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一)概況
1.機構設置及人員情況。武定縣林業和草原局屬武定縣人民政府的職能部門,為正科級行政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內設機構11個和離退休人員辦公室,內設機構分別是辦公室、政策法規股、生態保護修復股(武定縣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森林資源管理股、草原管理股、野生動植物保護股、自然保護地與濕地管理股、林業草原改革發展與科技產業股、國有林場和種苗管理股、規劃財務股、森林草原防火股等。2021年末,實有人員編制52人,其中:行政編制8人,事業編制44人(含參公管理事業編制5人);年末實有人員54人,其中:行政人員12人,事業人員42人(含參公管理事業人員5人);退休人員25人;車輛13輛。
2.單位主要職能。負責林業和草原及其生態保護修復的監督管理;組織、協調、指導、監督林業和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和造林綠化工作;負責森林、草原、濕地資源的監督管理;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管理荒漠化防治工作;負責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監督管理;負責監督管理各類自然保護地;負責推進林業和草原改革及產業發展相關工作;貫徹國家和省、州林業草原資源優化配置及木材利用等產業政策措施,擬訂相關林業和草原產業發展規劃并指導實施,組織、指導林產品質量監督,指導生態扶貧有關工作;組織、協調、指導國有林場基本建設和發展,組織林木種子、草種種質資源普查,組織建立種質資源庫,負責良種選育推廣,管理林木種苗、草種生產經營行為,監管林木種苗、草種質量。監督管理林業和草原生物種質資源、轉基因生物安全、植物新品種保護。指導、監督森林和草原生態體系建設;組織、協調、指導全縣自然資源公安工作,監督管理自然資源公安隊伍,指導相關重大違法案件的查處,負責有關行政執法監督管理工作,指導林區社會治安治理工作;負責落實綜合防災減災規劃有關要求,組織編制森林和草原火災防治規劃并指導實施,指導開展防火巡護、火源管理、防火設施建設等工作;監督管理林業和草原資金及國有資產,提出林業和草原預算內投資、財政性資金安排建議,按規定的權限,審批、核準規劃內和年度計劃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負責林業和草原科技、教育、宣傳和外事工作,指導林業和草原人才隊伍建設,組織實施林業和草原對外交流與合作事務,承擔濕地、防治荒漠化、瀕危野生動植物等國際公約履約工作;負責行政許可事項的行業監督管理工作,協助縣行政審批局做好行政許可相關工作;完成縣委、縣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3.資產占有情況。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單位共有國有資產3041.86萬元,其中,流動資產1475.70萬元,固定資產1566.16萬元(土地房屋及構筑物899.27萬元,車輛249.52萬元,其他固定資產417.37萬元)。
4.2021年履職總體目標是:林草重點生態建設項目穩步推進、森林資源保護不斷加強、林草產業快速發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不斷深化、鞏固脫貧成效不斷、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和養禁食野生動物處置工作。
工作任務:招商引資計劃任務2.5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計劃任務2.5億元;非稅收入計劃任務2100萬元;向上爭取資金計劃任務8600萬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森林植被恢得異地造林任務11680畝;林業生態建設不斷推進;森林資源保護不斷加強;林草產業快速發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不斷深化;鞏固脫貧成效不斷;完成縣級專業撲火隊養隊及森林防火宣傳、預防、撲救、森林防火信息系統維護等工作;年森林草原火災發生率控制在5.5次/10萬公頃以下,即年度森林草原火災次數不超過9次;年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9‰,即年度森林草原火災受害面積不超過182公頃;年度森林火災當日撲滅率不低于98%;森林火災保險公益林100%參保。
(二)部門預算管理、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根據黨的十九大“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的總體要求,嚴格按照縣財政局2021年度預算編制方案,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及項目建設需要,認真編制2021年預算。在部門預算管理中,嚴格執行“花錢必問效,無效必追責”的原則,強化單位內控制度管理,強化監督制約機制建設,強化考核結果應用,促進部門預算績效目標的完成,達到經費投入的預期效果。
(三)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設立情況
在設置整體績效目標時,單位相關人員對各項績效目標進行了充分研究,確保目標符合項目實際,并能全面反映項目的預期產出和效果,指標內容完整、指向明確、量化可行。支出績效目標設立設產出指標、效果指標、指標三個一級指標,結合行業特點設立數量、時效、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群眾滿意度等五個二級指標,再根據具體的工作任務設置對應的三級指標。
(四)部門整體收支預算及執行情況
武定縣林業和草原局2021年總收入2342.58萬元,均為財政撥款收入,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2305.32萬元,占總收入的98.41%;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37.26萬元,占總收入的1.59%。
武定縣林業和草原局2021年總支出3,644.76萬元,均為財政撥款支出,其中:基本支出1,103.87萬元,占總支出的30.29%;項目支出2,540.89萬元,占總支出的69.71%。
(五)嚴控“三公經費”支出情況
武定縣林業和草原局領導高度重視“三公”經費管理,認真落實厲行節約各項措施,避免鋪張浪費,壓縮公務接待費支出。
2021年“三公”經費支出265.96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257.21萬元,公務接待費8.75萬元。2021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比2020年增加210.83萬元,增長382.42%。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增加210.84萬元,增長454.69%;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減少0.01萬元,下降0.11%。2021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經相關部門批準,武定縣林業和草原局用以前年度天保、公益林結余資金購買13輛森林消防特種專業技術用車,故我單位本年度“三公經費”較2020年增加。
二、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一)績效評價的目的
通過對縣級預算資金進行評價,及時掌握縣林草局機構運行、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情況及存在問題,加強、規范財務管理、優化項目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確保資金運行高效、優質、安全。
(二)自評組織過程
1.前期準備。接到縣財政局通知后,縣林草局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由規劃財務股對2021年縣級預算資金及項目情況進行了清理。
2.組織實施。規劃財務股根據2021年縣級預算資金及項目情況將開展部門整體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發到相關股室,縣級預算整體績效由規劃財務股負責,項目支出績效由項目股室負責進行自評,由規劃財務股匯總后上報縣財政局。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管理情況
2021年,我單位的所有資金全部納入管理,統一核算,根據單位工作需求和縣財政局的實際,撥付單位的運行資金,在使用方面堅持按資金的用途專款專用,嚴格按照政府會計制度的核算要求進行管理,加強資金支出單據的審核工作。2021年各級財政投入資金2342.58萬元。
(二)履職完成情況
對所有林草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監督,嚴格執行林草項目資金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辦法,嚴格按照規劃設計和審計監督,按設計施工,按標準驗收,按驗收結果兌現補助資金。林草項目資金管理堅持依法合規、責權統一,落實責任、分級負責,嚴格監督、違規必究的原則,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公示,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實施、誰負責;誰驗收、誰負責”的項目管理責任制和項目實施單位負責人責任追究機制。加強預算收支管理,2021年對縣林業和草原局局機關國有資產進行了全面清查,摸清了家底,確保資產賬賬、賬實相符。加強單位政府采購業務內部控制工作,規范單位政府采購活動,提高政府采購資金使用效益。
(三)履職效果情況
通過縣級預算資金安排,落實了縣級專業撲火隊員,安排就業崗位90人,增加農民收入,森林質量也得到了穩步提高,林分結構更趨合理,森林植被群落正在逐步恢復,生態惡化和水土流失嚴重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滑坡、泥石流、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明顯減少,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提高。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對維護武定縣林區穩定作用明顯,為武定縣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生態保障,經濟可持續發展保障作用效果明顯。
(四)社會滿意度及可持續性影響
經調查,受益群眾滿意度達≧90%以上。
四、存在問題及整改情況
(一)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部分項目經費下達過遲,部分項目實施周期長,資金分三個年度按進度進行支付,無法在當年全部形成支出,故本年度有結轉資金。
(二)整改情況
加快項目工程進度,及時形成支出,減少項目資金結轉結余。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和公開情況
武定縣林業和草原局績效自評結果將與部門決算同時公開。
六、主要經驗和做法
(一)按照《武定縣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工作推進方案》認真貫徹落實,并依據縣財政局下發的《武定縣部門預算績效運行監控管理暫行辦法》,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和自評工作。
(二)強化預算資金項目管理,提高單位預算執行力度,進一步細化預算編制,提高預算申報質量,盡量做到預決算統計口徑一致。
(三)加強項目執行監管和跟蹤,建立完善項目執行進度季度報告制度,為提高預算編制的精確度提供數據基礎。
(四)加強業務學習與培訓,切實提高部門預算收支管理水平。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
武定縣林業和草原局
2022年10月10日
附件1.武定縣林業和草原局2021年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附件2.武定縣林業和草原局2021年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
| 上一條:武定縣工信商務科技局關于2021年部門整體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及績效自評表公開 |
| 下一條:武定縣萬松山國有林場2021年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