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縣人民政府日前印發了《武定縣“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2021—2025年)》武政通【2022】16號,以下簡稱《工業和信息化規劃》,對未來一個時期武定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做出了部署安排。為切實做好《工業和信息化規劃》落實工作,現就《工業和信息化規劃》相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起草背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州、縣黨代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堅定不移推進州委“1133”發展戰略,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工業體系,以創新驅動為引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按照“兩型三化”和“一突出兩打造”的要求,以重點產業培強壯大和龍頭企業培育為抓手,突出全產業鏈打造和集群化發展。按照縣委、縣政府“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要求,武定縣“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根據《中共武定縣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計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武定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及《云南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編制,經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后報縣人民政府印發實施。
二、起草的主要過程
按照縣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根據《武定縣“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綱要》要求,縣工信商務科技局在充分調研、結合縣情實際的基礎上,及時組織開展“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規劃編制工作,規劃先后經過多次修改,2022年6月30日,《楚雄州“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正式發布后,根據州級上位規劃,結合我縣實際認真進行了修改完善,并征求了縣級相關部門意見建議及時進行修改完善。同時,針對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中所規劃的產業與產值等內容,分別與新材料和先進制造業規劃、園區發展規劃、生物醫藥發展規劃等專題規劃進行了銜接,其中生物醫藥制造業僅對生物醫藥加工制造業進行規劃。
三、主要內容
工業和信息化規劃主要由六個部分構成:
一是發展基本條件。對“十三五”期間,全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進行客觀總結和闡述,指出了存在問題,分析了有利條件和面臨的機遇。
二是總體思路和目標。明確了“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思路、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重點對規模產業及目標進行匯報:到2025年,綠色鈦產業產值力爭達到100億元,新型建筑材料產業產值力爭達到30億元,生物醫藥制造業產值力爭達到8億元,綠色食品制造業力爭20億元,工業投資年均增長15%以上,民營經濟增加值年均10%以上,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耗強度完成州下達的目標任務。認定省有企業技術中心2戶,州級企業技術中心5戶。年均新增5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億元以上工業企業1戶以上,5億元以上企業5戶以上。工業企業普遍融合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取得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證書企業1戶以上,上云上平臺企業不少于20戶,力爭工業產品互聯網銷售占比超過20%。
三是構建綠色制造業體系。重點規劃了綠色鈦全產業鏈、新型建材產業、生物醫藥制造業、綠色食品制造業,對規劃的四個產業,明確了各個產業的發展方向、發展思路、發展目標、規劃布局和發展重點。
四是優化產業布局。圍繞武定縣構建“雙核兩軸兩聯三區”的生產力空間布局,結合云南武定產業園區空間布局進行優化產業布局規劃。
五是加快信息化建設,激發數字賦能。通過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推進5G應用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雙創”體系不斷完善。推動企業三化改造和上平臺應用等新型生產模式在重點行業廣泛普及。構建互聯網服務業態成為新增長點,在工業大數據中心和智慧園區建設上取得突破。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工業軟硬件供給能力穩步提高。
六是保障措施。從組織保障、規劃引領、政策體系、主體培育、人才支撐、幫扶機制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 上一條:解讀《武定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武定縣婦女發展規劃和武定縣兒童發展規劃的通知》 |
| 下一條:解讀《武定縣“十四五”新材料和先進制造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