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是保障“十四五”順利啟航的奠基之年。一年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縣委、縣人民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族人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縣委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縣上下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及時應對各種風險挑戰。2020年末,全縣經濟總量超百億實現新突破、產業結構發生新變化、發展質量邁上新臺階,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歷史性勝利,如期脫貧,順利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為“十四五”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
一、經濟增長
初步核算,全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GDP)108366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3166萬元,增長5.9%,拉動經濟增長1.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347982萬元,增長12.8%,拉動經濟增長4.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472512萬元,增長2.0%,拉動經濟增長0.9個百分點。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9.4%、67.6%和13%。
三次產業結構為24.3︰32.1︰43.6。全縣人均生產總值(GDP)約45330元。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472206萬元,比上年增長5.1%,占GDP的比重為43.6%。
表1:2020年生產總值和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
單位:萬元
指 標 |
生產總值 |
非公增加值 |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
合 計 |
1083660 |
6.7 |
472206 |
5.1 |
第一產業 |
263166 |
5.9 |
82264 |
7.4 |
第二產業 |
347982 |
12.8 |
192016 |
12.6 |
第三產業 |
472512 |
2.0 |
197926 |
-3.5 |
按行業分 |
|
|
|
|
農林牧漁業 |
268228 |
5.9 |
87326 |
7.4 |
工 業 |
220692 |
12.1 |
112587 |
10.8 |
建筑業 |
127290 |
14.7 |
79429 |
16.4 |
批發和零售業 |
72915 |
-2.7 |
46414 |
-1.4 |
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 |
27611 |
6.8 |
24878 |
8.2 |
住宿和餐飲業 |
27323 |
-6.9 |
27165 |
-6.7 |
金融業 |
38982 |
4.8 |
2222 |
6.7 |
房地產業 |
43789 |
-25.6 |
43650 |
-24.7 |
其他服務業 |
256830 |
8.4 |
48535 |
6.8 |
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60907萬元,同比減少2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585萬元,減少28.9%;其中:稅收收入25402萬元,減少24.9%;非稅收入20183萬元,減少33.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06361萬元,減少8%。

全縣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3.3%。其中:食品煙酒上漲12.1%;衣著下降4.9%;居住上漲0.1%;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3%;交通和通信下降3.8%;教育文化和娛樂下降0.6%;醫療保健下降1.1%;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1.4%。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2.3%。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總水平上漲11.1%。

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2%,比上年下降0.35個百分點;城鎮化水平(城鎮化率)37.8%。
二、農業
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453803萬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5.9%。全年糧食種植面積401775畝,增長0.06%。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70383畝,減少0.3%。其中:烤煙種植面積73700畝,與上年減少0.14%;油料種植面積32048畝,減1.05%;蔬菜種植面積154381畝,增長0.79%。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比為59.8:40.2。全年糧食產量125103噸,增長1.09%。其中:秋糧102916噸,增長0.95%;夏糧22187噸,增長1.78%。
表2:主要農林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
產量(噸) |
±% |
水稻 |
43078 |
-0.16 |
小麥 |
11967 |
0.45 |
玉米 |
53094 |
1.92 |
豆類 |
9500 |
1.03 |
薯類(折糧) |
1783 |
-0.5 |
烤煙 |
9945 |
0 |
油料 |
4835 |
-0.04 |
藥材 |
1598 |
10.44 |
蔬菜 |
180423 |
4.67 |
水果(含果用瓜) |
23927 |
17.98 |
板栗 |
1934 |
5.34 |
花椒 |
167 |
17.39 |
核桃 |
2046 |
16.66 |
全年肉類總產量46746噸,增長6.83%;禽蛋產量2691噸,增長49.58%;蜂蜜產量152噸,減少3.18%;水產品產量1858噸,增長6.05%。大牲畜年末存欄77804頭,減少0.8%;生豬出欄367313頭,增長6.86%,年末存欄251884頭,增長7.46%;羊出欄179891只,增長8.37%,年末存欄203357只,增長4%;家禽出欄3717461羽,增長7.39%,年末存欄1520826羽,增長3.55%。
農業機械總動力27.64萬千瓦,增長4.41%。農村用電量4844萬度,增長4.92%;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4229噸,減少4.61%;農藥使用量234噸,減少6.02%。
三、工業和建筑業
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戶,增長7.14%,從業人員2370人,增長9.72%,完成工業產值509955萬元,同比增長26.4%(現價),實現增加值165111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2.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26059萬元,比上年增長31.7%,其中:實現利潤22249萬元,稅金3810萬元,同比下降41.4%。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33124萬元,同比下降7.2%。
表3: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
計量單位 |
本年累計 |
去年累計 |
增減% |
水泥混凝土電桿 |
根 |
29441 |
18479 |
59.3 |
熟肉制品 |
噸 |
768 |
1211 |
-36.6 |
鈦白粉 |
噸 |
6818 |
9361 |
-27.2 |
炸藥 |
噸 |
12000 |
12000 |
0.0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457273 |
435532 |
5.0 |
風力發電量 |
萬千瓦時 |
16516 |
16414 |
0.6 |
高鈦渣 |
噸 |
298358 |
262145 |
13.8 |
生鐵 |
噸 |
56493 |
45119 |
25.2 |
鐵礦石成品礦◇ |
噸 |
2108068 |
1803149 |
16.9 |
其中:◇鐵精礦 |
噸 |
2108068 |
1803149 |
16.9 |
金屬冶煉設備 |
噸 |
52132 |
0 |
- |
磚 |
萬塊 |
50364 |
42964 |
17.2 |
建筑用天然石料 |
立方米 |
6456 |
241406 |
-97.3 |
焙烤松脆食品 |
噸 |
10634 |
8645 |
23.0 |
銅金屬含量 |
噸 |
12165 |
10209 |
19.2 |
木紋石板材 |
平方米 |
171912 |
124443 |
38.1 |
水泥◇ |
噸 |
184981 |
156885 |
17.9 |
鋅金屬含量 |
噸 |
6694 |
13806 |
-51.5 |
冷凍蔬菜 |
噸 |
982 |
832 |
18.1 |
魔芋粉精 |
噸 |
628 |
198 |
217.2 |
鈦精礦 |
噸 |
451980 |
0 |
- |
耐火材料制品 |
噸 |
3292 |
0 |
- |
全縣12個資質建筑企業,完成總產值281979萬元,比上年增長23.48%,實現利潤12353.5萬元,增長71.18%,實現稅金10804.3萬元,增長31.84%。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5.2%。按構成分,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同比增長10.86%;設備購置同比增長0.73%;其他費用同比下降9.7%。本年新開工項目210個,增長60.3%。
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下降15.3%;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4.8%;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1.2%。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72726萬元,增長65%。商品房銷售面積39417平方米,下降75.65%。商品房銷售額15661萬元,減72.97%。
五、國內外貿易及招商引資
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5350.1萬元,同比增長0.2%。按銷售地區分,城鎮實現252992萬元,增長1.4%;鄉村實現152358.1萬元,減少1.7%。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實現76158.4萬元,增長3.3%;商品零售實現329191.7萬元,減少0.5%。
全年招商引資累計到位資金同比增長1.2%。其中:省外到位資金同比減少9.2%。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年末縣內公路通車里程3380.79公里(不含高速、國道及省道)。境內高速公路94.94公里,國道79公里,省道22公里。年末機動車擁有量75897輛,同比增長7.5%。其中,汽車24507輛,增長36.2%;拖拉機4195輛,同比增長0.2%;摩托車47195輛,增長7.9%。機動車駕駛員101021人,同比增長10.8%。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70277萬元,比上年增長43.1%。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216萬元,增長13.7%;電信業務總量69061萬元,增長43.8%。年末固定電話用戶0.65萬戶;移動電話用戶25.3萬戶。電話普及率為92部/百人(按公安戶籍人口計算),比上年增加14部/百人。年末互聯網用戶達75747戶。
全年共接待國內游客735.68萬人次,增長10.2%,接待入境游客102人次,減少96.74%,實現旅游總收入875166.28萬元,增長11.16%。
七、金融和保險
金融機構年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084497萬元,增長4.61%,其中:住戶存款余額703443萬元,增長10.01 %。金融機構年末人民幣貸款余額812457萬元,增長11.2%。
全年縣內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5874萬元,增長10.4%,其中:壽險公司保費收入9264.4萬元,賠款及給付1338萬元;財產保險公司保費收入6610元,賠款及給付2935萬元。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縣有高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2776人,專任教師208人;完全中學1所,在校學生2367人,專任教師207人;初級中學11所,在校學生7094人,專任教師543人;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在校學生3242人;小學128所,在校學生18485人,專任教師1077人;幼兒園(含學前班)136所,在校學生6339人,專業教師213人;職業高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404人,專任教師41人;進修學校1所。
全縣學齡兒童凈入學率99.95%,初中學齡人口凈入學率99.92%,初中升學率83.6%,高中入學率93.25%,高中升學率94.45%。
全年上報州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32項,批準立項15項,其中:省級立項9項,州級立項6項。當年受理專利申請54件,當年批準專利29件(含歷年受理當年批準)。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圖書館1個,藏書量18.51萬冊,電視覆蓋率99.7%,廣播覆蓋率99.7%。
年末有醫療衛生機構169個。醫院6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60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個,衛生院(分院)13個,村衛生室116個,診所30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所,婦幼保健院1個,衛生監督所1個。有衛生技術人員1708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563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1627張,其中醫院床位1336張,衛生院床位291張。
全年體育健兒參加州級及以上體育競技比賽獲得獎牌23枚,其中:金牌7枚、銀牌10枚、銅牌6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據統計,全縣常住人口23.91萬人。按公安戶籍人口統計,年末全縣總人口281444人,比上年減少136人。其中城鎮人口100641人,鄉村人口180803人。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159844人,占總人口的56.79%,其中彝族人口90155人,占總人口的32.03%,占少數民族人口的56.4%。百人以上少數民族有彝族(90155人)、傈僳族(32720人)、苗族(25720人)、傣族(8058人)、回族(1122人)、哈尼族(1019人)、白族(286人)和壯族(161人)。全年出生人口2687人,死亡人口2358人;男女性別比(以女性為100計算)為103。
全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16元,增長7.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80元,增長4%。年末全縣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51.1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43.4平方米。
全年共投入扶貧資金136173萬元。
年末全縣參加城鄉基本養老保險199030人,其中:機關事業職工7894人,企業職工8970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82166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66700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3905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252795人。參加失業保險6661人,其中城鎮職工6482人。
全年有14193戶26677人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其中城鎮5429戶10935人,農村8764戶15742人。民政優扶革命傷殘軍人108人、在鄉復員軍人52人。有養老院11個,收養580人。
十一、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縣有中小型水庫140座,總庫容10776.26萬立方米。天保工程管護面積315.68萬畝。有自然保護區1個,保護區面積21255畝,全縣有林地面積254.4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073.1萬立方米,全年造林面積13680畝,森林覆蓋率64.89%。
全年平均降雨量806.5毫米,年平均氣溫17℃,年日照3290.3小時。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1.46萬畝,絕收0.15萬畝。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304萬元。全年發生森林火災2起,受災森林面積72畝。
全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21起,5人死亡,1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6.9萬元;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046人。發生交通事故1909起,12人死亡,369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80萬元。
注:1.本公報數為初步統計數。
2.生產總值(GDP)、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
4.資質內建筑業企業是指注冊地在我縣的資質以上建筑施工企業。
5.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是指城鎮和農村非農戶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的固定資產項目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
6.森林覆蓋率、活立木蓄積量和森林面積指標數據由縣林業草原局提供。
7.學齡兒童凈入學率、初中學齡人口凈入學率、初中升學率、高中入學率、高中升學率等數據由縣教育體育局提供。
| 上一條:武定縣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 下一條:武定縣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