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面對疫情防控、有序限電、能耗雙控及自身結構性矛盾突出等多重沖擊,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各項決策部署,鞏固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積極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和“創國衛”工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堅定信心,奮勇前行,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縣保持了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總體穩定,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邁出堅實新步伐,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經濟增長
初步核算,全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GDP)1275292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1.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0473萬元,增長9.0%,拉動經濟增長2.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438271萬元,增長15.3%,拉動經濟增長4.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526548萬元,增長10.3%,拉動經濟增長4.5個百分點。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9.0%、42.4%和38.6%。
三次產業結構為24.3︰34.4︰41.3。全縣人均生產總值(GDP)53633元,增長13.1%。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562741萬元,比上年增長12.7%,占GDP的比重為44.1%。
表1:2021年生產總值和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
單位:萬元
指 標 |
生產總值 |
非公增加值 |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
合 計 |
1275292 |
11.6 |
562741 |
12.7 |
第一產業 |
310473 |
9.0 |
102644 |
15.3 |
第二產業 |
438271 |
15.3 |
232841 |
11.2 |
第三產業 |
526548 |
10.3 |
227256 |
13.0 |
按行業分 |
||||
農林牧漁業 |
316641 |
9.0 |
108812 |
14.9 |
工 業 |
281629 |
15.0 |
134313 |
7.6 |
建筑業 |
156642 |
15.7 |
98528 |
16.4 |
批發和零售業 |
87363 |
15.4 |
55814 |
17.1 |
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 |
31014 |
20.3 |
27975 |
20.4 |
住宿和餐飲業 |
30736 |
15.1 |
30567 |
15.0 |
金融業 |
39400 |
0.9 |
2246 |
0.9 |
房地產業 |
51887 |
9.4 |
51649 |
9.3 |
其他服務業 |
279980 |
9.0 |
52837 |
9.1 |
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65232萬元,同比增長7.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8336萬元,同比增長6.0%;其中:稅收收入27817萬元,增長9.5%;非稅收入20519萬元,增長1.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4546萬元,增長5.9%。

全縣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0.2%。其中:食品煙酒下降4.4%;衣著上漲4.5%;居住下降0.9%;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1.4%;交通和通信上漲6.6%;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0.5%;醫療保健上漲0.9%;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5.4%。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1.3%。

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6%,比上年上升0.14個百分點;城鎮化水平(城鎮化率)38.52%,比上年提高0.72個百分點。
二、農 業
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538151萬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11.3%。全年糧食種植面積402769畝,增長0.25%。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71722畝,增長0.5%。其中:烤煙種植面積74000畝,與上年增長0.41%;油料種植面積31910畝,減少0.43%;蔬菜種植面積156382畝,增長1.3%。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比為59.7:40.3。全年糧食產量125192噸,增長0.07%。其中:秋糧104292噸,增長1.34%;夏糧20900噸,減少5.8%。
表2:主要農林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
產量(噸) |
±% |
水稻 |
40746 |
-5.41 |
小麥 |
11317 |
-5.43 |
玉米 |
56722 |
6.83 |
豆類 |
9277 |
-2.35 |
薯類(折糧) |
1939 |
8.75 |
烤煙 |
10000 |
0.55 |
油料 |
4829 |
-0.12 |
藥材 |
1555 |
-2.69 |
蔬菜 |
190023 |
5.32 |
水果(含果用瓜) |
39428 |
64.78 |
板栗 |
2427 |
25.51 |
花椒 |
218 |
30.54 |
核桃 |
2688 |
31.42 |
全年肉類總產量43984噸,增長15.75%;禽蛋產量1933噸,減少16.03%;蜂蜜產量165噸,增長8.55%;水產品產量1121噸,增長0.99%。大牲畜年末存欄82222頭,增長9.17%;生豬出欄318008頭,增長20.78%,年末存欄231994頭,增長0.37%;羊出欄193895只,增長2.92%,年末存欄227192只,增長8.5%;家禽出欄4271402羽,減少0.3%,年末存欄1787783羽,增長11.9%。
農業機械總動力28.49萬千瓦,增長3.1%。農村用電量4996萬度,增長3.14%;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3856噸,減少3.97%;農藥使用量234噸,減少2.09%。
三、工業和建筑業
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5戶,增長16.7%,從業人員2860人,增長20.7%,完成工業產值566682萬元,同比增長13.0%(現價),實現增加值184941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9.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45130萬元,比上年增長33.2%,其中:實現利潤40988萬元,增長20.9%;稅金4141萬元,同比增長4.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73848萬元,同比增長34.7%。
表3: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
計量單位 |
本年累計 |
去年同期累計 |
增減% |
水泥混凝土電桿 |
根 |
22438 |
29441 |
-23.8 |
熟肉制品 |
噸 |
705 |
768 |
-8.1 |
冷凍蔬菜 |
噸 |
7314 |
982 |
644.5 |
鈦白粉 |
噸 |
7727 |
6818 |
13.3 |
炸藥 |
噸 |
12000 |
120000 |
-90.0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492878 |
458084 |
7.6 |
風力發電量 |
萬千瓦時 |
14329 |
16516 |
-13.2 |
高鈦渣 |
砘 |
219940 |
286968 |
-23.4 |
生鐵 |
噸 |
52599 |
56493 |
-6.9 |
鐵礦石成品礦◇ |
噸 |
2598519 |
2187300 |
18.8 |
其中:◇鐵精礦 |
噸 |
2598519 |
2187300 |
18.8 |
磚 |
萬塊 |
11499 |
50364 |
-77.2 |
天然花崗石建筑板材 |
平方米 |
179698 |
178368 |
0.7 |
焙烤松脆食品 |
噸 |
9762 |
10634 |
-8.2 |
銅金屬含量 |
噸 |
11949 |
12424 |
-3.8 |
水泥◇ |
噸 |
98853 |
184981 |
-46.6 |
鋅金屬含量 |
噸 |
0 |
6694 |
-100.0 |
魔芋粉精 |
噸 |
721 |
628 |
14.8 |
鈦精礦 |
噸 |
14361 |
19115 |
-24.9 |
生物質顆粒 |
噸 |
34674 |
24808 |
39.8 |
耐火材料制品 |
噸 |
3459 |
3292 |
5.1 |
建筑模板 |
張 |
1145136 |
578139 |
98.1 |
全縣12個資質建筑企業,完成總產值384304萬元,比上年增長36.29%,實現利潤10711.1萬元,減少13.29%,實現稅金11581.3萬元,增長7.19%。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16.1%。按構成分,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同比增長11.62%;設備購置同比增長0.35%;其他費用同比增長1.38%。本年新開工項目194個,增長18.75%。
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增長8.3%;第二產業投資增長9.7%;第三產業投資減少10.2%。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93051萬元,增長27.95%。商品房銷售面積72617平方米,增長84.23%。商品房銷售額39210萬元,增長13.6%。
五、國內外貿易及招商引資
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8313.1萬元,同比增長18.0%。按銷售地區分,城鎮實現309895.4萬元,增長22.5%;鄉村實現168417.7萬元,增長10.5%。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實現91255.5萬元,增長19.8%;商品零售實現387027.6萬元,增長17.6%。
全年招商引資累計到位資金同比增長15.1%。其中:省外到位資金同比增長7.1%。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年末縣內公路通車里程3898.19公里(不含高速、國道及省道)。境內高速公路94.94公里,國道79公里,省道42公里。年末機動車擁有量80317輛,同比增長5.82%。其中,汽車26290輛,增長7.3%;拖拉機4206輛,同比增長0.3%;摩托車49821輛,增長5.6%。機動車駕駛員112348人,同比增長11.2%。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76638萬元,比上年增長7.8%。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264萬元,增長3.9%;電信業務總量75374萬元,增長9.3%。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01萬戶;移動電話用戶25.7萬戶。電話普及率為95部/百人(按公安戶籍人口計算),比上年增加3部/百人。年末固定(移動)互聯網用戶達11.9萬戶。
全年共接待國內游客606.9萬人次,下降17.5%,接待入境游客4人次,同比下降96%。實現旅游總收入65.9億元,同比下降24.7%。獅子山景區接待游客33.7萬人次,同比下降19%,獅子山景區門票收入428.57萬元,同比增長45%。
七、金融和保險
金融機構年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111429萬元,增長2.48%,其中:住戶存款余額762080萬元,增長8.34%。金融機構年末人民幣貸款余額906595萬元,增長11.59%。
全年縣內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7273萬元,增長9.2%,其中:壽險公司保費收入9598萬元,賠款及給付940.5萬元;財產保險公司保費收入7675元,賠款及給付2894萬元。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縣有高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2753人,專任教師188人;完全中學1所,在校學生2438人,專任教師207人;初級中學11所,在校學生7035人,專任教師539人;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在校學生3310人;小學128所,在校學生17830人,專任教師1127人;幼兒園(含學前班)在校學生6530人,專任教師322人;職業高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398人,專任教師41人;進修學校1所。
全縣學齡兒童凈入學率99.8%,初中學齡人口凈入學率99.27%,初中升學率84.71%,高中入學率93.26%,高中升學率94.22%。
全年上報州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34項,批準立項20項,其中:省級立項14項,州級立項6項。當年受理專利申請18件,當年批準專利75件(含歷年受理當年批準)。
七、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圖書館1個,藏書量18.68萬冊,電視覆蓋率99.7%,廣播覆蓋率99.7%。
年末有醫療衛生機構169個。醫院6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60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個,衛生院(分院)13個,村衛生室116個,診所30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所,婦幼保健院1個,衛生監督所1個。有衛生技術人員1783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566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1643張,其中醫院床位1350張,衛生院床位293張。
全年體育健兒參加州級及以上體育競技比賽獲得獎牌5枚,其中:金牌3枚、銀牌1枚、銅牌1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據統計,全縣常住人口23.65萬人,出生率8.83‰,死亡率8.41‰,人口自然增長率0.42‰。按公安戶籍人口統計,年末全縣總人口280797人,比上年減少647人。其中城鎮人口106042人,鄉村人口174755人。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160288人,占總人口的57.08%,其中彝族人口90073人,占總人口的32.08%,占少數民族人口的56.19%。百人以上少數民族有彝族(90073人)、傈僳族(32704人)、苗族(25714人)、傣族(8062人)、回族(1123人)、哈尼族(1028人)、白族(291人)和壯族(174人)。全年出生人口2402人,死亡人口2607人;男女性別比(以女性為100計算)為103。
全年全體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88元,增長12.2%。其中,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05元,增長12.5%;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451元,增長10.9%。年末全縣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42.5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41.4平方米。
年末全縣參加城鄉基本養老保險199808人,其中:機關事業職工8006人,企業職工10688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81114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67264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4171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253093人。參加失業保險7335人,其中城鎮職工7335人。
全年有13684戶25032人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其中城鎮5379戶10793人,農村8305戶14239人。民政優扶革命傷殘軍人116人、在鄉復員軍人40人。有養老院11個,收養518人。
十一、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縣有中小型水庫142座,總庫容12051.38萬立方米。天保工程管護面積315.68萬畝。有自然保護區1個,保護區面積21255畝,全縣有林地面積254.4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073.1萬立方米,全年造林面積3842畝,森林覆蓋率64.89%。
全年平均降雨量848.3毫米,年平均氣溫17.1℃,年日照2433.8小時。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0.2萬畝,無絕收面積。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26萬元。全年發生森林火災2起,無受災森林面積。
全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7起,13人死亡,13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77.13萬元;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102人。發生交通事故1993起,23人死亡,415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33.08萬元。
注:1.本公報數為初步統計數。
2.生產總值(GDP)、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
4.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是指注冊地在我縣的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
5.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是指城鎮和農村非農戶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的固定資產項目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
6.森林覆蓋率、活立木蓄積量和森林面積指標數據由縣林草局提供。
7.學齡兒童凈入學率、初中學齡人口凈入學率、初中升學率、高中入學率、高中升學率等數據由縣教育體育局提供。
| 上一條:武定縣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 下一條:武定縣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