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減弱三重壓力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全縣上下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務院關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意見,錨定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州委“一極三區”思路目標,克服高溫干旱天氣影響和產業轉型升級滯后等挑戰,突出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工作,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邁出新步伐。
一、經濟增長
初步核算,全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GDP)1409218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5.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8220萬元,增長4.6%,拉動經濟增長1.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486922萬元,增長6.1%,拉動經濟增長2.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574076萬元,增長5.5%,拉動經濟增長2.3個百分點。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0.1%、38.8%和41.1%。
三次產業結構為24.7︰34.6︰40.7。全縣人均生產總值(GDP)60443元,增長6.6%。民營經濟增加值754560萬元,比上年增長6.3%,占GDP的比重為53.5%。
表1:2023年生產總值和民營經濟增加值
甲 |
生產總值 |
民營經濟增加值 |
||
絕對數 (萬元) |
比上年增長(%) |
絕對數 (萬元) |
比上年增長(%) |
|
合 計 |
1409218 |
5.5 |
754560 |
6.3 |
第一產業 |
348220 |
4.6 |
247714 |
4.6 |
第二產業 |
486922 |
6.1 |
247827 |
7.7 |
第三產業 |
574076 |
5.5 |
259019 |
6.5 |
按行業分 |
||||
農、林、牧、漁業 |
355226 |
4.7 |
253802 |
4.7 |
#農、林、牧、漁服務業 |
7006 |
5.9 |
6088 |
5.9 |
工 業 |
291656 |
0.0 |
135041 |
2.3 |
建筑業 |
195266 |
16.3 |
112786 |
14.7 |
批發和零售業 |
94826 |
14.4 |
59985 |
16.8 |
批發業 |
46855 |
12.0 |
13213 |
12.1 |
零售業 |
47971 |
16.9 |
46772 |
18.1 |
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 |
38954 |
4.4 |
36344 |
1.7 |
住宿和餐飲業 |
43592 |
15.5 |
42389 |
13.6 |
住宿業 |
7770 |
5.7 |
6710 |
5.7 |
餐飲業 |
35822 |
17.4 |
35679 |
15.0 |
金融業 |
41769 |
6.1 |
2256 |
6.0 |
房地產業 |
52261 |
-2.7 |
51268 |
-2.6 |
房地產業(K門類) |
5250 |
-37.8 |
4445 |
-38.4 |
自有房地產經營活動 |
47011 |
4.0 |
46823 |
4.0 |
其他服務業 |
295668 |
3.6 |
60689 |
5.3 |
營利性服務業 |
56623 |
5.6 |
39653 |
6.4 |
非營利性服務業 |
239045 |
3.2 |
21036 |
3.4 |
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66998萬元,比上年增長16.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3952萬元,比上年增長11.1%;其中:稅收收入36141萬元,增長25.9%;非稅收入7811萬元,減少2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0139萬元,減少5.7%。
全縣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與上年持平。其中:食品煙酒上漲1.1%,衣著下降0.3%,居住上漲0.2%,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1%,交通和通信下降2.2%,教育文化和娛樂下降0.3%,醫療保健上漲0.2%,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2.6%。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0.5%。
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51%,比上年下降0.27個百分點。
二、農 業
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59759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4.7%。全年糧食種植面積408546畝,增長0.89%。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88649畝,增長3.51%。其中:烤煙種植面積83000畝,增長7.79%;油料種植面積35019畝,增長9.82%;蔬菜種植面積160269畝,增長0.4%。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比為58.6:41.4。全年糧食產量128292噸,增長0.89%。其中:秋糧107287噸,增長1.13%;夏糧21005噸,減少0.31%。
表2:主要農林產品產量
指標名稱 |
單位 |
本年 |
上年 |
±% |
稻谷 |
噸 |
39070 |
38684 |
1.00 |
小麥 |
噸 |
10699 |
11047 |
-3.15 |
玉米 |
噸 |
62113 |
60966 |
1.88 |
豆類 |
噸 |
9289 |
9169 |
1.31 |
薯類(折糧計算) |
噸 |
2063 |
2030 |
1.63 |
烤煙 |
噸 |
11375 |
10350 |
9.90 |
油料 |
噸 |
5333 |
4898 |
8.88 |
藥材 |
噸 |
1692 |
1887 |
-10.33 |
蔬菜 |
噸 |
202956 |
196419 |
3.33 |
園林水果(含果用瓜) |
噸 |
50739 |
47576 |
6.65 |
板栗 |
噸 |
3331 |
2636 |
26.37 |
核桃 |
噸 |
3058 |
2963 |
3.21 |
花生 |
噸 |
322 |
250 |
28.80 |
油菜籽 |
噸 |
4641 |
4516 |
2.77 |
其他油料 |
噸 |
370 |
131 |
182.44 |
甘蔗 |
噸 |
1118 |
1100 |
1.64 |
全年肉類總產量48658噸,增長2.79%;禽蛋產量2262噸,增長14.42%;蜂蜜產量218噸,增長36.79%;水產品產量1111噸,增長1%。大牲畜年末存欄84351頭(匹),增長1.54%。生豬出欄346509頭,增長3.58%;年末存欄218322頭,減少4.37%。羊出欄244358只,增長9.98%;年末存欄246184只,增長7.29%。家禽出欄4493340只,減少2.15%;年末存欄1832199只,減少2.88%。
農業機械總動力30.5萬千瓦,增長3.87%。農村用電量5227萬度,增長1.38%。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3866噸,減少1.32%;農藥使用量218噸,減少1.36%。
三、工業和建筑業
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0戶,增長11.11%,實現總產值比上年下降2.9%,實現增加值比上年減少1.1%。從業人員2840人,增長5.46%。實現利稅總額62354.7萬元,比上年增長51.84%,其中:實現利潤43147.2萬元,比上年增長41.66%;稅金19207.5萬元,比上年增長81.08%。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6471.9萬元,比上年增長6.61%。
表3: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
計量單位 |
本年 |
上年 |
增減(%) |
天然花崗石建筑板材 |
平方米 |
228101 |
870422 |
-73.8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217026 |
439024 |
-50.6 |
水泥混凝土電桿 |
根 |
16584 |
25868 |
-35.9 |
生物質顆粒 |
噸 |
21273 |
32367 |
-34.3 |
焙烤松脆食品 |
噸 |
5794 |
7853 |
-26.2 |
耐火材料制品 |
噸 |
2995 |
3764 |
-20.4 |
水泥◇ |
噸 |
66173 |
77008 |
-14.1 |
高鈦渣 |
噸 |
296357 |
321244 |
-7.7 |
魔芋粉精 |
噸 |
920 |
992 |
-7.3 |
磚 |
萬塊 |
11217 |
11885 |
-5.6 |
鐵礦石成品礦◇ |
噸 |
1968018 |
1983706 |
-0.8 |
其中:◇鐵精礦 |
噸 |
1968018 |
1983706 |
-0.8 |
銅金屬含量 |
噸 |
13205 |
13162 |
0.3 |
鈦精礦 |
噸 |
85953 |
83160 |
3.4 |
生鐵 |
噸 |
92762 |
88140 |
5.2 |
風力發電量 |
萬千瓦時 |
15092 |
13408 |
12.6 |
高嶺土(瓷土) |
噸 |
508924 |
443992 |
14.6 |
熟肉制品 |
噸 |
854 |
730 |
16.9 |
光伏發電量 |
萬千瓦時 |
21714 |
18308 |
18.6 |
冷凍蔬菜 |
噸 |
5100 |
3756 |
35.8 |
塑料制品◇ |
噸 |
1098 |
773 |
42.0 |
其中:◇塑料薄膜△ |
噸 |
1098 |
773 |
42.0 |
鈦白粉 |
噸 |
6284 |
3354 |
87.4 |
硫酸(折100%) |
噸 |
20585 |
0 |
- |
食用菌 |
千克 |
84616 |
0 |
- |
全縣17個資質建筑企業,完成總產值625804萬元,比上年增長29.95%;實現利潤6442萬元,增長50.6%;實現稅金16764萬元,增長19.7%。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2.5%。按構成分:建筑安裝工程投資比上年增長3.4%,設備購置比上年減少34%,其他費用比上年增長28%。本年新開工項目比上年增長15.6%。
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減少11.8%,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8%,第三產業投資增長3.7%。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41136萬元,減少41.31%。商品房銷售面積72464平方米,減少27.87%。商品房銷售額22193萬元,減少60.82%。
五、國內外貿易及招商引資
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5103.4萬元,比上年增長3.8%。按銷售地區分,城鎮實現299315.1萬元,增長1.1%;鄉村實現175788.3萬元,增長8.8%。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實現130712.5萬元,增長36.3%;商品零售實現344390.9萬元,減少4.8%。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127.5萬美元,比上年減少62.3%。其中出口額127.5萬美元,減少62.3%。
全年招商引資引進州外到位資金比上年增長15.2%,省外到位資金比上年增長11.5%。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年末縣內公路通車里程3621.54公里(不含高速、國道及省道)。境內高速公路94.94公里,國道79公里,省道42公里。年末機動車擁有量76581輛,比上年增長15%。其中,汽車21284輛,增長73%;拖拉機4027輛,比上年減少4.8%;摩托車51270輛,增長20.7%。機動車駕駛員97209人,比上年增長16.6%。
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2473.7萬元,比上年增長12.4%;電信業務總量15402萬元,增長15.2%。年末全縣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22.8萬戶,移動電話普及率98部/百人。互聯網用戶13.9萬戶(含寬帶接入用戶和移動互聯網用戶)。
全年共接待國內游客370.17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5.03億元,分別增長12%、14.8%。獅子山景區接待游客11.9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0.1%,獅子山景區門票收入274.38萬元,比上年增長30.8%。
七、金融和保險
金融機構年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220179萬元,增長8.74%,其中住戶存款余額916926萬元,增長8.08%。金融機構年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155402萬元,增長13.21%。
全年縣內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6691萬元,比上年增長2.1%。其中,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7484萬元,增長5.6%;壽險業務保費收入9207萬元,減少0.6%。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5110萬元,減少19.2%。其中,財產險業務賠款及給付4450萬元,減少23%;壽險業務賠款及給付660萬元,增長20.7%。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縣有高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2494人,專任教師195人;完全中學1所,在校學生2612人,專任教師205人;初級中學11所,在校學生6955人,專任教師544人;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在校學生5940人,專任教師481人;小學學校128所,在校學生16957人,專任教師1293人;幼兒園(含學前班)在校學生6307人,專任教師330人。
全縣學齡兒童凈入學率99.59%,初中學齡人口凈入學率99.63%,高中升學率100%。
全年上報州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57項,批準立項54項,其中:省級立項48項,州級立項6項。當年授權專利177件。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量18.8萬冊,電視覆蓋率99.7%,廣播覆蓋率99.7%。
年末有醫療衛生機構166個:醫院6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57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個,鄉鎮衛生院(分院)13個,村衛生室117個,診所26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所,婦幼保健院1個,衛生監督所1個。有衛生技術人員2277人,其中執業醫師513人,執業助理醫師254人,注冊護士1091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1841張,其中醫院床位1369張,衛生院床位412張。
全年體育健兒參加州級及以上體育競技比賽獲得獎牌46枚,其中:金牌24枚、銀牌12枚、銅牌10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據統計,全縣常住人口23.17萬人,其中男性11.72萬人,女性11.45萬人,出生率8.15‰,死亡率9.01‰,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0.86‰,常住城鎮人口9.4萬人,城鎮化水平(城鎮化率40.57%,比上年提高1.45個百分點。按公安戶籍人口統計,年末全縣總人口280141人,比上年減少471人。其中:城鎮人口118071人,鄉村人口162070人。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159987人,占總人口的57.11%,其中彝族人口90216人,占總人口的32.2%,占少數民族人口的56.39%。百人以上少數民族有彝族(90216人)、傈僳族(32707人)、苗族(25863人)、傣族(8050人)、回族(1121人)、哈尼族(1062人)、白族(307人)和壯族(173人)。全年出生人口2035人,死亡人口2213人;男女性別比(以女性為100計算)為103。
全年全體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61元,增長5.4%。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700元,增長3.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30元,增長8.4%。全體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573元,增長9.3%,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9659元,增長6.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973元,增長12%。
年末全縣參加城鄉基本養老保險202107人,其中:機關事業職工8103人,企業職工14404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79600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59550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4789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244961人。參加失業保險10900人,其中城鎮職工10900人。參加工傷保險21600人。參加生育保險4173人。
全年有14536戶20802人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其中:城鎮4549戶7428人,農村9987戶13374人。民政優扶革命傷殘軍人120人、在鄉復員軍人27人。有養老院12個,收養487人。
十一、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縣有中小型水庫141座,總庫容12087.8萬立方米。天保工程管護面積315.68萬畝。有自然保護區1個,保護區面積21255畝,全縣有林地面積241.5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130.8萬立方米,本年新增造林面積1291畝,森林覆蓋率55.83%。
全年平均降雨量707.2毫米,年平均氣溫17.4℃,年日照2412.3小時。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2.56萬畝,絕收面積0.02萬畝。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56萬元。全年無森林火災發生。
全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2起,2人死亡,無人員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35萬元;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014人。發生交通事故1500起,7人死亡,386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19萬元。
注:1.本公報數為初步統計數。
2.生產總值(GDP)、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
4.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是指注冊地在我縣的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
5.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是指城鎮和農村非農戶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的固定資產項目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
6.電信業務總量從2022年開始統一采用上年不變單價計算,郵政業務總量以最新不變單價計算,與往年數據不具可比性。統一采用州業務管理部門反饋數據。
7.森林覆蓋率、活立木蓄積量和森林面積指標數據由縣林業和草原局提供。
8.學齡兒童凈入學率、初中學齡人口凈入學率、初中升學率、高中入學率、高中升學率等數據由縣教育體育局提供。
| 上一條:武定縣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 下一條:武定縣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