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一年來,面對錯綜復雜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和艱巨繁重的脫貧攻堅及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縣委、縣人民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族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脫貧攻堅主線,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扎實推進“脫貧攻堅會戰年、產業發展推進年、從嚴治黨深化年”各項舉措和縣委“一圈一園三縣三基地”的思路要求,著力建設“多彩羅婺·幸福武定”,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態勢持續顯現。
一、經濟增長
初步核算,全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GDP)785495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1.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6491萬元,增長6.3%,拉動經濟增長1.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254937萬元,增長19.7%,拉動經濟增長6.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344067萬元,增長9.2%,拉動經濟增長3.9個百分點。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3.3%、53.6%和33.1%。
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23.7%︰32.5%︰43.8%。全縣人均生產總值(GDP)達28058元,比上年增長11.8%。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347419萬元,比上年增長14%,占GDP的比重為44.2%。
表1:2018年生產總值和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
單位:萬元
| 指 標 |
生產總值 |
非公增加值 |
||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
| 合 計 |
785495 |
11.9 |
347419 |
14.0 |
| 第一產業 |
186491 |
6.3 |
54109 |
6.4 |
| 第二產業 |
254937 |
19.7 |
187042 |
21.5 |
| 第三產業 |
344067 |
9.2 |
106268 |
5.5 |
| 按行業分 |
||||
| 農林牧漁業 |
191373 |
6.3 |
58991 |
6.4 |
| 工 業 |
181807 |
19.7 |
145061 |
21.3 |
| 建筑業 |
73638 |
19.8 |
42489 |
22.4 |
| 批發和零售業 |
53186 |
5.1 |
31125 |
5.9 |
| 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 |
4819 |
5.8 |
3079 |
6.6 |
| 住宿和餐飲業 |
27366 |
79 |
27357 |
8 |
| 金融業 |
28375 |
5.1 |
4114 |
8.1 |
| 房地產業 |
15961 |
-11.1 |
15682 |
-10.7 |
| 其他服務業 |
2208970 |
13 |
19521 |
15.2 |
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80610萬元,增長5.0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536萬元,增長7.62%;其中:稅收收入38234萬元,增長12.57%;非稅收入24302萬元,增長0.6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97993萬元,增長25.94%。
全縣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4%。其中:食品煙酒上漲0.1%;衣著上漲3.2%;居住上漲0.8%;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1.3%;交通和通信上漲3.6%;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3.6%;醫療保健上漲0.9%;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2.6%。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1.7%。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總水平上漲3.3%。
年末全縣從業人員194078人,比上年增加131人。其中:從事農業產業118252人,占60.9%,比上年下降3.2個百分點;從事非農產業75826人,占39.1%,比上年上升3.2個百分點。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2%,比上年上升0.02個百分點;城鎮化水平(城鎮化率)37.67%,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二、農 業
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323781萬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6.2%。全年糧食種植面積399284畝,增長0.38%。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69044畝,增長2.94%。其中:烤煙種植面積73800畝,減3.02%;油料種植面積32838畝,增長23.53%;蔬菜種植面積149770畝,增長2.61%。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比為59.74:40.26。全年糧食產量121283噸,增長0.47%。其中:秋糧99635噸,增長0.45%;夏糧21648噸,增長0.56%。
表2:主要農林產品產量
| 產品名稱 |
產量(噸) |
±% |
| 水稻 |
42588 |
0.47 |
| 小麥 |
13649 |
0.47 |
| 玉米 |
50756 |
0.47 |
| 豆類 |
8804 |
0.47 |
| 薯類(折糧) |
1730 |
0.52 |
| 烤煙 |
9945 |
-3.34 |
| 油料 |
4844 |
26.51 |
| 藥材 |
1305 |
-1.14 |
| 蔬菜 |
164539 |
7.79 |
| 水果 |
17296 |
3.91 |
| 板栗 |
1672 |
11.72 |
| 花椒 |
113 |
10.89 |
| 核桃 |
1506 |
15.58 |
全年肉類總產量41130噸,增長7.43%;禽蛋產量617噸,增長6.38%;蜂蜜產量141噸,增長2.17%;水產品產量1640噸,增長15.33%。大牲畜出欄33039頭,增長6.7%,年末存欄73271頭,增長6.3%;生豬出欄326147頭,增長8.6%,年末存欄223879頭,增長6.8%;羊出欄153200只,增長6.58%,年末存欄184614只,增長5.98%;家禽出欄3244080羽,增長6.06%,年末存欄1409527羽,增長5.38%。
年末常用耕地面積290235畝(不含臨時性耕地),其中:水田103771畝,旱地186464畝;有效灌溉面積145501畝,農業機械總動力24.83萬千瓦,減25.18%。農村用電量4470萬度,減0.86%;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5125噸,減3.02%;農藥使用量253噸,減2.32%。
三、工業和建筑業
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6戶,增長13.04%,從業人員2352人,增長7.1%,完成工業產值468956萬元,同比增長19.92%(現價),實現增加值130431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22.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7185萬元,比上年增長159.17%,其中:利潤-4540萬元,下降108.74%,稅金11725萬元,增長162.43%。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2887萬元,增長13.07%。
表3: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 產品名稱 |
單位 |
本年 |
上年同期 |
增減% |
| 鐵礦石成品礦 |
噸 |
2130205 |
1617796 |
31.67 |
| 其中:鐵精礦 |
噸 |
2130205 |
1617796 |
31.67 |
| 磚 |
萬塊 |
16672 |
14075 |
18.45 |
| 熟肉制品 |
噸 |
1114 |
979 |
13.78 |
| 鈦白粉 |
噸 |
8479 |
8212 |
3.25 |
| 炸藥 |
噸 |
11955 |
11998 |
-0.36 |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142519 |
153512 |
-7.16 |
| 風力發電量 |
萬度 |
14504 |
12295 |
17.96 |
| 高鈦渣 |
噸 |
289926 |
240909 |
20.35 |
| 生鐵 |
噸 |
27504 |
45574 |
-39.65 |
| 鈦鐵礦 |
噸 |
4923 |
1049 |
369.16 |
| 鈦精礦 |
噸 |
456697 |
352298 |
29.63 |
| 天然花崗石建筑板材 |
平方米 |
210492 |
186191 |
13.05 |
| 焙烤松脆食品 |
噸 |
6027 |
3976 |
51.58 |
| 鐵礦石原礦 |
噸 |
3783590 |
3124110 |
21.11 |
| 銅金屬含量 |
噸 |
12194 |
8776 |
38.94 |
| 木紋石板材 |
平方米 |
3030703 |
2461888 |
23.10 |
| 水泥 |
噸 |
68506 |
69523 |
-1.46 |
| 鋅金屬含量 |
噸 |
14441 |
10746 |
34.38 |
| 冷凍蔬菜 |
噸 |
1021 |
939 |
8.73 |
全縣10個資質建筑企業,完成總產值178417.8萬元,比上年增長28.39%,實現利潤4161.8萬元,下降17.60%,實現稅金4751.6萬元,增長30.75%。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20%。按構成分,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同比增長18.73%;設備購置同比下降7.78%;其他費用同比增長5.35%。本年新開工項目86個,下降35.34%。
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下降8.92%;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0.8%;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5.3%。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48494萬元,增長9.69%。商品房銷售面積220552平方米,下降41.01%。商品房銷售額80055萬元,減36.52%。
五、國內外貿易及招商引資
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3807.4萬元,同比增長12.2%。按銷售地區分,城鎮實現179952.5萬元,增長13.9%;鄉村實現73854.9萬元,增長8.2%。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實現54154.3萬元,增長14.6%;商品零售實現199653.1萬元,增長11.6%。
全年共實施招商引資項目94個,累計到位資金1207686萬元,同比增長31.1%。其中:省外到位資金829419萬元,同比增長40.2%。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年末縣內公路通車里程3183.6公里(不含高速、國道及省道)。境內高速公路88.84公里,國道79公里,省道42公里。年末機動車擁有量66169輛,同比增長8.8%。其中,汽車16498輛,增長18.4%;拖拉機4173輛,同比減38.2%;摩托車40825輛,增長1.8%。機動車駕駛員81012人,同比增長13.5%。全年完成客運量322.23萬人次,減1.9%;客運周轉量21170萬人公里,減15.8%;貨運量185.61萬噸,增長10.8%;貨運周轉量31750萬噸公里,增長13.9%。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3191萬元,比上年增長23.8%。其中:郵政業務總量964萬元,增長8.13%;電信業務總量32227萬元,增長24.4%。年末固定電話用戶0.9萬戶;移動電話用戶23.3萬戶。電話普及率為83部/百人(按公安戶籍人口計算),比上年增加15部/百人。年末互聯網用戶達50437戶。
全年共接待國內游客543.53萬人次,增長4%,接待入境游客2677人次,增長10.4%,實現旅游總收入592836.52萬元,增長12.77%。其中:獅子山景區接待游客43.2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701.7萬元,同比分別減少1.14%和9.84%。
七、金融和保險
金融機構年末人民幣存款余額978683萬元,增長1.85%,其中:住戶存款余額569526萬元,增長11.61 %。金融機構年末人民幣貸款余額630890萬元,增長13.21%。
全年縣內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4221萬元,增長2.1%,其中:壽險公司保費收入8812萬元,賠款及給付1166萬元;財產保險公司保費收入5044元,賠款及給付1853萬元。健康和意外傷害業務保費收入365萬元,賠款及給付68萬元。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縣有高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2585人,專任教師171人;完全中學1所,在校學生2434人,專任教師201人;初級中學11所,在校學生7175人,專任教師712人;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在校學生2713人,專任教師146人;小學121所,在校學生16960人,專任教師1127人;幼兒園(含學前班)68所,在校學生6466人,專業教師200人;職業高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500人,專任教師39人;進修學校1所,專任教師12人。
全縣學齡兒童凈入學率99.62%,初中學齡人口凈入學率99.27%,初中升學率84.81%,高中入學率85.03%,高中升學率93.07%。
全年上報州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24項,批準立項10項,其中:省級立項9項,州級立項1項。受理專利申請125件,批準專利54件。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圖書館1個,藏書量14.4萬冊,電視覆蓋率99.8%,廣播覆蓋率99.5%。
年末有醫療衛生機構166個,其中,醫院5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58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個,衛生院(分院)13所,村衛生室115所,診所29所;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所,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所,婦幼保健院1個,衛生監督所1個,有衛生技術人員1464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418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1485張,其中:醫院床位1231張,衛生院254張。
全年體育健兒參加州級及以上體育競技比賽獲得獎牌7枚,其中:金牌5枚、銅牌2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扶貧和社會保障
據統計,全縣常住人口28.01萬人,出生率11.78‰,死亡率7.0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74‰。按公安戶籍人口統計,年末全縣總人口280708人,比上年增加1861人。其中:城鎮人口65378人;鄉村人口215330人。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158225人,占總人口的56.37%,其中:彝族人口89571人,占總人口的31.91%,占少數民族人口的56.61%。百人以上少數民族有彝族(89571人)、傈僳族(32549人)、苗族(25169人)、傣族(7991人)、回族(1114人)、哈尼族(978人)、白族(269)和壯族(144)。全年出生人口4013人,死亡人口1924人;男女性別比(以女性為100計算)為103。
年末單位從業人員14822人,工資總額112298萬元,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77012元,比上年增長13.82%。
全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41元,增長9.4%;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26元,增長8.4%。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35.3%,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3.9%。年末全縣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47.7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34.6平方米。
全年共投入扶貧資金96315.9萬元,年末貧困人口25157人,貧困鄉鎮2個,貧困村68個。農村貧困人口減貧率9.87%。
年末全縣參加城鄉基本養老保險191820人,其中:機關事業職工7762人,企業職工8057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76001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66021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2928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253093人。參加失業保險7115人,其中,城鎮職工4688人。
全年有14053戶28711人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其中:城鎮6242戶12910人,農村7811戶15801人。民政優扶革命傷殘軍人107人、在鄉復員軍人110人。有養老院11個,收養778人。
十一、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縣有中小型水庫74座,總庫容9776.27萬立方米。天保工程管護面積315.68萬畝。有自然保護區1個,保護區面積21255畝,全縣有林地面積249.15萬畝,活立木蓄積量943萬立方米,全年造林面積89600畝,森林覆蓋率59.15%。
全年平均降雨量832.9毫米,年平均氣溫16.3℃,年日照2165.8小時。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100%;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8.7%。
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0.99萬畝,絕收0.08萬畝。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00萬元。無森林火災發生。
全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5起,9人死亡,7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91.79萬元;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11人。發生交通事故2229起,7人死亡,268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33萬元。
注:1.本公報數為初步統計數。
2.生產總值(GDP)、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
4.資質內建筑業企業是指注冊地在我縣的資質以上建筑施工企業。
5.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是指城鎮和農村非農戶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的固定資產項目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
6.森林覆蓋率、活立木蓄積量和森林面積指標數據由縣林業局提供。
7.學齡兒童凈入學率、初中學齡人口凈入學率、初中升學率、高中入學率、高中升學率等數據由縣教育局提供。
| 上一條:武定縣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 下一條:武定縣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