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年,也是十八屆縣人民政府履職的開局之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和國內疫情頻發、服務業持續低迷、保三保防風險長期承壓等超預期因素疊加沖擊,縣委、縣人民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族人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積極應對挑戰,務實篤行擔當,全力攻堅克難,積極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努力化解經濟運行中固定資產投資回落、建筑業持續增長勢頭不佳及商貿企業持續低位運行的不利因素和困難,全力穩定經濟增長阻止下滑勢頭,全縣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發展的良好態勢。
一、經濟增長
初步核算,全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GDP)1363652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5.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6014萬元,增長5.2%,拉動經濟增長1.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494701萬元,增長10.9%,拉動經濟增長3.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542937萬元,增長0.5%,拉動經濟增長0.2個百分點。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4.3%、71.6%和4.1%。
三次產業結構為23.9︰36.3︰39.8。全縣人均生產總值(GDP)57892元,增長6.1%。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612191萬元,比上年增長5.4%,占GDP的比重為44.9%。民營經濟增加值718256萬元,比上年增長5.3%,占GDP的比重為52.7%。
表1:2022年生產總值和非公有制經濟、民營經濟增加值
單位:萬元
甲 |
生產總值 |
非公增加值 |
民營增加值 |
|||
絕對數 |
±% |
絕對數 |
±% |
絕對數 |
±% |
|
合 計 |
1363652 |
5.1 |
612191 |
5.4 |
718256 |
5.3 |
第一產業 |
326014 |
5.2 |
123101 |
5 |
230406 |
5.2 |
第二產業 |
494701 |
10.9 |
251919 |
11.1 |
248363 |
11.2 |
第三產業 |
542937 |
0.5 |
237171 |
0.4 |
239487 |
0.1 |
按行業分 |
||||||
農、林、牧、漁業 |
332721 |
5.2 |
128909 |
5.1 |
236234 |
5.2 |
#農、林、牧、漁服務業 |
6707 |
7.2 |
5808 |
7.2 |
5828 |
7.2 |
工 業 |
317615 |
9.1 |
145313 |
8.9 |
143882 |
9.1 |
建筑業 |
177086 |
14.1 |
106606 |
14 |
104481 |
14.1 |
批發和零售業 |
81074 |
-10.1 |
50951 |
-8.9 |
51329 |
-9.1 |
批發業 |
41162 |
-11.9 |
12596 |
-12 |
11896 |
-11.9 |
零售業 |
39912 |
-8.2 |
38355 |
-7.8 |
39433 |
-8.2 |
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 |
33137 |
4.2 |
30619 |
4.2 |
31314 |
4.2 |
住宿和餐飲業 |
33411 |
0.6 |
32687 |
0.6 |
32519 |
0.6 |
住宿業 |
5745 |
-0.4 |
5021 |
-0.3 |
4964 |
-0.4 |
餐飲業 |
27666 |
0.8 |
27666 |
0.8 |
27555 |
0.8 |
金融業 |
41237 |
2.1 |
2351 |
2.1 |
2227 |
2.2 |
房地產業 |
55441 |
5.4 |
54936 |
5.3 |
55159 |
5.4 |
房地產業(K門類) |
8556 |
10.2 |
8051 |
10.2 |
8274 |
10.2 |
自有房地產經營活動 |
46885 |
4.5 |
46885 |
4.5 |
46885 |
4.5 |
其他服務業 |
291930 |
2 |
59819 |
1.9 |
61111 |
1.1 |
營利性服務業 |
55607 |
0.4 |
41149 |
1.6 |
40315 |
0.4 |
非營利性服務業 |
236323 |
2.4 |
18670 |
2.4 |
20796 |
2.4 |
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54843萬元,同比減少15.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自然口徑)39560萬元,同比減少18.2%;其中:稅收收入(自然口徑)28706萬元,增長3.2%;非稅收入10854萬元,減少47.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4735萬元,減少21.5%。
全縣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9%。其中:食品煙酒上漲0.2%;衣著上漲1.8%;居住上漲1.7%;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3.4%;交通和通信上漲11.5%;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1.7%;醫療保健下降0.3%;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0.8%。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4%。
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78%,比上年下降0.28個百分點;城鎮化水平(城鎮化率)39.12%,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二、農 業
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569902萬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5.9%。全年糧食種植面積404944畝,增長0.54%。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78871畝,增長2.63%。其中:烤煙種植面積77000畝,增長4.05%;油料種植面積31888畝,減少0.07%;蔬菜種植面積159635畝,增長2.08%。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比為59.2:40.8。全年糧食產量127154噸,增長1.57%。其中:秋糧106083噸,增長1.72%;夏糧21071噸,增長0.82%。
表2:主要農林產品產量
指標名稱 |
單位 |
本年 |
上年 |
±% |
稻谷 |
噸 |
38684 |
40746 |
-5.06 |
小麥 |
噸 |
11047 |
11317 |
-2.39 |
玉米 |
噸 |
60966 |
56722 |
7.48 |
豆類 |
噸 |
9169 |
9277 |
-1.16 |
薯類(折糧計算) |
噸 |
2030 |
1939 |
4.69 |
烤煙 |
噸 |
10350 |
10000 |
3.50 |
油料 |
噸 |
4898 |
4829 |
1.42 |
藥材 |
噸 |
1887 |
1555 |
21.36 |
蔬菜 |
噸 |
196419 |
190023 |
3.37 |
園林水果(含果用瓜) |
噸 |
43282 |
39428 |
9.77 |
板栗 |
公斤 |
2636374 |
2427275 |
8.61 |
核桃 |
公斤 |
2963418 |
2688408 |
10.23 |
花生 |
公斤 |
250 |
269 |
-7.10 |
油菜籽 |
公斤 |
4516 |
4431 |
1.93 |
其他油料 |
公斤 |
131 |
129 |
1.78 |
甘蔗 |
公斤 |
1099 |
1100 |
-0.05 |
全年肉類總產量47336噸,增長7.62%;禽蛋產量1977噸,增長2.28%;蜂蜜產量159噸,減少3.64%;水產品產量1100噸,減少1.87%。大牲畜年末存欄83070頭,增長1.03%;生豬出欄334544頭,增長5.2%,年末存欄228300頭,減少1.59%;羊出欄222177只,增長14.59%,年末存欄229462只,增長1%;家禽出欄4591873羽,增長7.5%,年末存欄1886589羽,增長5.53%。
農業機械總動力29.4萬千瓦,增長3.2%。農村用電量5156萬度,增長3.2%;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4052噸,增長1.41%;農藥使用量221噸,減少5.56%。
三、工業和建筑業
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6戶,增長2.86%,總產值同比下降1.27%,增加值增長12.20%。從業人員2693人,下降8.62%,實現利稅總額42136.2萬元,同比增長1.09%,其中:實現利潤31530.8萬元,下降5.04%;稅金10605.4萬元,同比增長25.1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6313.2萬元,同比增長12.45%。
表3: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
計量單位 |
本年累計 |
上年同期累計 |
增減% |
水泥混凝土電桿 |
根 |
25868 |
22438 |
15.3 |
熟肉制品 |
噸 |
730 |
705 |
3.5 |
冷凍蔬菜 |
噸 |
3756 |
6887 |
-45.5 |
鈦白粉 |
噸 |
2797 |
6654 |
-58.0 |
炸藥 |
噸 |
14400 |
12000 |
20.0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439024 |
492878 |
-10.9 |
風力發電量 |
萬千瓦時 |
13408 |
14329 |
-6.4 |
高鈦渣 |
噸 |
285594 |
171712 |
66.3 |
鐵礦石成品礦◇ |
噸 |
1977034 |
2621565 |
-24.6 |
其中:◇鐵精礦 |
噸 |
1977034 |
2621565 |
-24.6 |
生鐵 |
噸 |
41721 |
35928 |
16.1 |
礦山專用設備 |
噸 |
26773 |
0 |
- |
金屬冶煉設備 |
噸 |
32302 |
22911 |
41.0 |
磚 |
萬塊 |
11885 |
11499 |
3.4 |
天然花崗石建筑板材 |
平方米 |
870422 |
179698 |
384.4 |
焙烤松脆食品 |
噸 |
7853 |
9762 |
-19.6 |
銅金屬含量 |
噸 |
13162 |
11949 |
10.2 |
水泥◇ |
噸 |
77008 |
98853 |
-22.1 |
魔芋粉精 |
噸 |
992 |
721 |
37.6 |
鈦精礦 |
噸 |
13970 |
14361 |
-2.7 |
生物質顆粒 |
噸 |
34532 |
34674 |
-0.4 |
耐火材料制品 |
噸 |
3764 |
3459 |
8.8 |
建筑用模板 |
塊 |
1031983 |
1145136 |
-9.9 |
光伏發電量 |
萬千瓦時 |
18308 |
0 |
- |
全縣14個資質建筑企業,完成總產值481564萬元,比上年增長25.31%,實現利潤4277萬元,增長85%,實現稅金14008萬元,增長20.9%。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14.4%。按構成分,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同比增長14%;設備購置同比增長10%;其他費用同比增長3.6%。本年新開工項目同比增長10.3%。
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增長8.3%;第二產業投資增長46.5%;第三產業投資增長6.9%。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70094萬元,減少24.67%。商品房銷售面積100459平方米,增長38.3%。商品房銷售額56650萬元,增長44.5%。
五、國內外貿易及招商引資
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7746萬元,同比減少4.3%。按銷售地區分,城鎮實現296150萬元,減少4.4%;鄉村實現161596萬元,減少4.1%。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實現95910萬元,增長5.1%;商品零售實現361836萬元,減少6.5%。
全年招商引資累計到位資金同比增長15.1%。其中:省外到位資金同比增長36.5%。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年末縣內公路通車里程3552.005公里(不含高速、國道及省道)。境內高速公路94.94公里,國道79公里,省道42公里。年末機動車擁有量66542輛,同比減少17.2%。其中,汽車19832輛,減少24.6%;拖拉機4231輛,同比增長0.6%;摩托車42479輛,減少14.7%。機動車駕駛員83405人,同比減少25.8%。
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452萬元,比上年增長14.8%;電信業務總量16716萬元,增長14.2%。年末全縣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27.5萬戶,比上年末增加1.8萬戶。移動電話普及率98部/百人。移動互聯網用戶25.2萬戶(含無線上網用戶和手機上網用戶)。
全年共接待國內游客330.6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0.5億元。獅子山景區接待游客7.96萬人次,同比下降15.1%,獅子山景區門票收入209.7萬元,同比下降49%。
七、金融和保險
金融機構年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122151萬元,增長0.96%,其中:住戶存款余額848512萬元,增長11.34%。金融機構年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020578萬元,增長12.57%。
全年縣內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8344元,比上年增長6.2%。其中,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8128萬元,增長5.9%;壽險業務保費收入10385元,增長8.2%。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4104萬元,增長7.1%。其中,財產險業務賠款3053萬元,增長5.5%;壽險業務給付1051萬元,增長11.7%。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縣有高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2626人,專任教師194人;完全中學1所,在校學生2597人,專任教師198人;初級中學11所,在校學生6978人,專任教師510人;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在校學生3247人;小學129所,在校學生17078人,專任教師1335人;幼兒園(含學前班)在校學生6820人,專任教師351人;職業高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421人,專任教師41人;進修學校1所。
全縣學齡兒童凈入學率99.61%,初中學齡人口凈入學率99.7%,初中升學率81.72%,高中入學率93.72%,高中升學率100%。
全年上報州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48項,批準立項32項,其中:省級立項25項,州級立項7項。當年授權專利111件。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圖書館1個,藏書量18.8萬冊,電視覆蓋率99.7%,廣播覆蓋率99.7%。
年末有醫療衛生機構162個。醫院6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53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個,衛生院(分院)13個,村衛生室116個,診所23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所,婦幼保健院1個,衛生監督所1個。有衛生技術人員1989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671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1643張,其中醫院床位1350張,衛生院床位293張。
全年體育健兒參加州級及以上體育競技比賽獲得獎牌33枚,其中:金牌11枚、銀牌11枚、銅牌11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據統計,全縣常住人口23.46萬人,出生率8.06‰,死亡率8.91‰,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0.85‰。按公安戶籍人口統計,年末全縣總人口280612人,比上年減少185人。其中城鎮人口112502人,鄉村人口168110人。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159904人,占總人口的56.98%,其中彝族人口90197人,占總人口的32.14%,占少數民族人口的56.41%。百人以上少數民族有彝族(90197人)、傈僳族(32728人)、苗族(25780人)、傣族(8062人)、回族(1121人)、哈尼族(1052人)、白族(306人)和壯族(176人)。全年出生人口2039人,死亡人口1919人;男女性別比(以女性為100計算)為103。
全年全體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60元,增長7%。其中,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19元,增長7.6%;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202元,增長4%。全體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912元,增長3.1%,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7875元,減少3.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369元,增長8%。年末全縣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45.6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43.7平方米。
年末全縣參加城鄉基本養老保險200034人,其中:機關事業職工8022人,企業職工11846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80166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63250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4221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249029人。參加失業保險11624人,其中:城鎮職工11624人。
全年有13449戶23633人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其中:城鎮5054戶9743人,農村8395戶13890人。民政優扶革命傷殘軍人116人、在鄉復員軍人32人。有養老院11個,收養481人。
十一、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縣有中小型水庫142座,總庫容12210.14萬立方米。天保工程管護面積315.68萬畝。有自然保護區1個,保護區面積21255畝,全縣有林地面積254.4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073.1萬立方米,全年造林面積3885畝,森林覆蓋率64.89%。
全年平均降雨量1097.2毫米,年平均氣溫16.2℃,年日照2125.7小時。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7.66萬畝,絕收面積0.14萬畝。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467.25萬元。全年無森林火災發生。
全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6起,7人死亡,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316.01萬元;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051人。發生交通事故1754起,8人死亡,349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5.6萬元。
注:1.本公報數為初步統計數。
2.生產總值(GDP)、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
4.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是指注冊地在我縣的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
5.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是指城鎮和農村非農戶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的固定資產項目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
6.電信業務總量從2022年開始統一采用上年不變單價計算,郵政業務總量以最新不變單價計算,與往年數據不具可比性。
7.森林覆蓋率、活立木蓄積量和森林面積指標數據由縣林草局提供。
8.學齡兒童凈入學率、初中學齡人口凈入學率、初中升學率、高中入學率、高中升學率等數據由縣教育體育局提供。
9.2022年國家出臺了新的旅游統計制度,指標口徑發生變化,與往年數據不具可比性。
| 上一條:武定縣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 下一條:武定縣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