬畝。有自然保護區1個,保護區面積21255畝,全縣有林地面積248.64萬畝,活立木蓄積量902.4萬立方米,全年造林面積46433畝,森林覆蓋率58.95%。
全年平均降雨量952.4毫米,年平均氣溫16.5℃,年日照2080.3小時。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100%;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8.7%。
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6.48萬畝,絕收0.02萬畝。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755萬元。無森林火災發生。
全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8起,6人死亡,8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16.02萬元;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08人。發生交通事故1705起,4人死亡,198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73萬元。
注:1.本公報數為初步統計數。
2.生產總值(GDP)、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
4.資質內建筑業企業是指注冊地在我州的資質以上建筑施工企業。
5.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是指城鎮和農村非農戶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的固定資產項目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
| 上一條:武定縣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 下一條:武定縣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